领略古蜀文化 感受乡村变化

四川政协报 2020-04-21 00:34 大字

■本报记者 唐召怡

坐落于成都市天府广场西侧的成都博物馆新馆,自2016年6月对外开放以来,就成为备受关注的城市文化地标建筑。时尚大气的几何形外观、一系列精彩丰富的文物大展,让无数市民和游客为之流连。4月18日,成都博物馆对外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成都博物馆新馆于2019年12月斩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作为中国土木工程的最大奖项,“詹天佑奖”又被称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有着中国土木工程界“奥斯卡”的美誉。在文博界,曾获得“詹天佑奖”的有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

4月20日,成都博物馆再成焦点。由腾讯新闻与50家全国重量级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宝藏四方”云直播活动,于当天下午3点走进成都博物馆,与全国网友们一起,品古蜀文化,观锦城繁华。

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犀和经穴漆人,成为这场直播的主角。硕大的石犀于2013年出土于天府广场东北侧,躯干壮实,四肢粗短,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同时期最大的圆雕石刻。小巧的经穴漆人,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人体经穴模型,仅高14厘米,通体髹黑漆,密布经络线条。此外,展现古蜀人乐观精神风貌的汉代陶俳优俑,可谓“节能减排”最早范例的邛窑省油灯,都在这次直播中一一呈现,为观众讲述成都4500多年的历史。

四川省散文学会最近也有新动作。4月8日,“四川省散文学会林溪谷创作基地”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五桂村举行授牌仪式。这是四川省散文学会成立30周年以来,首次将创作基地设在乡村。

近两年来,四川省散文学会的作家们多次到五桂村访问、学习。作家们进农家、入小院、到田间、下地头,与村民、村干部交流,感受乡风文明,看乡村振兴变化。在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四川省散文学会通过调查研究,最终决定将创作基地落户五桂村。

正是樱桃挂果时节,五桂村风光犹胜往年。参与此次授牌、采风、座谈的作家们表示:“去年同月到五桂,今年五桂变化大。”

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犹如锦上添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更加斑斓的图景。

新闻推荐

别急,影院消费再等等

□夏振彬超七成观众期待前往影院观影,春节档影片热度仍然不减——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期观众纷纷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