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73岁再战一线

澎湃新闻 2020-03-11 13:16 大字

原创 荠麦青青 十点人物志

文 | 荠麦青青

编辑 | 杨宇

“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树兰医院副院长汤灵玲说道。

面对记者,李兰娟摇了摇头:“只是刚来的时候睡眠比较少一点,现在……”

这时,她的话被身后的医生打断:“现在每天凌晨一点多,李老师还会和我们讨论病情。”

夙兴夜寐,争分夺秒,向时间要效率,这就是疫情当前,忙碌的传染病学家李兰娟在一线的真实写照。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当这场疫情在向全球蔓延,中国却在慢慢着陆的原因之一。

家国有难,无数人都在披肝沥胆,共克时艰,73岁的李兰娟更是老当益壮,慨然赴险,这也正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感叹的那样:

“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

最近,李兰娟的一张照片再次刷屏:摘下了护目镜的老人眼里布满了血丝,但仍透着笃定的光芒。由于长期穿防护服和戴护目镜,她的脸上被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 图源:中新网

这张照片是她2月20号深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去重症监护室探视完8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后被拍下的。

她说,ICU集中了全院病情最严重的病人,面对面交流是增加他们信心的一种方式。

“这也有利于我直接了解他们的情况,更好地与同事们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在充满了病毒的战役“前沿”,防护服成了她的战袍。上面除了名字,前后都书写着四个大字:“武汉加油”!

很多人都惊叹如今已年逾古稀的李兰娟仍然身先士卒,奋战在第一线。

其实从打响疫情狙击战的第一天开始, 李兰娟院士就曾庄严承诺:“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

武汉“封城”至今,从朔风凛冽,到春回大地,40多个日日夜夜,她一直与武汉同在,与最危险的“阵地”同在。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早在1月18日,李兰娟就同84岁的钟南山院士等人一起奔赴了武汉 。

在做完深入调查后,李兰娟和钟南山又火速赶往北京,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向国家进行汇报。

在20日下午的记者会上,李兰娟就提出了“武汉应该采取“不进不出'措施”的建议。

她的建议让不少人为之震惊。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对一个高达1000万人口的城市进行“封城”意味着什么。

腊月二十八,她回到杭州,仍密切关注着千里之外的武汉。当她发现短短的24个小时,武汉又新增确诊病例149例后,面对渐有“燎原之势”的疫情,这位中国唯一的传染病学科女院士忧心如焚:武汉作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若不能及时从源头进行阻断,一旦大规模扩散的后果会不堪设想。

▲ 钟南山、李兰娟去武汉视察疫情

1月22日,在刻不容缓的情况下,她再次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封城”!尽管无论从决策到实施都异常艰难,但鉴于当时迫在眉睫的疫情威胁,第二天,国家就采取了这一史无前例的重大举措。

“作为传染病学家,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自我要求,因为专家学者不做表态,更加没有人说了。”

危难之际,她以自己的专业性与前瞻性做出了及时的决断。也正是这份果决,才让武汉这座被称作九省通衢的偌大城市,一夜之间,切断了向更大范围扩散蔓延的渠道。

今年的除夕之夜九点多,李兰娟从北京参加完科技部召开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会议后,又匆匆赶回杭州:“我个人已经向国家提出来了,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

73岁,早该“战靴高挂”,颐养天年,但她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年龄,主动请缨。

2月2日凌晨,她与团队再次出发,驰援武汉。

到达武汉后,她的日程表便没有了昼夜之别:

“白天在医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与救治团队共同讨论救治方案,同时还为浙江的危重症患者救治进行远程会诊;晚上则马不停蹄与团队讨论科研攻关难题,为国家疫情防控建言献策。”

2月4日,就在李兰娟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她带领的团队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发布了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这个研究成果本是抗击这场疫情的“福音”之一,但第二天,就有媒体对此发文。

文章称李兰娟院士推荐的“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两个药物是杭州华卓信息科技等机构的专利,而杭州华卓公司董事长郑杰为李兰娟的儿子。

矛头直指李兰娟,谓其进行利益输送,大发国难财。

阴谋之论,煞有介事,在牵强附会的“因果逻辑”链条中,充满了子虚乌有的臆测。

《科创板日报》经过调查发现,李兰娟推荐的两种药,一种是前苏联研发的,另一个则是西安一家医药公司开发的。

造谣者混淆视听,她却对此异常冷静:“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

连日来高负荷的运转,已经让李兰娟身心俱疲,她的平静语气里充满了疲惫。

事实上,李兰娟儿子郑杰公司的业务范畴,是医学信息,而非药物生产。

▲ 李兰娟手写感谢信,图源:中国院士馆

在此前刻不容缓的疫情形势下,相较于开发新药物,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已有药物进行严格筛选,找出更合适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才能以尽快速度抢占先机。

她的救治模式已从“鬼门关”上连续抢救了很多重症、危重症病人,让濒临险境的垂危者化险为夷。

在这场生与死的考验中,她始终像一个战士,与死神抢人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随时被传染的境地。

但殒身不恤的人,自然无暇他顾。

多日来奋战于“重灾区”,年轻人尚且不胜负荷,李兰娟所承受的煎熬可想而知。

儿子郑杰说:“从1月18日开始,她没有一天不是2点之后睡的。”

采访中的他数度哽咽。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但现在,是儿子日夜忧心一线的年迈母亲。

今天在武汉前线大显身手的李兰娟,早在17年前,就已经创造了“非典奇迹”。

2003年4月,非典爆发,疫情之重,扩散之快,远超人们的想象,中国因此收到世界卫生组织“黄牌警告”。

那年,李兰娟56岁,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

19日,她接到紧急汇报电话:杭州市一医院发现3位疑似非典病人。

当晚李兰娟就组织专家会诊,晚上十点即确诊。

作为一名传染病学的行家,对疫情的高度警觉让李兰娟火速下达了三道命令:

1.立刻将病人转移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

2.调查并找到所有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并予以隔离;

3.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性命攸关,十万火急。其中一位患者居住的住宅楼,被整幢隔离,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大范围隔离区,与之相关的1000多名接触者也全部被找到并第一时间隔离。

由于判断精准,行动快速,措施得力,让一场稍有疏忽或轻慢便可能导致大规模蔓延的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

但在当时,很多人对这种传染疾病的认识非常淡漠,李兰娟作为那个非常时期的“吹哨人”,她的预判与决断,不仅让舆论大哗,随之也引发了相当多的质疑,但她顶住了巨大的压力,逐级上报。

她及时拉响“警报”后,在浙江率先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疫情监测网络。

由于严防死守,非典结束后,浙江的感染者仅此三例。

同时,由于在救治过程中没有滥用抗生素,3位重症病人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李兰娟的一系列举措,为浙江省创造了“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迹”。

此外,在确诊病例后的48小时内,李兰娟还率攻关小组开展病毒检测、发病机理及有效防治等研究,并研制开发出诊断试剂,助力国家最终打赢了“非典”之战。

但当我们对奇迹去溯本追源时,往往发现“草木灰线”早已深埋在她的人生轨迹中。

1947年,李兰娟出生在绍兴县夏履桥村,父亲因患有严重的眼病,无法劳作,维持一家人生计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

母亲靠卖山货来养活全家,求生维艰,直至有一天,母亲含泪告诉李兰娟,实在没有办法继续供她上学了。

当“活着”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时,那么,读书的梦想便成为了一种奢侈,懂事的李兰娟只能选择放弃。

后来,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李兰娟靠着助学金坚持读完了初中,并参加了浙江省统一中考。

她说:“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回到老家教书。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她也看到了同乡人饱受疾病困扰的处境。

生于斯,长于斯,面对父老乡亲的病痛,她无法做一个旁观者。

“我当时真的很矛盾。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是24元,相当于每天能有8毛钱,而“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1毛钱。收入相差甚远,家里日子捉襟见肘。”

然而两难之下,她还是选择了做“赤脚医生”。

其实在回乡前,对乡亲们无医可看充满了同情的李兰娟,就已拿出仅有的生活费,购买了针灸和其他医学方面的书籍,并到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技术,短短几个月,她就对人体经络烂熟于心。

山村的赤脚医生并不好当,资金严重匮乏,设备非常简陋。为了节省开支,李兰娟常常独自跑到山上采草药。

半年多时间里,胼手胝足,栉风沐雨,她认识了几十种药材。对于每一种草药的用法和功能,她都牢记在心。

零成本的草药不仅节省了医疗社的开支,而且效用良好。很多村民的病,在喝了李兰娟给煎的草药后都逐渐康复。

当了两年赤脚医生,她几乎踏遍了山山水水,去过每一家每一户,风雨无阻地上门为乡亲们诊治。全村1300多个村民,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她。

后来因为业务能力精湛,广受好评,李兰娟以“赤脚医生”的身份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深造。

1973年夏,李兰娟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科工作,她的医学之路从此拾级而上。

那时,中国被称作“肝炎大国”,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的数据表明:全球有7.8%的病毒性肝炎病例都发生在中国。

让李兰娟迄今为止仍记忆犹新的一幕是,曾有一名重度肝炎患者的家属,跪在地上恳请她:“李医生,你能不能救救他”,苦苦哀求的眼神,充满了无助。

在电视剧《医者仁心》中,钟立行说过:

“我们作为医生,作为一群保卫生命的人,我们却救不了我们自己的病人,那种无力感,真的是令人感到很绝望 你永远没有办法明白,一个医生失去他自己病人的痛苦。”

“当初,我们工作的314重病室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病人很少能活着出来。”李兰娟想起当年的情景,仍心有戚戚。

为了让悲剧不再继续上演,李兰娟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医学领域世界级的难题。

1986年,她拿着申请来的3000元科研基金,开始钻研采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尖端技术。

肝脏作为人体的最大排毒器官,也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机制复杂,人工模拟肝脏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即便在很多业界专家眼里,这项研究也毫无前途与希望!在不断的怀疑和反对声中,课题组的一些成员陆续退出。

她只好另外招募队员,她不想曙光未现,就铩羽而归。她在乎的不是名利,而是无数因为重型肝病而可能殒命的患者,和那些因此破碎的家庭。

终于,她的团队在1996年创立出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为此,她十年磨一剑,才攻克了这个难关。

这套系统经过全国专家鉴定,被一致认为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我国肝炎治疗高病死率的难题。

然而,李兰娟并没有为此申请专利:“我是一名医生,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就地治疗才会有更大的希望,因为肝衰竭病人等不起。所以我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人工肝技术,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使用。”

《无问西东》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 图源:央视新闻微博

这句话用在李兰娟身上可谓实至名归。

从躬身乡野,悬壶济世,到十年苦钻,首创“人工肝”,挽救了无数病患的生命;从当机立断,成功狙击“非典”,到如今以年迈之躯重新站在疫情的最前线,成为14亿国人的“安全屏障”,这就是李兰娟的担当。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不应该仅仅是出现在泛黄的史书里或者刀光剑影的江湖中的人物,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在灾难猝然而至,需要“定海神针”稳固民心时,像李兰娟、钟南山这样的“铁肩担道义”的国士成为了另一重意义上的“侠者”。

作为中国传染病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李兰娟的身上有太多耀眼的光环,但她回望自己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人生履历,她始终最爱“李医生”这一称号。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曾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当被问及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时,她说:“我看到那么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过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秋霜染芳华,但赤心终不泯,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仍生生不息的明证之一。

翘首山河锦绣,笑看万家灯火!

谨以此文向所有奋战于一线,鞠躬尽瘁的广大医护人员致敬!

十点人物志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原标题:《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院士,73岁再战一线》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如果我有女儿 我希望她别再听到这些话

生而为女性,以下这些话,你是不是有些感同身受?在最近热播的《安家》中,#房似锦借钱#、#安家原生家庭#、#房似锦房四井#等话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