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为国产翻拍片树立新高度度 赵海梅
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等领衔主演的电影《误杀》正式上映,豆瓣开分7.5,猫眼、淘票票评分均高于9分,可谓口碑佳作。
《误杀》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无论是在剧情改编、细节把握、演员水准,还是在价值观塑造上,都有不俗表现。2015年,《误杀瞒天记》一经上映便横扫全球票房,一度引发国人对印度电影高水准改编的讨论。而在国产版《误杀》中,原版电影中的精髓部分得到了很好地继承和保留,导演延续了原版电影在镜头语言上的鲜明特点,大量运用阴冷色调和时空交错的蒙太奇交叉剪辑手法,同时又对剧情进行了合理改编,在制造紧张悬念和呈现绝妙反转之间切换自如。
在这个因为“误杀”而起的故事里,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家庭迫不得已展开了殊死较量,这种较量,既体现在阶层地位与权势的不对等上,更体现在为人父母价值观的不对等上。“富二代”素察的父亲,有权有势,却忙于政治斗争,从未真正尽到父亲的责任,即便知道儿子可能遭遇不测,他的第一反应还是“不要影响市长选举”;反观男主,经济收入一般,连女儿想去夏令营的费用都会让他犹豫为难,但是孩子一旦出事,他的第一选择是自己挺身而出,“挡在全家人前面”。可见,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关爱与保护,与金钱权势无关,而与父母的价值选择有关。
父亲接连两次挺身而出的选择,一次是为了保护家庭,虚构证据、掩盖真相;另一次同样是为了保护家庭,挺身自首、道歉认罪,把这个市井小民的父亲形象塑造得高大挺拔、光芒四射。其实,李维杰的第一次选择我们不难理解,那是社会治安颠倒的无奈与反抗。真正让人困惑的是他的第二次选择,既然他瞒天过海的“蒙太奇”计划已经成功,为什么最后又突然选择自首?促使他做出这一选择的原因,同样是因为他对父亲角色的理解。
大雨暴乱的“爽剧”过后,导演云淡风轻地切入了男主夫妇在阳台的对话,安安将考卷上的“70分”涂改成“100分”,这个大多数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童真可爱的小举动让这个父亲神情凝重、充满自责。他意识到,自己看似机智勇敢的行为虽然拯救了一家人,但是改变了孩子们对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他只能再次站出来,用自己的行为把孩子可能已经异化的价值观矫正回来。这是这部翻拍片超越印度版本的价值所在。
目前,大众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关注愈来愈高,《误杀》就是一部这样的影片,它新锐大胆地直面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问题,犯罪大片的商业性与现实题材的教育价值相得益彰,把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为爱犯险搬上大银幕,话题性十足。有影迷称,“影片在跌宕的故事情节之外,还极具人情味和教育意义,让观众对角色共情共鸣的同时,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朱玉卿感叹,电影情节紧凑、逻辑清晰、层层反转扣人心弦,比印度原版的《误杀瞒天记》更好看。而在悬疑的情节背后,情与法、罪与罚的关系,也引起了观众的很多思考,“既有院线品质,又关心社会现实,塑造人物、提出问题,延续了《药神》的传统,值得电影从业者们共同追求。”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则认为,影片的思辨性和人文性都很出色,在提出“罪与罚”哲学命题探讨的同时,并没有按照观众的朴素价值观走,而是进行了思辨性的探讨和提升,通过对人性、亲情、责任的展示,突显家庭亲情的可贵性和责任感。
《误杀》为国产翻拍片树立了新的高度。
新闻推荐
《我和我的祖国》中任达华和惠英红经过“数字美容”后,变成30岁。《双子杀手》中用CG创作出年轻的威尔·史密斯角色。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