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为宝贵的平民视角 观纪录片《拉一碗面》有感

淮河晨刊 2019-11-29 08:06 大字

对于打算欣赏一部美食纪录片的观众来说,纪录片《拉一碗面》可能让他失望,年轻导演霍宁的这部作品无关美食,它记录的是一个男孩的成长,以及由此传达出的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当中,普通人对人生的抉择。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等出品的《拉一碗面》日前获得第24届釜山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这也是本届釜山电影节上唯一一部获奖的中国电影。影片讲述了青海少年马祥决定走出大山,在陌生城市做拉面学徒,面临着成长和生存挑战的故事。影片开始,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荒凉的群山与孤独又渺小的少年,在悠扬的哼唱中,浓郁的生活气息疾徐有致地铺展开来。

马祥小时候,父母离异,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服刑,他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穷,欠了不少债,爷爷让他辍学到亲戚的面馆去打工,因为一个月3000元的工资,“是家里一年种庄稼的收入”。在离家几千公里的城市里,马祥开始学习拉面手艺,他从端盘子、洗碗、煮面、和面做起,成了一个他自己所说的“一般的拉面师傅”。生活的历练,让他从一个腼腆、温和、寡言的男孩,变成了一个开始思考人生、思考亲情,甚至把“男人应该如何如何”挂在嘴边的小伙子。正如导演所说,“实际上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

看《拉一碗面》,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如此平实地讲述普通人不那么光鲜亮丽生活的纪录片,今天并不多见。上世纪90年代,平民意识的引入,扩大了中国纪录片的选题与审美范围,涌现出一批以“小人物”为主人公的优秀作品,真实记录了社会变迁图景,学术界将这一阶段称为纪录片“平民化时期”。平民视角一方面是对以往电视文化“贵族化”的一种反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电视从业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央视的《东方时空》,上视的《纪录片编辑室》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并光荣步入中国电视史。

据了解,纪录片《拉一碗面》从最初的田野调查到全片摄制完成,足足花了将近7年的时间。影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数年前11岁马祥稚嫩的、无忧无虑的笑容,还看到了他从最初流着泪诉说对母亲的思念,到绝望后对母亲的怨恨,再至最终消除了一些人为的误解后,影片结尾,他踏上了寻找母亲的列车,这样的转变,作品是依靠真实、质朴、完整的影像记录完成的,而观众也从中感受到了创作者的诚意与艰辛。片中类似的亮点还有许多,如马祥离开家乡前,和弟弟挤在被窝里时对未来的梦想;姑姑将仅有的给孩子买奶粉的一点钱送给他,说等家里的母牛下了崽儿,孩子就有奶吃了等,都是感人至深、有质感的细节。专业人士明白,只有建立起与拍摄对象及家庭的亲密关系,才能够如此深入地截取到这样的片段,如果不是长时间的浸入,只是“拗拍”、摆拍,不仅违背纪录片精神,观众最终也是不会买账的。

上世纪30年代,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在他的笔记中写道:“纪录片是对现实中重要的、不可回避的事件的表达”、纪录片“需要有效地激励观众,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力量”。《拉一碗面》没有回避矛盾,也没有回避城市与乡村的反差,但少年马祥的成长史,却是对人性与青春的讴歌,只要足够坚韧、坚强,即便是在苍凉的荒原上,梦想也会绽放。

来源:新民晚报

(请作者与本版编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新闻推荐

中国电影《第四面墙》 亮相第41届开罗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第四面墙》11月24日晚在埃及首都开罗歌剧院大礼堂放映,影片导演、制片人和男主演现身放映仪式,数百位中外影迷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