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这部动物电影 可不只是卖萌和煽情
《小Q》海报
9月20日公映的电影《小Q》从日本小说家秋原良平和石黑谦吾的小说《再见了,可鲁》改编而来,应该说改编得比较成功,并没有太多改编电影“消化不良”的毛病。电影导演罗永昌过去主要担任剪辑师,是杜琪峰的老搭档,参与制作了银河映像的多部作品如《文雀》、《枪火》、《黑社会》、《黑社会2:以和为贵》等,很难想象也能拍出《小Q》这样温情脉脉的家庭题材和动物题材电影。这或许要归功于影片的编剧陈淑贤:陈淑贤过去写出过不少成功的家庭题材剧,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刘德华、叶德娴双双捧得香港金像奖影帝影后的《桃姐》。
《小Q》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刻意煽情的情节,但静水流深,娓娓道来导盲犬小Q与主人李宝庭(任达华饰演)相依相伴的一生,足以触动观众内心情感深处,并让观众感怀于这一人一狗对彼此的诚挚情感。
《小Q》剧照,电影原本7月就要上映
电影海报和宣传物料上反复强调的宣传语“爱与忠诚”,是从动物的视角出发。然而影片也同样探讨了残障人士的自我救赎、自我振作议题。任达华饰演的糕点师李宝庭,并不是生来视障,而是人到中年后因疾病而逐渐丧失视力。影片在前半段剧情里,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李宝庭的心路历程。从拒绝承认失明的事实,视旁人的好心相助为施舍同情和怜悯,排斥和粗暴对待导盲犬,到坦然接受身体生理上的既成改变,以宽容心态和自我及他人达成和解,更成为宠溺汪星人的“铲屎官”。
《小Q》呈现给观众的不是网络段子式的大型“真香”现场,而借助于细节进行了充分的铺垫。观众能充分达成对李宝庭原有心态的理解,并发自内心地为其心态的转变而高兴。说到底,动物电影要打动人心,靠的从来不只是呈现动物行为本身。要么将动物“拟人化”,要么借动物与人的互动,以动物反衬人心,反思人心。
《小Q》剧照
《小Q》继承的是香港影视作品里描述人情世相、絮絮叨叨但知暖知寒的传统。这一传统曾经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影如《父子情》(1981,方育平导演)里得以彰显,随着武侠电影、警匪电影、功夫电影、喜剧电影等类型片的卖埠,逐渐退缩到了TVB电视剧如《义不容情》(1989)等所占据的小荧幕领域。温情电影近年来小有复兴,但能被观众记住,并引起广泛讨论的,大约只有2010年的《岁月神偷》,以及2012年的《桃姐》。巧的是,《小Q》的主演任达华,正好也是《岁月神偷》里罗先生的饰演者。任达华凭罗先生一角,赢得了从影生涯第一座香港金像奖影帝桂冠。《小Q》在表演难度上不可与《岁月神偷》同日而语,但任达华的表演同样用心。
扮演盲人,绝不是普通观众想象中的翻白眼、无神瞪眼,又或者是从头到尾闭眼那么简单。任达华已经64岁了,岁月增添了演员脸上的皱纹,也增添了演员的阅历。大巧若拙,任达华演出了角色前期的焦躁感,也演出了角色后期的恬淡平和。散文里有小品文这一类文体,《小Q》是电影里的小品文。好的小品文和好的小品文电影正如好的茗茶,要细品才能尝出韵味。任达华演出了这份韵味。
《小Q》剧照
电影讲述导盲犬的一生。小Q最后垂垂老矣,在李宝庭的陪伴下安静离世。换作擅长煽情的导演,势必将这一段死别拍得悲天恸地。导演罗永昌则拍得极克制,仅以曲笔带过。在无可避免的死亡面前,与其哀哀戚戚,不如洒脱告别。影片片尾以纪录短片的形式,邀请若干导盲犬的主人出镜,娓娓道来各自和导盲犬的相伴经历。
在庞大的宠物市场里,猫狗一直是最主要的宠物类别。然而大众对导盲犬这一特殊工作犬种,普遍知之甚少。就国内现状来讲,一只可以胜任导盲工作的犬只培训费用不菲,约需10万元之数。在有关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下,所有导盲犬都是以无偿的形式匹配给视障人士使用。但考虑到国内庞大的视障人士群体,能得到导盲犬帮助的人士,始终还是极少一部分。影片在吸引观众为片中人狗情缘一掬热泪的同时,如能唤起大众对盲人群体以及导盲犬慈善事业的关注,也总算是善事一桩。
《小Q》剧照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春9月17日电(记者赵丹丹)17日,电影《杨靖宇》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吉林省靖宇县举行了全国首映式,影片将于18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