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跟踪拍摄的《零零后》、跨文化的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持续半个世纪的《人生七年》……它们都在探究教育与成长这个永恒的话题 “每个人都蕴含着一代人的DNA
主人公柔柔和导演张同道的合影□陈俊宇
9月,又到一年开学季。
开学前的8月28日,跨文化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在视频网站上线;开学后的9月3日,纪录两位零零后成长故事的电影《零零后》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他们有着相同的出发点,用影片纪录孩子的成长、探讨教育的哲学与文化。为何会成为这样一个人?会拥有什么样的成长故事?不同的教育会对成长产生什么影响?纪录影片不仅是客观纪录,也是一项社会学研究。
纪录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
男孩池亦洋,在幼儿园是孩子王,在小学、初中的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孩子都可能遇见的成长烦恼,比如调皮捣蛋常被老师“单独操练”、功课跟不上自尊心受挫、青春期的悸动、对未来的迷茫……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他找到了打橄榄球的兴趣和目标,并付出行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女孩柔柔,沉浸在童话世界的小公主,能唱爱跳,小小年纪就能吟诗作画,遇到过同伴的孤立、数学学习的挫折、孤身异国求学的困难。摄影机也记录下柔柔生命里不变的善良和童心,父母为她选择教育道路的思考与争论,也记录了她的成长与自省。
这是电影《零零后》的两位主人公。影片历时12年跟踪拍摄,呈现了2001年出生的两个孩子,长达12年的垂直成长影像。时间和不同的教育方式,给这两个特别的孩子带来了不同的成长与蜕变。
如该片导演张同道所说,教育是一场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历时长久的心理战争,影片关于个性与制度、应试与素质、留守与留学、青春期与亲子关系等教育话题的探索,连接起每个年轻父母的神经。
从2006年开始,张同道带领北师大纪录片中心选择北京昌平区一所幼儿园里一群零零后孩子为拍摄对象,记录一直在持续。镜头下,孩子们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中学,先后制作出两部纪录电影《小人国》《小人国之酷学时代》以及电视纪录片《成长的秘密》。
2017年,作为彼时国内唯一一部长时间记录孩子成长的电视纪录片《零零后》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零零后》绘制出一幅中国教育的真实画卷:不同个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长为不同的人,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
熟悉《小人国》的观众会好奇:孩子王去哪儿了?初次观看影片的会问:为什么是这两个孩子?
在一场看片会后的交流中,导演道出原委,是刻意“雪藏”了孩子王池亦洋和小公主柔柔,“他们个性最为鲜明、故事更为丰富,拍摄了不少于300个小时的素材”。
对教育与成长的亘古探究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从去年9月开始筹备,周轶君第一次尝试自己做导演。
纪录片选取了在早期教育方面各有特色的芬兰、印度、日本、以色列、英国等国家,探讨他们培养下一代的教育哲学。拍摄跨文化教育纪录片的初衷,是周轶君试图解答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她跟女儿开玩笑说,“妈妈拍这个纪录片,是离开你,去寻找教育你的最好方法。”
对教育与成长的探究,是个亘古的话题。
纪录成长的影片中,英国的《人生七年》最具代表性。始于1964年的纪录片选择了14个来自富裕阶层和来自贫民窟的7岁孩子进行追踪调查,观察这些孩子在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及56岁时的生活状态。历时半个世纪,他们见识了出生和死亡,经历了结婚、离婚和再婚,有的曾精神恍惚,有的被迫下岗,有的蝇营狗苟过活,有的幸福美满……
对“阶层”的讨论,是《人生七年》拍摄的背景。导演迈克·艾伯特说,观察这14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既“有趣”又“令人心寒”。有些人很早就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和远见;有些则一辈子每天都忙着为当天的生计操心。
孩子是如何变成独特的个体的?如何获得了不同的个性、才能以及观点?在孩子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父母起到了什么作用?手机和平板会不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幼儿们对性别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在这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宝宝们,父母一直想了解但是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答案颠覆了长久以来对于宝宝们的固有认知。一个由世界顶级儿童发展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纪录片中一一揭晓。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DNA
在拍摄《他乡的童年》时,周轶君注意到很多国家的教育理念都提到了“因材施教”等中国传统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这也引发了张同道的共鸣。
他在拍纪录电影《小人国》时,对自由教育非常推崇,提倡放养式、自由的教育,充分给孩子空间。但是纪录电影《零零后》拍完,他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教育方式,只有一个适合的教育。因为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是那么大。”
“我们最大的误区是我们希望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同一个孩子,学习好,听话,长得高,但是孩子基因不一样,每个都有它自己的秉性,教育孩子,要研究观察了解他的DNA,你让一个慢性的孩子变成一个急性的孩子,这是不可能的,你要尊重他的DNA。”如今的他特别强调孩子DNA的问题,DNA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极其重要。
导演张同道拍摄《零零后》最初源于对于自家孩子的好奇,发展为对零零后一代人成长的追寻。他说,这是写给中国年轻家长的一封家书,一本成长日记,也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每一位年轻父母都从中看到我们自己和孩子们未来的模样。
纪录影片终究会完结,人生故事还在展开。
新闻推荐
《徒手攀岩》首映主创解析“人类壮举” 攀岩家亚历克斯:想激励每个人勇敢做自己
导演伊丽莎白(左)和亚历克斯·霍诺德日前,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徒手攀岩》在北京首映,导演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