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进补”之前号号脉 孩子需要一个“银河补习班”?
“儿子暑假英语班2420元,绘画班2350元、女儿钢琴班3100元、书法班2850元、到北京游学4450元……”近日,看完电影《银河补习班》后,二胎妈妈刘宁列出了自己孩子的暑期费用清单,而这份高额的清单只是众多家庭暑期账单的一个缩影。在记者进行的一份691名家长参与的调查中,有58.32%的学生家长表示,之所以让孩子上培训班,是“为了孩子未来着想,多学学没有坏处”。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对于这个问题,电影《银河补习班》在某种角度上或许给了我们答案,昂贵的教育支出,真的能帮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对此,家长众说纷纭。
兴趣培训班“C位”出道不少孩子暑假“档期满满”
“本以为暑假可以放松一下,没想到比平时更忙了……”8月4日早上8点,家住历山路附近的斌斌准时从家里出发,在乘坐5站公交后,到达暑假的第一个培训班——英语班。斌斌告诉记者,这只是他今年暑假3个培训班中的一个,另外两个分别是素描课和声乐课。“我今年上初一了,从小学5年级开始,只要一到假期,妈妈便会在放假前就把所有的课给我报好名。”
与斌斌有同样经历的小涵,在见到记者后连忙“吐起了苦水”。“我每天上午8点到10点上作文课,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上练字课,晚上还有小提琴课。”小涵说,她对这些培训班真的不感兴趣,尤其是在假期里,因为课程安排得比较紧凑,她每天都感到很累,下午上课的时候还经常犯困。
“之所以将她的档期安排得这么满,就是想让她多学点一技之长,将来可能对自己有用。”小涵的妈妈刘女士告诉记者,在她身边的朋友中,很多都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上各种培训班,“孩子暑假时间将近两个月,要是都在家玩就浪费了,咱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掉队啊!”
其实,和刘女士一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在691名受访家长中,有58.9%的家长表示为孩子在暑假报了兴趣班、辅导班。在费用方面,有36%的家长表示在2000元到5000元,13%的家长表示在5000元到10000元。
家长不想让孩子“落伍”
暑期研学热度不减
除了为孩子报上一个自己心仪的培训班,暑假期间,一些家长还为孩子报了假期研学项目。近年来,研学已成为中小学生寒暑假中的一股“潮流”,甚至在一些家长眼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假期项目。记者就此采访了10位中小学学生家长,6位受访家长表示为孩子购买过假期研学项目,其中4位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
今年暑假,刘莉莉的妈妈王琳楠帮她报了一个北京研学营,6天时间,一共花费4000元左右。“孩子们在北京主要去了故宫、长城、颐和园、水立方、鸟巢等地,回来后问孩子有没有什么收获,她也没有说出来。”王琳楠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对研学并没有全面地了解,但是看到孩子的同学一个个都走出去了,她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落后”。
“我儿子今年读初一,今年暑假我帮他报了一个赴美研学项目,整个行程共花费3万多元。”家长郭春明也帮孩子报了研学项目,但在研学结束后,他同样发现孩子除对美国的一些大学有印象外,并没有太多的收获。
对此,有专家表示,如今游学市场确实存在一些名不副实、针对性不强、含金量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游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家长还是要根据需求来选择产品。“很明显,这些游学机构就是瞄准了家长对游学的高期望、教育上的热切心理。”
暑假安排遵循孩子意愿劳逸结合更易培养学习主动性
最近,电影《银河补习班》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陈国治在观影后坦言:“我们的教育首先要点燃孩子的梦想,让他成为他自己。”
而阳光100中学小学部心理课程教师王珺分析:“影片中父亲马皓文之所以能成功让儿子马飞的成绩逆袭,就是唤醒了他心中的理想,通过耐心点地引导,找到了孩子的兴趣点,唤醒了对学习的欲望。”
“我认为,寒暑假把孩子送到一些昂贵的培训班是最愚蠢的事。”四年级学生家长韩立明告诉记者,虽然身边确有不少同事将他们的孩子送到了各种培训班,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完全尊重孩子的意愿。“小学二年级时,孩子妈妈想给他报名一个钢琴班,但孩子对学习音乐并没有兴趣,所以我就制止了这件事。”
在韩立明看来,不管为孩子报兴趣培训班还是补习班,都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在看到一些家长拼命地在寒暑假为孩子选择培训班时,他并没有感到“焦虑”。
“在小学一年级时,我就和孩子约定好了,让他自己弄清楚喜欢什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他告诉我他喜欢书法,于是我便从小培养他的书法爱好,平时帮他查阅学习资料,和他一起学,有必要时,才会帮他报一个短期的培训班或是请家教来帮助他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到他真的很开心。”韩立明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在691位接受调查的家长中,有22%的家长表示,相比为孩子报名培训班和研学,在暑假自己带孩子出去旅行更为明智。在采访中,不少孩子也称,相比被家长“硬塞”到昂贵的补习班或研学里,更喜欢父母带他去真正地探索和体验世界。“这可以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有家长或许要问:难道为孩子报名培训班和研学真的不靠谱吗?对此,王珺表示,并不是说家长没必要为孩子报名培训班或游学,只不过一定要尊重孩子个人的兴趣和想法,不要对其进行强迫,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在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引导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弄清楚孩子到底喜欢什么,这点非常重要。”
691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就有49.06%的家长表示,在为孩子报名培训班、研学后感到效果一般。或许,暑假中让孩子劳逸结合,带领孩子在体验中学习,让孩子可以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探索世界,而不是被驱使去学习,真正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为孩子建构起多彩的知识世界,才是教育的关键。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花钱“大补”不如花时间陪伴
假期是孩子“大补”的时机,同时也是家长“烧钱”的时候。现实面前,家长们可能会说:“大环境如此,叫我们有什么办法?”要想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过五关、斩六将”,就得为孩子报各种学习辅导班、技能培训班。归根结底,这仍然是应试教育体制作用的结果,所以家长们不得不抱着应试的老思路来“导演”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拥有“十八般武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日常的学习中孩子已经承受了繁重的学习压力,没必要让孩子在暑假持续“过度劳作”。
正如《银河补习班》所戳中的教育痛点,引发家长群体热议一样。虽然有人批评该片情节过于夸张,但影片传递的教育观值得肯定。比如,影片倡导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影片中父亲反复教导儿子“做你最喜欢的事,谁说也不要改变”,这实际上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现实中,没有哪个家长不在乎分数和名次,并没有电影中主人公马皓文那般勇气,在考前最后一月带孩子看梦寐以求的展览。
与其得一时之巧失长远之功,还不如多做些“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情。比如,将现在用于跑校外各种辅导班的金钱与时间,用来带孩子郊游、远足,陪孩子游戏、锻炼,一起阅读、讨论,从而让孩子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有经常接触自然的“冲动”,有喜欢并坚持的体育项目,有动手制作的热情,甚至有失败、被拒绝的经历……这些远比短时间内提高三五分、排名前移三五位来得重要。
作为家长,想竭尽所能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对于孩子来说,最贵的礼物和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陪伴。家长与其将精力放在“包办”孩子成长上,不如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本报记者张展铭)
新闻推荐
8月13日,高口碑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累积观影总人次突破1亿大关,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第三部亿人次观影电影、首部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