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阔论】经典可以重来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8-05 02:14 大字

新近有青年朋友转来一个关于《月亮和六便士》的帖子,并随之附言说: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买“这种老书”呢?!

我不知道这位肯·福莱特(Ken Follett),或者东野圭吾的书迷何以会有这样的问题,想来可能是对“经典”的辨识赏析有些误区,否则,这样的疑惑是不应该有的。

带着这个预判,我随意翻看了一家网络书商巨头的页面,《平凡的世界》《罗生门》,甚至《浮生六记》等“老书”赫然位列图书销售榜。由此可见,在“新书”热络的表面风潮中,经典的“老书”仍然是独领风骚的角色——它们已然畅销很多年了,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年代,那些经得起时间洗礼的书总是会有“很多人”购买、阅读的。

的确,随着网络小说的分流,以及应时流行作品阅读的兴起,有不少人(包括一些资深的读书人)认为,昔日曾经的经典作品正在“过时”,因为那些书写的年代以及被那个年代思想、知识局限的作者,已经不足以给现代人启示,尤其是文学作品,其中的角色故事、价值伦理,都是建基于旧时代的基础之上,因而已不适于消费主义潮涌的当下社会关系。

客观说,功利思维的盛行,确实有排斥“理想”人文建构的趋向,比如利他而后(并且)利己的和谐社会构想。但是,作为群体性的社会生灵,我们关于美好认知的思维体系,一定是源于旧时代的文明长河。虽然现在用移动电话了,虽然人们很难再用书写的文字信函传递意蕴和情感了,但我们的心灵诉求,我们的情感寄托,依旧是已存的文化(文明)积淀雕琢而成的。

因之,在我们困顿于某些问题的时候,在我们意欲趋向更美好的友善环境和人文关系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从前人的洞见中寻获答案,也可以从那些经得起检验的前辈反省中得到启示——人的本性实质上没有变化。尽管社会(自然)的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于连(《红与黑》),在浮士德(《浮士德》)等等人物的身上,我们仍旧可以看到今日自己的身影。

站在先贤铸就的塔尖上我们可以看的更远,更可以透亮地审读自己的内心世界,阅读经典不仅是聆听智者的开导,更是在完善自我的路途上和自己的对话。

更重要的是,一当您安静下心绪,就一定可以在已存的经典著作中得到净化,尤其是在反复阅读某一部(某一类)典籍的时候,所获更多——几乎每一次都会获得新的感悟,也许是振聋发聩的提点也未可知。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总是去重新翻读经典,去反复阐释经典。正如大师所说的:经典书籍是那些我们正在重新阅读的作品。

来换一个角度。我们不妨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撇开昔日的少年长大成人,那些一代一代新临现世的群类,同样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滋养。时下不少热衷“鸡汤”阅读,沉湎网文(包括众多的网络小说)的读者,在社会辨识、思想反省层面经年没有进阶,不夸张地说,很可能就是因为缺乏经典著作(不限于文学作品)雨露滋润的关系。

可能也是这样的原因,一些大咖才会坦然劝诫:经典之外没有一部书(尤其是网络、时尚流行读物),甚至一段文字,值得花费宝贵的时间去读。这个观点就有些偏执了,毕竟“经典”也是这么过来的,新书总得有人读才不至夭折,进而才能在时序迁延中使之跻身殿堂。

不过,花同样的时间,阅读已经甄选出来的经典,也就是那些“老旧”的书,无疑是一条省时的“捷径”——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特别是我们“重读”经典之时,一定会有更多收成,会有更能引领、改变你的发现。这种经验,我们无需做繁复晦涩的论证,就用新近推出的老动画片《千与千寻》(它实际上就是经典叙事作品)来说吧——这样对疑问“买老书”的群类或许更有助益。

以前看白龙送千寻,分手时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后面的路你得自己走,“还以为是白龙不能出界”,过了18年看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有网友感悟。一些人则表达了自我审视之后的领悟:十几岁看时,以为无脸人愚笨、木讷的有点搞笑,现在才明白,其实自己就是无脸人,“看得泪流满面”。不仅如此,因为故事阐述中杂糅的寓意,不少儿童少年时代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在18年后的今天,直指《千与千寻》“其实是成年人的电影”。这样的观点未必不成立。

个人认知的差异、对错我们不去深究,很多时候,“老作品”(如《千与千寻》)的重新审视,随着岁月流动、社会变迁,以及个人阅历的时间雕琢,对同样的人物命运和故事跌宕,同样的场景,我们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甚或会全然相异。正如黑格尔所言,同样一句话不同阅历的人说出来含义是不一样的。

经典可以重来,也必须“重来”。

新闻推荐

《哪吒》成国内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导演饺子:我已准备闭关写新剧本

据猫眼数据,截至8月2日中午,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上映8天票房达到15.33亿元,超过《疯狂动物城》(累计综合票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