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用影像思考人生

西安日报 2019-08-03 04:21 大字

是枝裕和:再次从这里开始作者:【日】是枝裕和译者: 匡匡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夏学杰

“作品不是为了表达自身内在的想法,而是为了反映和记录当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丰饶或幽微复杂的人性相遇时,产生的那份惊奇。拍摄影像这件事本身,即是一种发现、一份邂逅。”

《是枝裕和:再次从这里开始》是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最新作品。是枝裕和,系日本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本书有是枝裕和的随笔,有对是枝裕和的访谈以及同事对是枝裕和的描述评价,多角度呈现是枝裕和的创作灵感与电影世界。

是枝裕和对电影电视的兴趣,大概源于母亲的影响。他说,自己是个挺普通的孩子,家里经济上并不富裕,不是那种文化氛围浓厚的人家。不过,他母亲年轻时每周都会去看电影,一直到出嫁前,总是会跟哥哥结伴去看电影。那时,她在银行上班。每天银行一关门,她就开始琢磨:今天该看个什么片子好呢?由于母亲对电影的热爱,所以就算他没怎么进过影院,一到晚间,也总在家里跟着母亲一起收看电视里播放的剧场节目。

是枝裕和的导演事业起步于电视纪录片。1991年他拍摄了纪录片《另一种教育:伊那小学春班记录》,日本长野县伊那小学将乳牛的饲养工作纳入到了小学生的日常教育之中。是枝裕和采访报道了这一活动的全过程。打扫牛舍、挤奶、为母牛接生、目睹小牛的死亡……镜头将孩子们经历一切后日渐成长的姿态,生动地记录了下来。他在接受访谈时,很坦诚,并不回避自己的“小”,他说:那时候的纪录片拍摄,对当年的他来说,就像是一个讨厌东京的工作,而逃到长野的小学校去躲避现实的无奈之选。而孩子们似乎对此也心知肚明。多年之后,有个孩子对他说:有各种各样的人到我们班来采访,唯独是枝先生好像不是来工作的。而当时担任班主任的百濑老师对他说:“你喜欢我们春班,选择到这里采访,非常值得感谢。这对孩子们来说也十分有益。不过,这个地方不属于你,它属于我。你必须要去寻找自己的地方哦。”是枝裕和表示,当时这番话对他简直如同当头棒喝。那个时候,他对拍摄纪录片这份工作的想法十分负面,认为它不可能让他找到所谓的“安身之所”。不过,把这份工作一直干了15年,如今他才慢慢发觉,就算不去创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他的安身之所也会分散保留在每一个与他打交道的人身边,这样倒也未尝不好。然而,二十多岁那会儿,他总在考虑,“为了找到这个地方,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是枝裕和始终保持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他说:“作品不是为了表达自身内在的想法,而是为了反映和记录当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丰饶或幽微复杂的人性相遇时,产生的那份惊奇。拍摄影像这件事本身,即是一种发现、一份邂逅。在拍摄之前便已拥有结论的,不能称其为纪录片。”他认为,电视节目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引起思考。“从事电视制作这十几年来,我所感受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影像信息其实很难促使观者产生思考。”尤其是电视节目,多数仅停留在表达一种含糊不清的、喜怒哀乐的情绪。

是枝裕和表示,希望自己不忘保持一种关注社会的视角。如今,家用摄像机的性能变得非常好用,不管什么东西都可以一个人独立拍摄,对影像制作抱有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许多年轻人却没有用镜头观察他人的愿望,无法与镜头对面的人建立关系,因此只能把镜头对准早已熟悉的关系,例如家人、恋人或自己。所有人都在向内,而非向外注视。要么就处于自闭状态,要么就突如其来地以暴力方式把注意力向外发泄,徘徊在两极之间。他认为,假如不能普普通通地像面对面聊天交流一样去运用摄影机,就无法通过拍摄纪录片获得成长。他自己就属于自闭的那一类人,但在端起摄像机之后,反而开始与人建立了关系,从中获得了种种发现,学到了怎样去成长。

埃里克·侯麦的电影《绿光》,人物的对白十分琐碎平常,完全不聊什么要紧的话题。讲的是一个在人际关系上频频受挫的女孩,恋爱也不顺心,总在喋喋不休抱怨着什么。最后在片尾,她遇到了一位做家具的青年,对方忽然和她聊起了海上绿光的传说,而后影片便戛然而止。既没有埋设任何隐线或伏笔,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结局,但整部影片格外动人。

是枝裕和说:《绿光》让我感慨的,并不是“如此琐碎的小事,怎么也能拍成电影?”而是“这些琐碎的小事,竟然构成了一部电影,实在厉害”。侯麦的举重若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能力啊!现在,每当有人在采访的时候问我,片子的主题是什么啊,传达的讯息是什么啊,我就会有点不痛快。没有这些东西,电影难道就不能成立了吗?电影的所有内涵,岂不是都被压缩在总结出来的一段文字里,只能表达到这一步为止了吗?只要搞懂了这段话,就自以为理解了整部电影,这样的状态,无论对创作者还是观看者来说,都不算一种幸福的关系。恰恰在所谓的主题之外,方才存在着电影的丰富性。

不管是制作纪录片,还是拍摄纯虚构的电影,是枝都在实践着自己的不懈思考。“只要凝望他,在他的视线深处寻找,就会发现那里广袤无垠,一道地平线延绵伸展在遥远的彼方。并且,那眼底泛出异乎寻常的暖意,自瞳仁深处,浮现出我们一生都殊难遇到的可贵人性。”法国影后朱丽叶·比诺什说,“是枝导演扛起摄像机,并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是为了存在、为了活着。”他用创作体会人生,并力图影响他人以及社会。

新闻推荐

电影《烈火英雄》上映,故事源于真实事件 花半年时间研究“放火”和“救火”

由刘伟强监制,陈国辉导演,黄晓明、杜江、谭卓、杨紫、欧豪等主演的电影《烈火英雄》昨日在全国公映,首日票房破亿元。该片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