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被煽情和说教煮糊
□新时报记者钱欢青
《银河补习班》原本有两个很好的主题:教育和亲情,前者对抗教育的固化,后者倾诉父子情深。两个主题都能踩中弥漫性的社会情绪,选题很准。邓超也确实充满诚意地想要好好表现这两个主题,但是恕我直言,就影片本身的表现而言,原本一锅好好的菜,愣是被毫无节制的煽情和气势压人的说教给煮糊了。
影片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告诉观众,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父子关系。意图埋藏在故事里:已经成为航天员的马飞和同事讲起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在太空遇险的危机关头,也是因为想起父亲的一段话,马飞最终冒险修复航天飞船,化险为夷。在现实和回忆的交错中,回忆占据了影片的绝大部分篇幅。
回忆紧扣教育和父子情展开,父亲马皓文(邓超饰)出狱之后,发现儿子马飞成绩屡次倒数第一,学校已决定将其开除。马皓文和学校打赌,儿子由自己辅导,若期末考试成绩达不到年级前十,再同意被开除。这确实是令人振奋的教育实验的开场,马皓文不满于学校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去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于是他带着孩子逃课去看航天展,去大自然中获得真切感受,学习写出内心的所思所想。马皓文的这些做法都没有错,在教育孩子的探索上显然也有价值,但问题是,影片在表现这种教育理念和方式时,充斥了太多的说教,马皓文一副真理在握侃侃而谈的样子,事实上走到了他所提倡的自由教育的反面。有两个细节尤其刺目:一是马皓文毫无怜悯之心当众拆穿教导主任有一个疯儿子;二是马飞的班主任一脸崇拜地看着说教的马皓文并最终和他生活在了一起。这两个细节鲜明体现了一个说教者的冷漠和自我膨胀。如此,在影片中,我们只看到了一个父亲的喋喋不休,却看不到一个儿子真正的心路历程和幽微变化。仅此一点,《银河补习班》对所谓教育问题的探讨,远远比不上《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等电影。
如果说教育主题被说教淹没,那么影片的第二个着力点父子情则完全被煽情吞噬,导演仿佛看准了观众的内心,铆足了劲要戳中观众的泪点。但无处不在的煽情还是大大削弱了质朴的情感原本应有的力量。如果说儿童马飞在阳台上闪着手电为父亲编造的宇宙飞船导航还让人觉得童心可爱,那么老年马皓文在阳台上为现实里太空中的儿子导航,则实在煽情到了肉麻。不仅如此,为了凸显父爱,影片不惜以混乱的逻辑生拼硬凑。前一个情节还在说父亲五分钟就能赚八百块,而且当场被建筑公司雇用,后一个情节就说父亲为了孩子,卖血、卖苦力,受尽苦难。前一个镜头父亲还在工地推砖,后一个镜头他就穿着衬衣带着儿子去旅行了。让人觉得无比突兀的还有马飞即将上太空时让父亲放弃申诉的桥段,父亲入狱是因为由他设计的桥梁倒塌,而桥梁倒塌的真正原因不是设计有问题,而是因为施工中对设计做了大量修改。马飞为了自己的荣誉让父亲放弃申诉,只能证明父亲教育的失败。其中的各种转折,因为对儿子成长内心描写的缺失而显得十分生硬。如此,生活不再是有生命的生活,而成为导演为了阐明主题而信手拈来的苍白素材。
总而言之,《银河补习班》是一部选题很好却被拍坏了的电影,说教和煽情让本该闪出亮光的教育实验和父亲真情严重塌陷,并伤害了基本的生活逻辑和血肉。所以,看《银河补习班》没能让我们沉浸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反而让我们觉得像是看导演举着一个豪华版PPT,声嘶力竭地给我们上了一堂有关教育和亲情的课。但是导演或许忘了,我们已经被上了太多课,我们都快被课给窒息了,我们躲进电影院的暗影里,不就是想给沉闷的灵魂,找一个自由喘息的机会么。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刘倩)众人期待的暑期争夺战已经斗得如火如荼,备受大家关注的国产动漫电影《未来机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