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阳光灿烂的日子 电影《老师·好》票房口碑领跑,导演张栾是郭德纲徒弟

半岛都市报 2019-04-01 01:55 大字

半岛记者黄靖斐

由张栾导演、于谦监制兼领衔主演的电影《老师·好》目前累计票房已突破2亿,猫眼评分飙升至9.4分,成2019国产新片新高,口碑更是一路领跑。很多观众跪服相声演员于谦的演技,也有更多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导演、郭德纲的徒弟张栾感兴趣,感慨德云社终于出了一部不是烂片的好电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栾透露,选择于谦演男一号水到渠成,“因为于老师提供了大量和老师的经历,角色也是贴着他的感觉走的。此外提供素材的还有王海(郭德纲、于谦经纪人),因此影片中有一个角色就叫王海。”

角色贴着于老师感觉走

记者:选择于谦担任男一号饰演苗宛秋出于什么考量?

张栾:在最早的电影策划、素材整理收集阶段,于老师参与了,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上学时候跟老师的经历,特别好玩,影片中大量选用了他的那些素材,因此水到渠成,大家都觉得苗宛秋这个角色特别适合于老师。在影片的拍摄中,角色也是贴着于老师的感觉走的,也参照过范伟老师,两个人有一定共性,走既幽默且走心的路线。

记者:拍摄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反响?

张栾:影片也有很多不足,主要是观众对我们特别宽容和包容。路演时很多观众说,“这个就是我”“苗老师跟我老师一模一样”……人有自然联想的特点,看到似曾相识的剧情,就把故事和自己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可能这就是常说的共鸣或者共情吧,大家的认可度会高一些。

在我熟悉的年代束缚少

记者:为何要拍摄一部不太有商业感的校园电影?

张栾:在拍摄之前收集过很多师生之间的故事,电影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就是我跟于谦老师和王海一起聊出来的故事,从一些社会新闻中师生关系的紧张和脆弱聊到各自的学生时代,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我赶上钱和粮票掺着用的时期,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对于那个年代的怀念,我个人喜欢那个年代,人和事都特别简单、纯粹,再往前我没有经历过。就抓住我更熟悉的一个年代,在讲故事的方面束缚就会更少一点吧,现在的校园经历我就很少。

记者:拍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张栾:电影的筹备期很长,大部分在北京昌平拍摄的,我们在一个废弃的老厂子搭了一条80年代的街道,一个街道就搭了两个月,都开始拍了那条街道还没有完全搭好,一边拍一边在里面搭建。难点是时间,拍着拍着就进入冬天了,北京的秋天和冬天连着,天开始冷了,演员还在演开学的戏,穿着半截袖衬衫,演员就很痛苦。

青年演员不找整容脸

记者:在其他演员的选择上有什么标准?老少混合的剧组有没有发酵出什么趣事儿?

张栾:青年演员方面,要贴合上世纪80年代的感觉,起码不能是整容脸。影片中还有吴京、杨立新等演员的客串,他们有些只有一句台词,甚至有些没有,最初设计的重点就是让他们越像我们身边掠过的人越好。很多青年演员,我们觉得他们一句会懂那个年代,其实他们真不懂,一个道具、一句台词也不明白,比如围读剧本时,说到“请听下一首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演员就一直念成“大马路上”。我们很熟悉的歌,他们没听过。于谦老师给他们讲那个时代的故事,那个点,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记者:对你来说,感觉特别的角色和情节?

张栾:影片中有一个角色就叫王海,这个角色的经历其实是我的一个同学,下意识地老接话茬,让老师收拾得够呛,在影片中他也老爱接话茬。此外还有和自行车有关的情节,在这部电影里自行车的戏份特别多,有人说电影还不如叫“苗宛秋和他的自行车”。那个年代自行车人人必备,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标识,对于一位老师而言,自行车很重要。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好多故事都和自行车有关,师生情谊的流转也因自行车变得有趣和动人。

又重新回到那个年代

记者:影片也引发对“好老师”标准的探讨,怎么评价苗宛秋?

张栾:苗宛秋是北大毕业,但种种原因只能在县城当老师,他所遭遇的人生际遇和困境,我认为是好老师的“悲惨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教书育人的初心是对的,只是时间久了之后他慢慢扭曲了,他把“未完成”的期待寄托在同学身上,不自觉地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最后“安静”的车祸给了苗宛秋一个反思的机会。

记者:拍摄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

张栾:和以往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睿智,获得的信息更多,思考的方式、角度更多元,我们那个时候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少,造成了看待事情有点单一,相对也很简单,傻了吧唧地玩呗。因此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拍摄当中,我彻彻底底又重新回到那个年代,那个我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新闻推荐

迪士尼同名经典动画真人版周五上映,鬼才蒂姆·伯顿“回归报恩”执导 《小飞象》改编赞美成长,马戏团戏份重

由好莱坞“童心鬼才”导演蒂姆·伯顿执导、改编自迪士尼经典动画片《小飞象》的同名真人电影于今日上映,吹响今年三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