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被虚假煽情骗走了眼泪

兰州日报 2019-03-28 04:00 大字

□周文艳

周迅是我最喜爱的女演员,之华,是一个很适合周迅的角色。《你好,之华》,是一部差点就让人感动,但缺一点什么的影片。

观影之际,前排的人,偷偷抹了好几遍眼泪,看到那个无助的孩子,向绝望的黑暗中奔逃之时,我着实有些难受。但当我看完整部电影,走到大街上的时候,才发觉那不是现实,是错觉,是一种煽情的假象。

影片的名字叫《你好,之华》,但在影片中,从少年到中年,尹川写了无数的信,无论是给之南的情书,还是后来给之华的回信,每一封信都以“你好,之南”开始。罩在姐姐之南的光芒下,之华便显得普通、平凡、不被人注意。之南自杀身亡之后,却是之华,仿佛生出了一股力量,成为了亲人的港湾:偶然撞见婆婆与扈老师执手相对,并未道破,小心翼翼地成为了他们爱情的信使和守护者;晨晨奔溃绝望之际,用一句“我懂”和一个及时的拥抱,让那个受伤的孩子感受到了生的希望;丈夫耍小性子弄坏了她的手机,她也选择了无声地和解……涂着蓝色指甲油,内心澄明的之华,仿佛成了我们每个需要包容和呵护的人,都想要依靠的知心姐姐。周迅的气质,与如此的之华几乎融为一人。“你好,之华”,似乎成了一句导演和我们一直想要说,而未说出口的话。

《你好,之华》从风格上来讲,是一部典型的日系电影,包括影片场景的设置、镜头、构图、人物服饰、妆容,甚至角色的名字,以及人物之间过于友好的关系,都是日系风格,或者说是以日本文化和传统为基础。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发生在东北的故事。每个人都太好、太干净,你看不到一丝现实中人的狡黠,反倒有一种超出现实之外的抽离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影片内容上的多元性,也许能让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所触动,找到自己的泪点。既有青春校园时期之南与尹川的青涩之爱,也有人到中年对于初恋的怀念,又有张超横刀夺爱这种现实对于爱情的摧残,还有暮年相知的精神之恋,以及睦睦与孜然的姐妹之情,扈老师与之华之间的忘年之交,甚至还有动物之间的相互依恋等等。单独去看每一个分开的部分的时候,确实有些感人,但是合起来,就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太多元,往往容易表达得不清不楚,力道不足。

于我而言,影片的诸多情节中最感人的部分,还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和父母爱的残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尽管游戏可以让晨晨暂时逃离现实,进入到他感受不到痛苦的二元世界,但这种逃避只是暂时的,人究竟还只是人,还是要新陈代谢,回到三维的现实世界,来承受生命之重,也会考虑人为什么会死。他看到窗沿下的死麻雀,便即刻把姨夫家养在笼子里的鸟儿放了,而后选择了离家出走;之华和丈夫找到他已是深夜,回去的路上,他又突然向不知何处的黑暗中奔去,之华和丈夫怕他出事,紧紧地跟着他。“好了,回家了”“好了好了,先回家”姨夫的这些话,多多少少有些不耐烦,似乎在责怪晨晨不懂事。他说:“我没有家了。”那一刻,他大抵是绝望欲死的,父亲走了,母亲也离开了,都不要他,他总觉得是他自己不够好,才留不住爸爸妈妈。他就要去死了,他要以死来结束他的罪孽,他的痛苦。小姨和小姨夫的关心和紧追,对于敏感的晨晨来说,显然已经成了逼他自尽的凶手。好在之华及时以母亲的姿态抱住了他,说了句:“我知道”。身为男孩子的晨晨尚且如此,睦睦一个女孩子,其内心的悲恸可想而知。不幸的是,影片主要表达的,却是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影片在故事层面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到了现实对于南尹爱情的摧残,但其实也并没交代清楚到底是什么因素,只是说之南离开尹川嫁给了张超。但当尹川问睦睦她妈妈是否读过他写的那些小说的时候,睦睦泪流满面,说“这是我妈妈的珍藏”“反反复复地读,她自己也读了好几遍”。由此看来之南一生所爱唯尹川一人,既如此,又为何要离开他去跟张超结婚。难道是张超逼迫她?这也勉强说得通。既然选择了嫁人,也生了两个孩子,即便婚姻不幸,离婚不行吗?她的孩子不是早就盼着尹川来解救他们,做他们的爸爸,又为何屡次自杀?之南死后,之华、睦睦、晨晨、尹川,都在恨张超,影片似乎将这一切不该、一切悲剧的罪源,都指向了那个没说清也没道明的,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的张超。家暴是张超的问题,但是影片所针对的似乎并不是张超的行为,而是他的出身。他没有上过大学,不是天之骄子,所以才会家暴,才会逼死妻子,让孩子不愿意喊他一声:“爸爸”。这是什么道理,难道不上学就没有资格娶妻生子吗?睦睦说到妈妈死后家人对外称是“病死的”时,对此表示不满。“这样就好像我妈妈做错了什么事,我不喜欢这样,我不觉得她有错”,可是孩子,任何意外和碰撞的发生不都是双方互相作用才会产生的么,又有谁是纯粹无辜的呢?尹川无辜吗?我只能说:“亲爱的麦克白夫人,您的双手也并不干净。”

在人物的设定上,也是有一些难以忽视的瑕疵。张超这个人物形象太假了,造型的确像个无恶不赦的混混,但是说话却俨然一个智者,文邹邹的,根本不像个动不动就会施家暴的疯子。尹川的人设也是莫名其妙,三十年同学会上,竟然能把之华认成之南,要知道她们俩长得可一点都不像。要是别人认错也可以理解,尹川毕竟跟之南在一起过,就算容颜分不清楚,一张口说话总该分得清楚。更反常的是,刚加了微信就告白:“三十年了,我一直喜欢你”,既然是说给之南的,那为什么不早说呢,之南一直在等他,连之南的孩子也都在等他,他在哪里呢?

当看到结尾的时候,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尽管影片在情感的处理上很到位,细节感人,但结尾真的很差。一个人自杀死了,所有爱她的人,在追忆完她青春期的过往之后,全部都莫名其妙地在一份她和尹川合写的毕业发言中获得了救赎。这样烂抒情的结尾,极大地减弱了影片的情绪力度,呈现出一种无力感,若是改成开放式结尾,把影片的力量放出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为之动容。

人,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中去。再见,之华。

新闻推荐

木村拓哉二宫和也首次合作,《检察方的罪人》有望引进内地

二宫和也和木村拓哉在影片《检察方的罪人》中首次合作。新京报讯(记者李妍)由木村拓哉和二宫和也第一次合作主演的影片《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