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导演张猛:用胶片电影关注小人物内心迷茫

四川日报 2019-03-22 06:45 大字

熟悉张猛的影迷知道,他的作品常常会被扣上“文艺片”的帽子,其代表作《钢的琴》,在豆瓣上有20多万人观看过,评分高达8.4分。当时有记者采访他时,他和剧组的人正挤在一个城郊的破招待所里,开着空调拼命给胶片降温。但这次“文艺片”竟然找到实力和人气兼顾的“小花”周冬雨,不少人猜测是否是出于市场考虑。,《阳台上》导演张猛:用胶片电影关注小人物内心迷茫。

“我拍《钢的琴》的时候也没有预想到演员们后来的走红,选角都还是比较自然。”张猛说,他与周冬雨结识是在2011年8月,当时他凭借《钢的琴》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导演奖、优秀故事片奖,周冬雨凭借《山楂树之恋》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奖,于是两位“新人”交流了一下业务。

当时张猛看完任晓雯原著小说《阳台上》,认为其中迷茫的心理感受和有些情节非常适合做电影化的处理,于是有了拍《阳台上》的想法。他问周冬雨:“我最近准备拍一部片子叫《阳台上》,你有时间吗?”当时周冬雨准备拍《后来的我们》,档期并不是很充裕。张猛说:“里面有个角色只需要说一句台词。”周冬雨听后非常感兴趣,于是才有了现在电影里的陆珊珊。

电影中,陆珊珊眼神纯真、澄澈无害,留着标志性的黑色短发。她差不多20来岁,但心理年龄只有10岁,智力低于常人。随着拍摄的深入,周冬雨逐渐了解到胶片电影的魅力,于是默默投资了这部电影,最后成为影片出品人,她曾表示“这种充满质感,注重故事本身的胶片电影越来越稀缺,还是希望社会给他们一些机会”。

谈幕后:知足常乐,为小人物着迷

张猛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他说自己能够有拍电影的技能,能用这个技能养活老婆和孩子,就觉得很知足。如果能够再像他老爸一样,生活之余能端起酒杯喝个小酒,大概就是梦想中的理想场景。

从《耳朵大有福》里的铁路工人王抗美,到《钢的琴》里的钢厂工人陈桂林,再到《阳台上》的女孩儿陆珊珊,张猛一直对小人物十分着迷,并用自己的镜头关注着他们。“可能是我的性格吧。”张猛说,自己与他们熟悉,而且这个时代本来也是由许多小人物构成,“这个时代需要符合观众口味的类型片,也需要有像王小帅这样的导演拍出普通人的《地久天长》。”

从事电影工作前,张猛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电视台担任舞美设计总监,后来他辞职重新去北京电影学院念书,不是纯粹为了学位的求学,让他在大学时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迷上了同样很喜欢关注普通人命运的贾樟柯。在《阳台上》的创作中,他想要通过影片去探讨小人物的迷茫和挣扎。

目前,网友们对电影《阳台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大赞”的,也有说是“烂片”的。面对这些争议,张猛回应:“我相信能感觉到(电影)的观众是能感觉到(它的内容)的。”张猛说,做电影肯定不能满足所有人喜欢,评论有分歧也很正常。因为观众也分为很多圈层,大家的偏好也有所不同。观众只要是看过电影后的直观感受,不盲目表达自己的愤怒,各种评价他都能尊重。

新闻推荐

杜琪峰的这部喜剧恐怖爱情片是被低估的经典

去年年初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部俄罗斯的爱情电影——《我的男友是天使》,时限一天的爱情,发生在女主和天使男主之间。这个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