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盗版猖獗带来什么启示 网评

济宁晚报 2019-02-12 10:37 大字

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一经上映,就赢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然而,当观众们还在讨论“硬科幻”“想象力”“未来感”等话题时,一些盗版《流浪地球》的在线资源开始泛滥,叫卖者甚至低至1元出售。《流浪地球》一时间沦为“盗版地球”。

对此,国家版权局就《流浪地球》等8部影片发布了版权保护预警,要求网络服务商、电商网站及应用程序商店加快处理侵权内容及链接。显然,这一盗版风暴不仅伤害了制作方的利益与积极性,而且凸显了保护电影等文化产品版权的重要性与急迫性。

院线电影一上线就被盗,在数年前更为普遍。为何今年的盗版现象比往常更猖獗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盗版电影资源的低成本与产业链,二是春节档电影票价上浮。换言之,影片更容易被盗录并发布,一些消费者不愿意花高价走进电影院,让盗版更有了市场。

“利益”是催动盗版行为屡禁不止的关键所在。根据相关技术分析,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盗版资源往往是偷拍的结果,虽然质量比较差,但也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成本不高、收益不菲,即便存在一定风险,也有人会铤而走险,甚至有卖家认为“没风险,不会被追究版权责任”。面对此现象,电影版权保护尚存在法规不全、监管不严、惩治不力等短板。可以说,通过立法、执法、监管、严惩等手段,斩断盗版的利益链条,才能有效保障制作者的产权,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以2019年春节档为例,一些院线提高票价,甚至有的翻了一番,一旦超出消费者成本预期,他们就失去了进电影院的动力。有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有1.23亿位观众走进电影院,而去年为1.45亿人次。从这个意义上说,票价上涨应尊重市场规律,盲目“赌”定观众需求的溢价行为往往适得其反。

其实,这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文化产品,保护好制作版权意味着激励创作、鼓励创新,才能用好的作品吸引人、服务人;好的文化产品,只有让更多人接触到、感受到、体会到,才能释放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搜狐)

新闻推荐

春节档总票房58亿元 王宝强或因天价保底局赔惨

王宝强或因天价保底局赔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