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神反转,赌你猜不到结局!

2019-01-11 17:34 大字

22年前的悬案,身背5条命案的连环杀手突然公开自首。

不仅没被逮捕起诉,居然还成了畅销书作家,最炙手可热的网红。

讽刺吗?荒诞吗?

就是这段离奇的情节,拉开了电影《22年后的自白》的序幕。

就在明天,这部2019年的开年悬疑犯罪大作,就要上映了。

《22年后的自白》最大特点,就是擅长玩悬念。

从电影开始到最后一刻,故事不停地设局、解局,不断挑拨着观众的智商。

影片抛出的第一个悬念,就是开篇说的,杀人犯摇身一变,成了网红。

为什么一个杀人犯,可以如此的高调嚣张?

在这里,影片又引入了“法律诉讼期”的概念。

日本重型犯罪的诉讼期限,曾经只有15年。也就是说,嫌疑人在犯罪的15年后没有被抓捕或起诉,就不需要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

《22年后的自白》的主角曾根崎雅人,就是钻了这个法律空子。

他自称在1995年绞杀了五人,而后的22年里一直销声匿迹。

直到22年后,他才带着自己的自白书,出现在公众视线里。

以往的犯罪悬疑片,大多都在强调一个终极悬念,那就是真凶的身份。

《22年后的自白》也一样,但关键是,影片伴随着剧情的发展,总是能不断抛出新的悬念。

如果说影片最开始杀人犯的高调亮相,让我们好奇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时间、一种方式来公开自己的身份。

那么看到后续的情节,故事的疑点又转移到:

曾根崎雅人是真正的凶手吗?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2年后的自白》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故事不断地给观众抛出所谓的真相,然后再一次次地自行打脸,把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真相瞬间击得粉碎——

不到最后一刻,我们始终不能认定谁是凶手。

《22年后的自白》玩出花式悬疑,其实全靠两个字:

反转。

故事的草蛇灰线中埋藏着太多的细节,每次都能趁你不注意时,抛出个反转杀个措手不及。

影片中,曾根崎雅人顶着杀人犯的噱头,招摇撞骗地拍写真、录新闻,收获了一批脑残粉。

全世界都相信曾根崎就是当年的那个连环杀手。

他的真凶身份算是坐实了吧?

可是电影还没演到一半,曾根崎就被打脸了。

居然,又出现了一个凶手!!!

这个新冒出来的凶手,暂且叫做凶手2号吧。

全程戴面具的凶手2号

凶手2号在网上上传了一段当年案发现场的视频,而且他对曾根崎相当不服,大骂对方就是个江湖骗子。

新凶手的出现,也让媒体和吃瓜群众有些懵:

谁能想到,这世界还有争着抢着当凶手的?

面对凶手2号的挑衅,曾根崎反而相当淡定,他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凶手,而且还怼了回去:

这样劣质的视频随便什么软件都能伪造,要证明自己,拿出靠谱的证据啊!

本以为凶手2号就是一个喜欢瞎凑热闹的网友,会就此偃旗息鼓。

结果,紧接着又一个反转。

凶手2号丝毫没认怂,而是约曾根崎在电视直播里当面对峙,这一次,他祭出了一份关键性证据:

当年的杀人录像!

毫无疑问,这就是凶手当时拍下来的视频。

既然已经求锤得锤,现在也所有人都认定凶手2号就是真凶无疑了。

到这里,你以为人证物证俱在,案件就此尘埃落定了?

当然不!

《22年后的自白》最大的套路就是,真相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每当你以为自己接近真相了,可是用不了多久,影片立马把你打回起点。

果不其然,编剧再一次打了观众的脸,又甩出了一个惊人反转:

看完关键视频,暴怒的曾根崎立马和凶手2号厮打在一起,骚乱过后,两个人同时道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事实——

他们具体讲了什么,我在这里就不剧透了。我只能说,这个反转推翻了影片之前所有的假设,而真凶的身份依然扑朔迷离。

而对于曾根崎来说,他布了整整22年的局也就此功亏一篑。

不过,影片的反转并没有结束。

实际上,最终凶手身份的揭露,也构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重反转。

而在揭晓的那一瞬间,相信观众也多少会因为谜底的出乎意料,感到些许寒意。

《22年后的自白》不仅剧情反转,角色的性格,也经历了几度反转。

曾根崎这个关键角色,亦正亦邪,深不见底,影片大部分的重头戏,都压在他身上。

所以说,故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人物的成功。

而塑造曾根崎的藤原龙也,在影片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凭借这个角色,入围了第4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说到藤原龙也,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是在电影《大逃杀》和《死亡笔记》中形象。

实际上,他在15岁的时候,就获得日本著名舞台剧作家蜷川幸雄的赏识,以舞台剧演员的身份出道,到后来才开始慢慢接触电影和电视剧作品。

日本媒体曾经公布过一个演技排行榜,藤原龙也高居第三,实力毋庸置疑。

藤原龙也之前吐槽过,“每次找上门的都是人渣角色”,而他以往在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大多是带有悲惨处境的邪派角色。

《22年后的自白》里,他饰演的曾根崎一开始也是邪恶反派的设定。

他的恶,潜藏在表情的细节里。

新书发布会上,他全程都在礼貌性的微笑,但正是这种看似友好和善的微笑,才会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曾根崎一边向媒体和网友说着他杀人的过程,一边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笑容。

如此强烈的反差,也只有变态杀手才干得出来。

后来曾根崎在威胁出版社编辑时,内心属于反派的邪恶与阴狠,更是暴露无遗。

他掐着女编辑的脖子,在对方耳边语气轻柔地放着狠话,仿佛下一秒中他就会真的让对方窒息。

即便在这个时候,仍然能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一丝笑意。

这个笑,比之前发布会的笑,更加恐怖。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曾根崎的角色设定也发生了180度的扭转。

藤原龙也对人物的塑造,也从“恶”,转向了“恨”。

电影后半段,可以看到这位演员,更多的歇斯底里的情绪爆发。

虽然角色跨度很大,但藤原龙也凭借成熟的演技,成功撑住了这一前一后的转变,让人物的变化显得真实可信,也使得角色内心层次丰富了起来。

其实烧脑反转,一直都是我们偏爱的电影风格。

还记得之前国内上映的《看不见的客人》吗?

没有明星,没有大制作,单凭反转到让人最后一秒的神剧情,在内地砍下了过亿的票房,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西班牙引进片。

悬疑+反转,之所以获得青睐,无非是这类作品,需要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调动脑力和智商。

简单地说,就是参与感更高、互动性更强了。

而同样是强调反转,《22年后的自白》相比《看不见的客人》,更具备了现实深度。

这绝非一部让人看过即忘的单纯娱乐大片,而是思考性更强、余韵更久的反讽力作。

电影中这场横亘22年的连环绞杀案出现数次反转,真相被不断地推翻、重建。

而现实中,我们周遭的社会新闻也经常出现类似的反转剧情,真相曾一度不可描述。

比如去年那起重庆公交车坠江岸案,最初被网友口诛笔伐的私家车女司机,最后被证实也是车祸受害者。

造成“案情真假难辨”的原因,或许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每个人都成为了独立的新闻源和观点输出器。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便利性,人们可以越发轻易地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恣意地抒发情绪,进行公开的审判,并且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论付出责任。

而在这个过程中,真相其实已经成为一种类似悖论的存在——

明明每个人都想知道,但是并没有人真正在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在随意地看到一个结论后,就轻率地站队表态——

没有人愿意耐心地停下来,等待新闻中尚未出现的反转。

也没有人愿意付出时间,让真相先飞一会。

《22年后的自白》在揭露并且声讨这种现象的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所以说,凭借着这层深刻的现实性,这部电影值得,也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

作为一部悬疑犯罪电影,《22年后的自白》的完成度很高,情节抓人,主题扎心,表演也相当精彩。

在拨开影片一重重的反转和一层层的迷局,最终达到谜底揭晓的结尾时,故事仍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尾巴。

而这一切悬念的答案,还得等到电影上映后,大家去亲自寻找了。

新闻推荐

开局9.0!憋尿看完后只想跪求引进

文章转自|十点电影论2018年中国观众好感度最高的外国电影。印度片绝对要有姓名。别看去年大陆地区只引进了10部印度电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