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派女星初露头角 溥仪大婚白话诗首曝光
《良友》第四期封面。
华人周寿臣接受英帝国爵位时夫妇合照。
美术家梁雪清女士自画像。
《良友》首次公开发表溥仪“御制诗”。
《良友》刊登读者来信:“欢喜接受的一封信”。更多民国往事,扫码上封面新闻。
1 国际化的杨爱立 被喻为“玛丽·璧克馥”
杨爱立出生于美国,接受过系统的西式教育。1922年,19岁的杨爱立跟随父亲回到中国,因结识英美烟草公司影片部的威廉·扬森,拍摄了《一块钱》和《神僧》,正式进入影坛。
然而,时值“五卅运动”爆发,英美烟草公司受到严厉抵制。杨爱立陷入尴尬境地,一度被评价为谄媚西方,她被迫逃亡广东。
直到1926年,英美烟草公司拍摄了《情天终补》,杨爱立在影片中饰演追求自由恋爱的新女性,深受观众欢迎,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
杨爱立从美国回来,外表时尚、举止自然大方,从初入影坛开始,“洋派”就成为她身上最重要的标签。一部符合她自身气质的电影,让她充满朝气、年轻性感的新女性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媒体的长篇报道中,她被形容为中国的“玛丽·璧克馥”。
时装也是杨爱立国际化的体现,下一期《良友》还专版刊载了“电影明星杨爱立女士新装束”。在这些留存的影像中,杨爱立装扮西式,留着波波头,妆容明艳,穿着直线型的宽大筒裙。这是上世纪20年代美国最经典的flapper造型——为了避免累赘,剪掉长发;避免束缚,换上宽松华丽的裙子。
《良友》封面上的杨爱立,正是区别于中式传统淑女的flapper girl,成为她最为经典的影像之一。
这一期的《良友》刊登了一则读者来信,“我闻西方有一厨子,对顾客说,君等吃了我的制品,觉得好,请对别人言,觉得不好,请对我言。”这封署名为上海岭南中学学生简时雨的读者,提出了他对《良友》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排版的问题,认为《良友》排版无序,且不注意分类编排。2 周瘦鹃任总编 开创了系统的编排结构
这封读者来信一语中的,切中《良友》问题所在。《良友》第1到4期由伍联德亲自主编,他从选稿、排版到发行都亲自主导,奠定了《良友》日后的整体风格,但素材过于广泛,题材不加区分,版面排布混乱。
伍联德意识到,《良友》需要更专业的采编队伍。从第5期开始,他任命周瘦鹃担任《良友》总编。彼时周瘦鹃不仅是鸳鸯蝴蝶派的重要代表,也是《申报》副刊《自由谈》的主编。进入《良友》以后,他开创了系统的编排结构,建立了国内外要闻、介绍良友、文艺、体育、妇女、儿童等一系列栏目,让《良友》过渡成为内容有序的正式刊物。
除了版面问题,读者来信还提到国内民生和外事新闻刊载不足,认为应该开设专栏记载,才能使“国民触目惊心,知所奋发”。
不过,周瘦鹃主编时期的《良友》,囿于其本人的风格,仍以文学和休闲为主,民生新闻缺乏,文艺氛围过重,脱离市场需求。直到1927年3月梁得所接任主编,才根据新闻来源的地理归属设立专栏,正式确定了《良友》以新闻时事为主导的综合画报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期第十版的角落,刊载了一则“逊帝宣统之白话诗”:
我也有今日这一天日子!我俩到里边去了!
“你去,我也去,你不去,我也不去。”
到底是去好?不去好?你无言,我也没话。你是哑了么?
“吓,好看好看,别不好看啦!”
你木木含情,我木木无语。你会开汽车,我也会骑马。3 溥仪“御制诗”《良友》首次公开发表
1922年12月1日,末代皇帝溥仪在大婚当日,亲自写了这首“御制诗”。
这首诗原本悬挂于清宫乐寿堂,溥仪题在其《大婚纪念摄影》的照片之上。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政变“逼宫”,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婚照被取下移出,这首诗方才曝光。
这一期的《良友》首次将此诗公开发表,使得溥仪的“御制诗”广为人知。
这首诗摒弃绝句律诗的古典格式,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之下的白话体现代诗,因此受到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武侠小说作者宫白羽还曾发表一篇《写在圣诗的前头》,评价这则新诗:“这一首诗,虽平淡无奇,别无精意,但尚类少年人幼稚作品,总强似御制,一味矜持,端足皇帝架子,而缺乏真实情感者。”
封面新闻记者薛维睿
新闻推荐
今天早上,张柏芝工作室在微博发文,宣布了张柏芝生下三胎的喜讯。正文称:“张柏芝女士已于11月诞下第三子,母子均安。”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