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带你读懂中国风骨

攀枝花日报 2018-12-06 11:53 大字

在中国,曾经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毕业的3882名学生里面,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它就是在抗日战争炮火洗礼中成长起来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近日,历史题材纪录片《西南联大》在央视播出,颇受好评。该片展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良知和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这才是中国精神”,“学者之风骨,国家之脊梁”。

西南联大成立:“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纪录片以杜甫《旅夜书怀》开篇,“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首诗以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象,反衬诗人在旅途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凄怆心境。

以古喻今,为了躲避战火,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在1937年9月10日迁往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学校为了躲避日军轰炸,又由长沙迁入昆明,并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8年5月4日开课到1946年7月31日结束,这所在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大学,虽然只存在了短短8年,却留下了“短暂但辉煌”的历史。

师生从象牙塔中走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一道道火线,跨越湘、黔、滇三个省份,行程三千多里,只是为了在中国找到一张安静的课桌。

“同无妨异,异不害同,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三所学校的历史和学风各异,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让”,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退”,西南联大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为主校长。

素有“寡言君子”之称的梅贻琦,在三位校长中年纪最小,固“担责任之最重也”。从1938年到1946年,西南联大在这种雍容和睦的氛围中维系着中国教育的文化传承,也成为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西南联大师生:“刚毅坚卓”

“刚毅坚卓”既是西南联大的校训,又是师生八年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昆明不是世外桃源。西南联大师生在炸弹的轰击、生活的穷苦、疾病的威胁多重困难下,坚守风骨,儒雅温恭,激荡人心。

汪曾祺《跑警报》曾描写了这样一件事。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雷海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上次的课讲到哪里。有一次雷先生问学生,学生回答道:“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有时候跑警报,哲学教授金岳霖还边跑边写。有一次,敌机投下的炸弹就在金岳霖的附近爆炸。那次金岳霖比较幸运,他和他的手稿都安然无恙。

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环境也很艰苦。宿舍是建在坟地里的茅草屋,几十个人同住在一屋,臭虫咬得人夜不能寐。食堂的饭被戏称为“八宝饭”,包含了红米、稗子、谷子、麸皮、石头子、老鼠屎。

“中国现代教学之父”华罗庚的住处就是搭在猪圈牛圈顶上堆草料的棚子。华罗庚在自述中说:“食于斯,寝于斯,读书于斯,做研究于斯。那时,我的身份是清高教授。呜呼,清则有之,清者清汤之清,而高则未也。”

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卖光了所有值钱家当,一部分用以置办学校。然而他自己一家人在昆明的生活日渐拮据,梅贻琦的夫人要上街摆摊卖米糕补贴家用,有时梅校长自己也要帮着出摊。

梅贻琦的处境尚且如此,西南联大其他教授的窘迫生活可想而知。

但是,师生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退,他们一直在坚守,西南联大弦歌不辍。

汪曾祺《人间草木》中描写了闻一多讲学场景:“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很多昆明学校的学生慕名前来,“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纪录片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细节。1945年冬,郑天挺教授要回北平接收清华园,临行前他问闻一多有什么要代办的。闻一多说,“你看看我屋前那竹子还在不在。”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说,“把那段艰苦的岁月写成了诗。”

西南联大风骨精神永存

有人说,看了电影《无问西东》,虽然这是关于清华的故事,没想到,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西南联大这部分。

越是苦难,越见风骨。这部纪录片《西南联大》让人看到了“风骨”二字的真意。

在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年代,有这样的一群有识之士,他们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之学”,那种浩然之气,那种铮铮铁骨,令人热泪盈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西南联大,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

西南联大代表了一种生命力,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坚韧的灵魂。有些精神不应该被遗忘,有些人理应被铭记。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沈腾出演过气车神 韩寒做替身《飞驰人生》明年大年初一上映

本报综合消息前天,韩寒导演的电影《飞驰人生》在北京举办记者会,主演沈腾、黄景瑜、尹正、腾格尔等演员齐聚一堂,通过拍卖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