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蕴含哲理的词作 ---谈苏轼︽水调歌头︾有感
生活偶拾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将至,与节日有关的事必然是合家团圆,共同赏月了。故此,我国古典诗词中描写中秋节月的诗词可随手拈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满月飞明镜,归心拼大刀”(杜甫),“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
这些诗词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它之所以能传诵千古,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古往今来的中秋诗词无不着眼于描写月之明洁,月之圆润,月之光亮,以及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之神话传说。而苏轼是带着疑问,带着思虑来写月,开篇提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得出他的忧虑和期待。人们常说,人这一生,无忧无虑地过日子能有几天?人从懂事那天起,上幼儿园、入小学、念中学、考大学、就业、结婚生子,大好时光里都在奋斗,吃苦,受人约束,当孩子成家立业后还要帮他们拉把孩子,孩子的孩子大了,自己也快挪不动了,但对此“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那是为了一个“圆”字而为之,何恨之有?世间万物都离不开这个规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讲的何等透彻啊!古人常说“如意之事不常有,不如意事十八九”。有的人明白这个理,可一旦遇些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生气上火,心里一直想:怎么都让我赶上这事了?结果问题没解决,该干的事还没干就病倒了,确实划不来。我小时候常听母亲讲,人这辈子除了不长六个手指头,其它的大话一句不能讲,因为住家过日子谁家也没有在门前挂着“无事招牌”,确实是“古难全”啊。苏轼在自慰自宽的同时,又告诫我们遇事要跳出眼前,放眼未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面上是思念他的弟弟苏辙,实则是鼓励人们心胸要豁达开朗,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困难面前,要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笑对人生,笑迎明天。
有人说,好诗从来就是心灵里流出来的歌。在开篇序中,苏轼写道“丙辰中秋,欢乐达旦,大醉”。可见喝高了的苏轼,更接近自我了。仔细回味苏词,一字一句,无不扣动心弦,引发共鸣,尤其那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乎成为当今身处高位人的警示语了。宋人胡行曾对苏轼这首词给予高度的评价,他以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
苏轼的《水调歌头》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除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优美的文词外,最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世界的真谛,人生的真谛,如果我们反复地读,认真地思考是会有别样的“琼楼玉宇”,别样的“倩影”显现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写此文是希望每个人凡事都要看得高些,看得远些。俗语说的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试想,当幸福和快乐属于你的时候,别人还能争去吗?房宗惠
新闻推荐
16日,贾樟柯《江湖儿女》在国内首映,国内公映版为136分钟,此前在戛纳电影节首映的版本则为141分钟。对比两版,不少人发现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