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摔倒在印度电影的套路上

华西都市报 2018-09-14 03:40 大字

电影《苏丹》来中国,却在票房上摔了一跤。这部本来想延续印度电影热度的作品,却表现平庸令人失望。中国观众显然已经熟悉了印度电影的“套路”,失去了新鲜感。

自从去年《摔跤吧!爸爸》在国内斩获近13亿票房之后,印度电影与中国观众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当然得益于阿米尔·汗,他的作品《三傻大闹好莱坞》《我的个神啊》《地球上的星星》也被影迷们奉为精品。所以,《摔跤吧!爸爸》之后,阿米尔·汗的新作《神秘巨星》今年在内地上映,依靠他的号召力和影片的温暖催泪,再度取得7亿多的票房成绩。

可以说,阿米尔·汗已经成为印度的良心品牌,成为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的推广大使。但是,如果仅靠阿米尔·汗一个人,印度电影并不能够在中国走得更远。《苏丹》显然想借助同为体育题材的《摔跤吧!爸爸》的一些“流量”,但是票房目前只有2600多万。

《苏丹》的失利,究其原因,那就是满满的套路。印度电影对于英雄的喜爱溢出了银幕,“吹捧”从来不余遗力。可是,中国观众却有着另一种世界观,有着更为理性的态度。所以,印度电影里那非常虔诚、却不太讲道理的“奇迹人生”对印度观众来说也许是乐观与自豪,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却难以全然接受。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观众现在越来越喜欢《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现实题材——看了太多做梦的电影,中国观众也想在电影中醒来片刻。

《苏丹》的男主角,印度“三汗”之一的萨尔曼·汗外形演技都不错,但是却显然没有阿米尔·汗的作品沉稳。阿米尔·汗的“摔跤”是为了女性权益,萨尔曼·汗则是为了爱情。作品的深度已经分出高下。而且,阿米尔·汗在片中饰演的是一位身材胖得变形的老父亲,而“苏丹”则是在通过电影来“表彰”自己。《苏丹》的开挂人生,无法去鼓舞2018年的中国观众。

《苏丹》是今年引进的第六部印度影片,数量上也破了往年的纪录。但是,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立足点并不扎实,“含金量”也在下降。中国观众已经习惯了印度电影的模式:社会难题+印式幽默+煽情,叙事上并没有太多技巧。

实际上,是印度电影人那种认真的创作劲头赢得了中

国观众的尊重。要知道,印度电影演员费用所占的比例大概只有15%-20%,且并不能参与票房分成,而场景、制作和特效则占了65%。他们大部分的钱并不是花在明星身上,而是去实现“拍一部好电影”的朴素愿望,这种诚意也让中国观众选择了宽容。

问题在于,这样的套路如果一次又一次地走下

去,就难以奏效了。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导演组联系50多家企业,这档节目如何寻找不简单的“小人物”?

9月12日,湖南卫视“一带一路”大型系列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八月季》收官,这是近几年来,纪录片第一次占据这个以年轻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