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有三个明显BUG,沈腾在采访中不小心说了出来

2018-08-02 12:32 大字

沈腾主演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受观众热捧,上映不到一周票房已经逼近15亿。无论对于主演沈腾,还是出品方开心麻花来说,这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刷新了参与、出品电影的票房纪录,并且将继续向最高的票房迈进。

但和票房一路走高不同,电影的口碑两极分化,一部分观众认为电影好笑、接地气,密集的笑点值回票价;但另一部分观众却打了差评,认为电影没内涵,粗制滥造,甚至有几乎全盘垮掉的价值观,即便结尾设计了沈腾饰演的王多鱼在金钱和两心之间选择了后者,但还是没多少说服力。

而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西虹市首富》会让一部分人反感,以及电影到底有什么问题。

剧情空洞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西虹市首富》能成为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中评分最低的一部,原因绝非电影“不好笑”,要知道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驴得水》不但不好笑,甚至让人哭,但一样在豆瓣拿到超过8的高评分,创业作《夏洛特烦恼》虽然有很多喜剧桥段,但归根究底讲的是一个怀旧,以及寻找人生真谛的故事。

《西虹市首富》招致的差评,主要来自空洞、羸弱的剧情,整部电影基本就是“1个月花光10亿”这个设定的最大限度扩充,然后强塞进去一些和剧情贴合的并不是很好的笑料,比如用很浮夸的演技碰瓷的老大爷、那支只会胡吃海喝却踢不好球的足球队,以及那个贫贱不能移的台湾女会计(也就是女主角),电影甚至缺少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只有一个能勾起观众猎奇心理的设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限制了绝大多数观众的想象力,10亿怎么花,太吸引人了。

演员浮夸

再来说演员的表演,其实沈腾的表现很好,他忠于角色,给出了相应的演技,并且为了这部电影还增肥了。但是画风从开头就显得不对了,练鲤鱼打挺几次没成功,就赖在地上不起来了,看到沈腾走到今天这一步,还在持续这种靠肢体动作博观众一笑的手法,不但笑不出来,实在是有些不忍。

而接下来,整部电影则开始了不厌其烦的对贫穷的嘲讽和生理缺陷的践踏。我记得赵本山的《乡村爱情故事》曾被观众吐槽,说他总喜欢调侃人的残疾。《西虹市首富》又何尝不是呢,拿人的生理缺陷、智商开玩笑,让王多鱼的队友、好哥们学狗叫,为了衬托手上握有10亿的优越感,甚至安排了一支不求上进、不知羞耻的足球队来每天胡吃海喝,各种相似的桥段和笑料,在这个过程中传递出来。而回味一下,这些人里真就没几个正常的,有低智商的,有斜视的,有洗脸盆里扎猛子的……只是单纯的为了搞笑而搞笑,和剧情的发展有多大关系呢?或者换句话说,到底有剧情吗?演员们浮夸、缺乏内涵的表演,是在不断的考验观众的耐性。

主题尴尬

喜剧和闹剧一步之遥,区别就在于电影是不是能留给观众一个鲜明的主题、思考的空间,以及人性的关照。比如弗兰克·卡普拉导演的电影《生活多美好》,在让人绝望的困境里,开出希望之花,整部电影一直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和人性的光辉,甚至被影迷认为值得每年都看一次的电影。

但《西虹市首富》的主题是什么呢?我们看到的只有天降横财挖空心思的铺张浪费、曾经的队友暴富可以让自己不劳而获的欢喜,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所以有不少观众评论说,走出影院就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

当然,导演不是没有掰回正能量的企图,也想让王多鱼这个角色显得“正”一些,开篇20万的踢假球黑钱他没收,到最后没有因为数百亿的遗产迷失人性,最终选择救女主,但却显得很无力。

电影上映后,沈腾在接受某媒体的采访中被问及真有人给10亿会怎么花?沈腾沉思之后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这个要看什么时候吧,什么境遇,比如说现在毒疫苗、假疫苗这个问题,可能会把钱往那上面多奉献点。”我相信沈腾不是在媒体面前说场面话,成功的商人、有钱的明星做慈善的比比皆是,这背后有留下功与名的私心,当然也有到了一定高度就会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沈腾的这个观点其实也暴露了电影最大的一个BUG,那就是王多鱼的二爷让他一个月花光10亿,到底想考验他什么?二爷瞧不起他,本身的态度是不想让他好过,为什么要给他这么多钱让她挥霍和享受?如果是想考研他的人性设置最后一道关卡,那完全可以把条件适当放宽,看他到底有没有人性、会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换一个角度,尽管电影设置的条件很苛刻,只能消费、不能买固定资产,不能无偿赠予等等,但细究起来还是bug多多,王多鱼可以投钱修缮球场,那是不是可以和当地政府合作新建、修缮学校?是不是可以把所有钱买同一个号码的彩票?或者把整个西虹市的绿化做好,理由是让自己舒服,而不仅仅是雇女主男友来打理自己的私家花园?其实在这个设定下有太多可选项,能够闪耀人性光辉的也不少,但编剧、导演闫非和彭大魔却被自己的思维框住了,没能将电影拔高,最后堕入了荒诞的闹剧。那么,如果在同样的条件下给你10个亿,你会怎么花呢?

新闻推荐

无人赡养:社会转型中失落的一代韩国老人

【编者按】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在以尊老敬老为传统美德的中国社会,随着老龄化浪潮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