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谈功夫电影的交流和发展 动作片应讲述英雄逐梦
《警察故事2013》剧照《绝地逃亡》剧照 《黄飞鸿》剧照《尖峰时刻》剧照成龙画像↑《新宿事件》剧照
成龙,1954年生于香港,代表作有电影《醉拳》《警察故事》《红番区》《尖峰时刻》《十二生肖》《功夫瑜伽》等。他将喜剧表演引入功夫电影,确立了谐趣功夫的动作风格,并成功走进好莱坞,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曾多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等,2016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动作片是华语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的优势曾经非常明显,华语功夫片的动作设计只有我们能做,和我们的动作明星相比,国外演员大多不具备同样的身体条件。所以,作为一名动作演员,我有幸打入好莱坞,袁和平、元奎、成家班等也能够对外输出,给外国电影做武术指导。
随着近些年的交流和发展,国外电影界在吸收融合中不断成长,使中国动作电影面临挑战。在动作设计上,他们通过模仿,学习吸收中国动作片的优势,又配合自己的长项,如电脑合成特技、镜头剪辑等,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自己也在学习国外先进的视觉制作技术,一些作品却丢了自身所长,失去中国特色。在演员方面,很多国外年轻人来自不同行业,他们将街舞、跑酷和中国功夫加以融合,呈现更具观赏性的效果。反观中国功夫的传承,像成家班的学员多是专门学习武术,受限于一板一眼的招式训练,思维比较僵化。传统武术指导行业面临如何更新血液、融合创新动作体系等问题。
我们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特色,以《黄飞鸿》系列、《叶问》系列为代表的传统功夫片制作精良,可惜国际影响力有限。这一方面源于题材的受限,另一方面,很多动作设计很棒的片子,在主题、内容和呈现形
什么,不表现什么,我有坚持的准则。熟悉我电影的观众,能从很多细节里看到这些准则。譬如在对垒中,主角从不趁火打劫,不落井下石,不攻击女性,甚至会去救下被打斗波及的小动物,这都是中国传统的武德精神。我也从不靠低俗镜头博眼球,不渲染血腥和残忍。我特别热衷一些主题,比如文物保护,从36年前的《龙少爷》,到《醉拳Ⅱ》《A计划》,再到《十二生肖》,这种情怀是一以贯之的。
作为电影人,我们的心里一定要装着观众,对自己的作品也要有清晰的定位和目标。一部电影到底是面向本土还是国际,是像《尖峰时刻》那样充满插科打诨的美国元素,还是像《十二生肖》那样加入一些家国情怀?不同地区的观众对什么情景更喜闻乐见?我们在制作电影时都要认真考虑,要从观众出发,要对得起每一张电影票。
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迄今已经成功举办4届,我希望它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影响力,将来有一天,它能像奥斯卡一样,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个目标很遥远,但就像一句流行语说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不迈出第一步,你永远也不知道前面的风景。这是我对于动作电影周的梦想,也是我对于中国电影的瞩望。
(周飞亚)
式上缺乏创新,导致局限在一小部分动作片影迷中传播,大众接受度打不开。怎样做出像《阿凡达》《功夫熊猫》这样被全世界广泛接受的动作电影呢?譬如同样是中国民间故事,为什么迪士尼拍的《花木兰》就能风靡全球?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交流,不要闭门造车,不要盲目自大,要敢于“走出去”和“引进来”。“走出去”,是让我们的电影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电影人研究学习别家的长处。《捉妖记》的导演许诚毅,曾经在好莱坞“梦工厂”担纲主力,吸收了很多国际电影制作和动画制作的经验,他将这些经验融汇在本土制作的影片中,获得了成功。“引进来”,是请国外制作人参与本土影片的制作,借此培养本土的电影人才。这些年,我努力抓住每一次国际合作的机会,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动作喜剧曾经是我最明显的标志,凭借这类影片,全世界观众认识了我。但其实,演员最怕的就是被贴标签。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尝试去掉这个标签。从《新宿事件》《大兵小将》到《功夫梦》《警察故事2013》,我希望观众知道,成龙不仅能拍喜剧,也可以演悲剧;成龙是一个演员,而不仅仅是动作演员。我喜欢走不一样的道路,也从未停止过探索。每拍一部典型的“成龙风格”动作片,我都会主动做出改变,出演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角色。
我也喜欢尝试不同的交流合作方式。比如近几年的《天将雄师》《绝地逃亡》《英伦对决》等,我们起用来自全世界的演员,和国内外的导演合作,很多角色和剧本都是第一次尝试。我希望自己能带个头,为国内的电影人闯一闯、试一试,什么样的路能走通,什么样的路不好走。我更期待看到,更多电影人敢于去尝试,放胆去做,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自我重复。
当然,创新之际也须有所坚持。中国动作电影是由武及德的过程,这个“德”就是功夫带给人的英雄梦,这也是我电影中的头等大事。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表现
新闻推荐
文|浮萍热热闹闹的暑期档,又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小高潮。明天也就是7月27日,将会有《西虹市首富》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2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