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业女性,演员马伊琍为什么这么能打?
马伊琍最近着实有点让人刮目相看。
其一,她拿下了白玉兰视后,打开了自己的上升通道;其二,没想到后面的上海电影节里,她还有四部电影亮相,质量和口碑都还不错。
马伊琍今年初夏的战绩不俗,5提名4中奖,带着5部作品霸屏了上海电视&电影节。
马伊琍是演员,所以她也算是一个职业女性。放在这个角度来看,她真的很能打,从出道至今,活跃度很强,而且属于那种愈战愈勇的类型。她的每一个周期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演员的保值工作做得很好。
当她结婚生子之后,她依然没有放弃演员的增值,要知道很多职业女性到了结婚生子之后,重心就不得不转移。
所有职业女性都会遇到各种瓶颈,业务能力上的,年龄增长带来的各种转型的。如何让自己不掉队,如何让自己不慌不忙地冲破瓶颈,我们也许可以从马伊琍身上找找答案。
刚刚结束的上海电影节,马伊琍战果累累,以前真没觉得她有这么拼。
前面的白玉兰奖,她凭《我的前半生》拿下了最佳女演员奖。
她的获奖感言里提到丈夫文章对她业务能力上的提点:你不能凭惯性、经验去表演。
这让马伊琍意识到,一个女演员不能一直生活在舒适地带。
她最后对着大家说了一句:女人不要为取悦别人而活,希望你们为自己而活。
就像她自己的事业轨迹,1996年凭《真空爱情故事》出道,2007年《奋斗》大火,再到2017年《我的前半生》的霸屏,每隔10年,她就能稳稳地上升一个新台阶。
尤其当年追《奋斗》的那批年轻观众,如今也是到了而立之年,从夏琳看到罗子君,大家会觉得马伊琍确实有着一种“时光迁移”的作用。
这还是说明演员作品的影响力,好的演员要遵循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怎么能爆发出什么。
尤其这次,我们看到了马伊琍在电影市场的突破。
作为本届入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为数不多的华语电影,《找到你》在点映期间,口碑一路看涨,目前豆瓣打分8.1。不少观众都说:马伊琍这次放大招了,又收获了自己的一部代表作。
而上次听到有观众对马伊琍在电影大银幕上的夸奖,还是很多年前的《江北好人》。
她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未择之路》拿了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最佳影片。马伊琍片中饰演的是脾气暴躁的女卡车司机小眉。
《那些女人》拿下了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的最佳女配角。
还有《进京城》,说的是清朝京剧班子的故事,也入围了传媒关注单元。
四部电影,大部分还都是文艺类型,这说明了演员的欲望。
马伊琍一直被归类为电视剧演员,大银幕作品不多,但演员内心只要有这团火,她是可以不断迸发的。从电视剧到电影,其实更看重的是演员自身对表演的张力。
她五官秀丽,表演风格属于“用情绪来带表情”的,观众容易有代入感。加上她的脸确实看不出岁月痕迹,随便放在哪个屏幕上都能立得住的。演员的自身条件好,加上业务能力不断精益求精,她就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盘:一直有戏拍。
但如果要增强演员自身的话语权,她得把控好每一个新角色,用更多好角色来说服观众,说服市场。
白玉兰奖是马伊琍第一个权威电视剧个人奖项,而这次电影作品又收获满满。这无疑增强了大家的信心:这个行业还是需要更多好演员。
近几年影视行业乱象丛生,备受折磨的人很多,尤其像我们这种从小追剧的人,已经很长时间陷入了一种“剧荒期”:小时候追剧,基本上每一部剧都是精品,长大以后,追剧很多时候变成了踩雷。
我们很怕资本过度控制市场,让很多好演员失业。
马伊琍这次拿出来的角色和作品,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闪光点。
这才是职场女性本色:先打磨自己的业务能力,拼下一个又一个项目,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己有能力有资格去接触更多好的资源,实现自己的不断晋级。
有人调侃,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是马伊琍的电影节。
这是对演员的鼓励,能不断呈现出惊喜的演员,才是观众之福。
从职场女性角度来看,马伊琍这一波热度和赞誉其实是靠她“发力的准确率”:会挑角色,会挑项目,自己的表演不断被激活,最后拿奖。
这不是光靠运气的问题,这说明马伊琍非常懂得“有的放矢”,尤其当自己成名之后,有更多选择面的时候,如何排除干扰项,选中那个最适合自己的角色,这依仗演员的智慧。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清楚自己能努力到哪个层次,然后把前期规划和后期高效执行连贯起来,这样总能开花结果的。
很多职业女性都会陷入一个困局:我如何去选适合自己的平台或者项目,我又如何能从容应对新的挑战。
这需要激活自己的“准确率”:选择要准,眼光要毒;业务能力要准,只针对有效目标。
马伊琍去年的爆款剧《我的前半生》,这部剧热度很高,争议声也很大,剧中人物深入人心,引发追剧和刷屏的热潮。
这说明了一点:找准适合自己的角色最重要。
我们看马伊琍选择罗子君这个角色时的发展周期,前面她都是诠释的职场干练角色,像《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和《中国式关系》。而下一个角色就不能再重复这种干练了,得扭转观众对马伊琍固有的印象。
罗子君对于马伊琍来说是有点颠覆的,以往马伊琍诠释了很多北方人形象,一度让人忘记她本身是上海女演员。
罗子君前半段人生是沪上全职太太,我们第一次看到了马伊琍原来也会发嗲,也会各种作妖,也会有南方小女人的那种娇柔。
再到后半段人生的转折,这样的人物是有层次感的,人物故事的波折也能戳中当下很多女性的痛点。
这个角色有争议,但赋予演员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大家看到的不一样的马伊琍。
好演员要懂得挑适合自己的角色,这里有几个维度:
1,角色的新鲜感要高,尤其能刺激演员展现新的辨识度;
2,角色能融入到当下观众的情绪刚需,人物需要激活观众的共鸣;
3,需要有一点冒险精神,敢打破自己的戏路。
马伊琍把演员的敏锐度打磨得很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凭业务能力争取到怎样的角色,同时她对时代和市场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看她接地气的微博,就知道她是妇女之友,她知道女性受众有哪些诉求点。
这其实也是一道很重要的职场题: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敢于不断颠覆自己。
选择精准和后续演技发挥也是紧密相连的,项目选对了,自己的投入感和爆发力才会提到最高点,潜能才能不断爆发。
马伊琍在《我的前半生》中,她把人物每个阶段的情绪都把控住了,从依靠男人,到独立自主,我们看到了她表演上的层次和递进。
我想,罗子君这个角色应该融入了很多马伊琍对生活的思考。
再看这次电影节期间的四部作品,最受人关注的是《找到你》。
马伊琍饰演的是保姆孙芳,这是一次素颜式的表演,演员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这种洗尽铅华的银幕感。
其实演小人物是最难的,就怕有落差感,演员需要粉碎原来的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小人物中去。
马伊琍在片中的眼神特别卑微,透着不稳定的坚硬。
情绪爆发的时候,眼神又瞬间带有张力。
马伊琍已为人母,她会调动自己的母性力量,这是角色和演员有匹配度的地方。
保姆的那份朴实感如何刻画呢?这一次马伊琍在大银幕上展现了淳朴内敛的表演,孙芳不善于言辞,她心事很重,于是得借助眼神来给角色提纯。很多观众也是被马伊琍在大银幕上的眼神感染了。
马伊琍选电影角色更大胆,孙芳是一个保姆,但角色很讨巧,小人物让人很亲近,颠覆以往形象,这种角色本身就散发着迷人的色彩。
好的电影角色更磨炼演员的本质,于是她接受了这次全新的挑战。
从电影点映反馈来看,口碑出乎意料的好,这让大家打破了对马伊琍的一些偏见:电视剧演员也是能把电影演好的。
因为有的演员,电视剧演多了,如果再去拍电影,就不那么出彩,这属于表演套路化的束缚。尤其像电影,银幕放大了,表情和肢体语言都会无限放大,这时候就要靠“无痕”的演技来体现,稍微用力一点点,演技就浮出来了,观众就觉得“用力过猛”了。
马伊琍这次在电影节期间展现的几个角色都有差异化,有各自的辨识度。
电影《进京城》里,她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犀利的眼神,狠中带柔,折射出有新的爆发力。
她选角色的准确率是高的。首先,她愿意多挑真实的人物,尤其和自己,和过去表演反差很大的角色。这样能磨演技,能探索更多表演的可能性。其次,她也愿意接小成本电影和文艺片,现在很多人都不愿耗精力在这种影片上,他们可能觉得性价比不高。但对好演员而言,角色才是你的立身之本。
马伊琍让我们看到了女演员的更多可能性,这也是职业女性的最大魅力:对事业充满敬畏。
她不想一直重复自己,她有自己的危机感。在拍《前半生》之前,她已经是一线女演员,只要自己愿意,每年都能拍上星剧,过着稳定拍戏,稳定维持在一线位置的生活。但她也在试着把眼光放长远,让自己的表演之路更长,于是她开始接不一样的角色,从电视剧到电影,完成更多有难度的挑战。
好的演员会不停给自己增值,这样才能保值。所谓增值,就是要摆脱舒适区,不断去迎接新挑战。
马伊琍在这一个发展周期里很能“打”,目光如炬,挑项目的眼光准,小宇宙燃烧得很旺,业务能力发挥精准。
她懂得把精力放在合适的项目上,爱惜自己的羽毛,不透支,不挥霍自己的能量。这才是一个演员需要培养的“准确率”:知道在什么地方发力,不扎堆接戏,绝不盲从。马伊琍的“准确率”恰巧说明一点,她抓住了演员的自主权,主动融入到各种新角色里,然后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上升通道。
眼光放长远,不断磨练自己的战斗力,这才是职业女性的立身之本。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风风微博:@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新闻推荐
今天当红小花钟楚曦晒出一张吃饭敷面膜的美照,还写道:女演员的日常。钟楚曦头发上别着化妆的卡子这应该是在拍戏,“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