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点笑点 频率不同
萱小蕾,作家,著有《不倾城不倾国》《我们改天再分手》等。
佩佩说,她想看个虐心掉泪的电影,我推荐了《素媛》,因为看这片子时,我掉了不少眼泪。结果佩佩看完后问我:“《素媛》有啥催泪的?我一滴眼泪都没掉!”
这样一听,我就有点内疚。人家要虐心,没被虐到,就是我推荐不力。我又有点不甘心地问:“为什么不掉眼泪?”
佩佩说:“很普通普遍的事嘛!”
我一时语塞,的确,类似事例层出不穷,世界各个角落都在发生。若要掉泪,只消打开新闻搜一搜,就会发现更多更悲惨的同类事件在发生。
但我觉得电影的泪点不是小女孩被欺负这件事本身,而是事情发生后每
个人的表现。那些互动内容,还有父女之间微妙的情感。
我试图给佩佩解释,我说不是论事件,而是看细节。比如看小女孩怎么懂事惹人心疼,看爸爸对小女孩微妙隐忍的爱。
佩佩说:“我没看出来,是不是我太冷血啊?要不你再推荐个给我……”
我拒绝再推荐,因为我明白,我跟她的泪点不在同一个频率上。电影不光是用来消遣的,还是用来体会个中触动的,体会人物内心变化,体会角色间细微的情感。
《素媛》这部电影给我的印象深刻,并非我是个泪水和爱心泛滥之人,其实我应该属于理性冷静那一类。因此客观来说,只要用心体会过主角们的感情和心理,就是有泪点的。即使不很多,也会有。
我不知佩佩是没用心体会,还是故意逃避,抑或她真的冷血无情?但这都不是她或我的错,只能说同一个故事同一部电影,人们被激发的泪点会不同。
同样,笑点也是如此。一网友让介绍喜剧片,我平时极少看喜剧,当时想起刚看过不久的《晚餐游戏》,觉得还不错,于是介绍给她。
没多久她就来告诉我:“这《晚餐游戏》静态场面太多,叙事基本在男主的客厅,可能在法国人看来好笑,但我笑不起来,入题超慢……”
你大概也能看出来,这网友对电影有些研究。她平时写故事也写剧本,看剧不少,不能说她不专业看不懂,只能说笑点不在一个频率上。
隔天,群里另一个网友说:“那个《晚餐游戏》我也看了,觉得很不错啊,好玩又温情,跟《泰囧》很像……”
此时,我已经感受不到欣慰或是抱歉了。因为我知道,所有人的内心感受和观点频率都不可能完全在同一个点上。你觉得好笑的,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好笑。你感受到冲击而流泪的,未必所有人都会有泪水。
好在我们是自由的,不用强迫谁跟着你一起哭一起笑。但是对于推荐电影这件事,我是觉得有点棘手了。因为我得在推荐每一部电影给对方前,先了解对方的性格、经历、过往、心理或是三观。
这么一来,那个推荐给你每一部影片你都喜欢的人,一定与你在同一个频率上,TA也特别了解你,反之亦同。当然,你也不要奢望多次里不会出现几次不同。
细究这个,其实也是想说,不要迷信世上有另一个你,不要迷信所谓的同类人。即使那些跟我们同类的知己,其实也不过是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你只能选择你最看重的相同,忽略无足轻重的差异,再跟他们接触交往或恋爱。
新闻推荐
书法家宋伯军印象记▲李白诗-送孟浩然之广陵68x136cm宋伯军艺术简介字林翰,宽博斋主。1960年出生,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