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智慧宝典 ——电影《惊涛大冒险》观后感

滁州日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摘要] 职业教育的智慧宝典 电影《惊涛大冒险》观后感

□肖瑞萍

电影《惊涛大冒险》早有耳闻,听说是奥斯卡奖提名影片,本来我并不以为然,认为无非是善于表现“灾难”的导演安德鲁·戴维斯又一部表现英雄主义的新作罢了。然而接到学校通知,要求全院教师停课观看这部电影,并且要求大家从自身的岗位、从职业教育的视角认真观看,不免让我对于这部片子的另外一种意义产生了好奇。在影片中,我们大家一起随着主人公兰德尔生命轨迹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惊涛大冒险。这部影片中所蕴藏着的巨大的教育内涵,犹如一部职业教育的智慧宝典,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对于我们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很有必要借着这部片子对职业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的模式以及教师的教育素质做一番认真的反思、梳理、探讨。

与其说这是一部反映灾难场景演绎惊险刺激的动作大片,倒不如说它更是一部体现生命关怀闪耀人性光辉的情感巨制。它让我们的心灵在瞬间得到升华,也足以让我们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工作”的意义。影片自始至终都给了我这样一个意念,那便是——英雄,来自于平凡的岗位,影片又自始至终都让我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是“职业教育”。

我是一名德育工作者,从事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常为被课堂上、校园里学生的不良习惯所忧虑,常常为自己软弱无力的德育效果所困扰,影片中主人公本·兰德尔教官那种融技能教育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方式对我深有启发,可以说它给我们的德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天我姑且不谈主人公如何按照自己的职业经验设计一套独特的技能教学方法,姑且不谈他如何注意真实展现在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营救训练,也不谈他如何创新性地采用巨大的造波泳池来模拟自然海面的狂风巨浪,这些体现工学结合特征的教学方式我们的专业老师会比我有更深的感想和思考。所以,我作为一名德育教师,在此仅就本·兰德尔教官那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德育做一番分析。

置身于故事的进展之中,我们始终见不着一丝的说教成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那职业的神圣和那工作的崇高。兰德尔教官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向学生渗透着他的职业精神、他的做人原则、他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他并没有单独开设德育课,也没有单立的职业道德课,但他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进行着德行的教育,进行着职业道德的教育,不忽略教育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从每一个细节中挖掘德育因素,并在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德育教育中显示其高超的教育艺术。

让我用一些事例来说明: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无论多艰苦的训练,言传与身教结合,一定亲身示范,这可以说是一种最佳的职业道德教育,以他的认真、坚韧、果敢、顽强和机智向学生无声地传达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忠于职守、什么是服务意识、什么是奉献精神。技能教育中渗透着职业荣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意志力的培养和教育,同时把严格的管理方式及考核方式、淘汰率明示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为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环境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再比如关于学生恋爱问题,非常注意引导,不是批评、责骂,更多的是尊重、理解、宽容,最让人敬佩的是,兰德尔教官丝毫不回避、不隐瞒自己濒危的家庭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培养学生的成人与责任意识,没有一点我们身上那种不肯放下的所谓教师架子,以一种非常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开展对话。

再比如关于学习目的、生活目标的确立问题,注意指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正确看待名次、记录、荣誉、抛弃学习中有害的虚荣心,自私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教育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兰德尔教官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把握得非常恰如其分,既不是那种具有江湖意气的哥们关系,也不是那种让人不可亲近的封建家长关系,也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现代警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说他有距离又无距离,说无距离又有距离,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坦诚、积极主动与学生交往,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思想变化,关心学生饮食起居和所有成长中的问题,是专业技术指导老师,又是生活指导老师,是宽厚的长者,又是可交心的朋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便能传达要义,让学生对老师既尊敬、佩服又依赖、信任。这种师生关系中显示出兰德尔教官超强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但强大的教育力量。

可以说,兰德尔教官不仅是一个专业技能超高的专家型教师,也无愧是一位天才的德育专家。虽然影片在刻画主人公的过程中有理想化和英雄主义色彩,但这不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当然由于职业性质的差别,虽说我们的职业不至于像海上救生员那样时刻面临牺牲生命的考验,但兰德尔教官的育人意识、育人能力的确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本片中丰富的德育内涵,使我们看到德育不应有专职与兼职之分,每个教师都肩负着德育的天然职责。德育不能仅作为一种职务活动,它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塑造,应是一种对于职业的“爱”和“责任”的教育。教育者不是教育机器,而应是有血有肉、具有个性特点的道德主体。所以如果把德育作为“智育”来对待,仅仅传授道德原则和规范很难想象其教育效果,因为,缺乏人性化的教育最终必定是失败的教育。

新闻推荐

“熊大熊二”带国产动画走世界

出口作品25万分钟,发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