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取材越来越“投机”,经典歌曲“扩写”迷之自信后来你爱过的歌都变电影了

济南时报 2018-05-07 13:58 大字

尽管口碑欠佳,又经历了退票风波,《后来的我们》票房依旧一骑绝尘,上映一周已破11亿元。如此耀眼的成绩,不知道又会吸引多少想要圈钱的人,一头扎进音乐IP改编电影的潮流中。然而,当经典歌曲变成IP电影的一座新金矿,质疑也随之而来:一首歌是否真的能撑起一部电影?

“后来”只是开始,大批都在路上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对于许多人来说,刘若英的《后来》都让他们代入了自己,唱出的是满满的回忆,或是尘封在心底的一段故事。微博上,不少网友在讨论《后来的我们》这部刘若英导演处女作的时候,都发出了类似“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慨,有人更是直接表白,就是为了《后来》这首歌去看电影的。

当曾经无数次叩击你心灵、让你倒唱如流的歌曲,摇身一变成了电影卷土重来,你会不会去看?看来,大多数人还是会为这份情怀买单的。高晓松曾经说过,“所有抚慰过千百万心灵的东西,都有可能在大银幕上跟大家见面”,而音乐恰巧是能够承载记忆且生命力顽强的东西,它便成了电影的热门选择。

接下来,一大波歌曲电影正在赶来的路上,已立项的就包括《明天我要嫁给你了》《你的背包》《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小情歌》《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此外,一个接一个音乐人开始逐梦影视圈,几乎人人都立下宏图大志:任贤齐表示要把《心太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伤心太平洋》一起改编成电影三部曲;方文山宣布将和周杰伦一起把《蒲公英的约定》《爱在西元前》《听见下雨的声音》《说好的幸福呢》《亲爱的那不是爱情》等十部音乐作品拍成网剧……

票房有高有低,口碑都不咋地

事实上,一首歌成为一部电影,这样的例子在之前并不少见。2014年《同桌的你》上映,这部由一首校园民谣发酵而成的电影,以不到3000万元的投资,获得了4.55亿元的票房,成了音乐IP改编电影的领头羊。尴尬的是,它与《后来的我们》一样,都属于高票房低口碑的电影。歌曲容易引发共鸣,但想要表现出一代人的青春却并非轻而易举,面对电影中分手、堕胎这种情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可接受。

2015年《栀子花开》上映,自此娱乐圈老好人何炅的身上加了一个烂片导演的称号。当年最红的“小鲜肉”李易峰主演,蒋劲夫、张云龙、魏大勋等新生代小生做配角,这样的阵容已经让人分不清这部电影的卖点是《栀子花开》的情怀,还是偶像明星的流量了。电影最后以3.7亿票房收尾,虽然口碑差,却让出品方赚了个盆满钵满。

从票房来看《后来的我们》《同桌的你》《栀子花开》都可以称得上成功,但其实还有一些令观众“从来不曾想起,也就谈不上忘记”的音乐IP改编电影,票房、口碑双失利。比如由初次恋爱神曲《爱之初体验》改编的电影《爱之初体验》总票房只有319万,中间还因为档期内新片密集、排片受到挤压等原因临时撤档。《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样是高晓松的作品,同样承载一代人的记忆,这部电影的票房却不尽如人意,被同期并不算强大的《火锅英雄》《我的特工爷爷》所碾压。

套路基本一样,连伤痛都复制

影片质量普遍不佳,也让质疑随之而来——寥寥上百字的一首歌,哪来的自信撑起一部90分钟的电影?

以眼下热映的《后来的我们》为例,观众的大多数差评集中在剧情和台词上,台词是“悲伤逆流成河”的矫情,剧情是PPT式的零碎,故事不能自圆其说。与歌曲给人带来的感动相比,电影版的水准显然不尽如人意。

音乐改编成电影,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只有一份意境,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也导致该类影片的噱头很足,但故事性有所欠缺。因此,在消费完原有音乐的品牌效应后,电影故事必须有所超越才能让观众买单,而非只是单纯地将剧情变为歌词续写,让电影沦为一部加长版MV。

再回头看看这些被选材的歌曲,大多与青春、爱情有很强的勾连,它们共有的语境是怀旧,贩卖的是想象中的青春记忆和逝去时日不可追的唏嘘。所以转化为电影,通常都是一套固定的“打法”——千篇一律的青春爱情伤痛情节。虽然名字不同,但是都已经成为了流水线上的制式产品,面对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青春怀旧浪潮渐退,同质化情节再难让人买账。即便有粉丝乐意去买这种情怀票,但奈何质量不过关,越有情怀的影迷越失望,越失望的影迷吐槽也就越狠。

归根结底,音乐IP改编成电影,固然可以用跨界的方式去传递情绪,但噱头不能长久。好好讲一个故事,特别是讲一个好看、走心的故事,才是观众最在乎的根本所在。 (记者李真)

新闻推荐

让全智能生活不再遥远 ——记西北工业大学脑控研究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脑控研究团队成员在演示脑控技术。  本报记者吕扬文/图  在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谢松云教授团队的实验现场,脑控研究团队向大家演示了只有在科幻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