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学会了如何去爱?刘若英也没有答案

华西都市报 2018-05-04 08:36 大字

剧照海报。

恋爱中最好的时光。

刘若英在导戏。

刘若英。

两人在出租房吃着一份方便面。

后来的我们。

后来的我们终究还是分开了。

2007年,东北男孩林见清和女孩方小晓,相识在归乡的火车上。两人都是怀揣梦想在北京打拼的北漂,性情相投的两人相知相恋。在逼仄混乱的出租房里,两人吃着没有营养的食物,贫穷但开心。林见清的愿望是努力赚钱,给方小晓一个温暖的家。本来两个人可以幸福的生活,但从小缺乏母爱的见清,倒像是个“总也长不大的孩子”。他以为小晓只有住上大房子、在北京过上好日子才幸福,他以为回家乡装成“大款”的样子会有面子,但自尊心却如此轻易地被打击。林见清变得世故、圆滑。他与小晓争吵的次数变多,沉默不语的次数也变多。随着林见清工作的起步,生活条件变好,两人却反而分道扬镳。十年后二人在飞机上再次偶然重逢。由此他们也开始了各自的回望之路。然而生活已经向前走了,林见清已经为人夫,为人父,他们的怀念从痛苦、遗憾走向彻底的告别。

“片中的主角可以是观众自己”

刘若英在《后来的我们》里所讲的爱情故事,一点都不离奇,甚至可以说是很“俗套”。结识,试探,表白,相处,改变,变成了对方想要的样子,对方却也变成了自己不懂的样子。走着走着,就散了。然后怀念,相逢,发现他们再也回不去了。这样的爱情剧情戏码,在现实生活并不少见。而正因为“俗套”,才最让大众共鸣。这也是为什么刘若英在电影交流会的结尾,观众席上响起那首经典的《后来》大合唱,总显得令人感慨万千。刘若英说,“这是一部拍给大家的电影,片中的主角可以是观众自己。”

问题来了,既然如此相爱的人为何会分开?很多人看了这个电影,思考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多角度的。有人说,还是爱得不够而已。也有人说,跟男主角不懂爱,也不会经营爱有关。他觉得,我拼了老命,用我自己认为的最好的方式对你好,你为什么不觉得好?可问题是,作为女方,我不需要你拼命啊,你只需要用我喜欢的方式,给我一点点好就够了。还可以用性格差别来分析,这俩人谈恋爱好像鸡同鸭讲,语言的伤人,带来关系的败坏。

很多人觉得这电影很“作”。如果是炮火连天的大时代,吃都吃不饱,也没有这么多“作”的事儿,也许就老老实实相濡以沫了。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需要大时代的动荡来成全。如果在正常情况下,白流苏绝不是情场高手范柳原的对手,很可能只是被玩玩而已。然而时代带来的战火硝烟,让颓垣断壁之下的范柳原动了真情,决心娶白流苏为妻,成全一段所谓的“倾城之恋”。

但是在和平时代,当相爱的人在大年初一空荡荡的异乡大街上晃荡着,在出租屋里一个人打着游戏另外一个人干瞪眼,随着两人对金钱观念和生活理解的差异,空气中真的有一种东西,在瓦解着脆弱的爱情。

女主角没有错,男主角也很无辜,彼此真诚付出,那问题出在哪里?或许,这其中也没有谁对谁错。非要找到一个“错”,那么“错”在:生活是变化的,或者,“错”在爱情本身——它如此勾人心魄,如此炫目,却也如此脆弱,如此难。

就像刘若英自己说的那样,“在我的电影里面,没有第三者,也没有谁出车祸,谁怀孕或者癌症,我就是希望表达纯粹,两个人的关系,走到了某一个点会突然之间觉得不快乐。因为两个人不会永远都腻在这个房间里,还是要出去面对外面的世界、生活的压力、梦想的破碎,甚至年龄的增长。”人总要走出小世界,看到更大的世界。内心的波涛才得以平息。波涛平息的过程,也是成长或者所谓成熟的过程。

演员出身的导演懂得给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整部电影几乎都是两个主演的戏份。男主角林见清的扮演者井柏然的表演和女主角方小晓的扮演者周冬雨的表演,流畅而真诚。尤其是周冬雨,让人动容的那几场哭戏,让人惊喜地看到她在演技上的再一次蜕变。扮演男主角的井柏然也同样收放自如了不少,时而恣意,时而隐忍,演出了异乡漂泊者的真实状态。两位年轻演员的演绎,也得到刘若英的认可。这两个演员在她看来,有角色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刘若英用黑白和彩色的部分,来加以区隔不同时空的叙事。把过去处理成了彩色,而当下是黑白的刘若英给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见清的游戏里说,如果男孩再也找不到女孩,他的世界就是黑白的。而且她觉得,逝去的才是美好的,闪着光芒的。

不过,说到这里,又一个问题来了:在现实的部分,见清的身份是已婚男,是人夫人父。整个电影从现实回望过去,过于让那个回忆美化,难免令一些人在道德上感到不舒服。但刘若英处理得很节制。一个人到中年的立场,回望青春中,一次次的悸动与碰撞。美好尤为美好,遗憾中,也带着释然。而中年人之间每一个眼神的交汇,不见电光火石,都是不言而喻的暗涌。每一次你觉得暧昧的气氛,到达一定的浓度,男女主人公的行为却总是,或主动或被动的戛然而止。

“田壮壮”承包了风雨飘摇中的港湾

该如何去爱?一部电影,也不可能说就找到了答案。这是一个如此古老又如此新颖的问题,在一代代年轻人心上升起。就算同一个人,也很难就说,自己看清了爱或爱得练习多一点,你就会爱。因为,爱情不同于写作、绘画,不是本领,掌握了就不会荒废了。它会一直是不确定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男女主人公那么相爱相守,多年后两人依然会问彼此:“你爱过我吗?”我们相信这不是导演和编剧矫情,当一个人在爱的漩涡中,就一定会懂那种不安全感,所以有时你不嫌烦地一次次向对方确认,你爱我吗?这也许就是爱情的一个本性。

相比这种爱情的动荡,电影中的副线——亲情,似乎是电影,成了风雨飘摇的心灵之舟的港湾。很多人看了电影反馈,对田壮壮饰演的男主角见清父亲印象深刻。这位老父亲,渴望孩子回家过年,但并不愿意跟赚了钱在北京买房子的儿子一起离开家乡,去过“好日子”。他斥责儿子:“那是你的好日子,不是我的。难道有钱就能安排别人的生活啊?”

虽然电影《后来的我们》跟歌曲《后来》有名字重合,但电影并不是那首歌的简单延伸。电影故事来源于刘若英的一篇叫《过年,回家》的小说。在这个小说中,一对青年男女到大城市去工作,每年他们要回老家的时候,两个人的情感状态都会有所不同。正如影片中井柏然与周冬雨的关系,他们“有时候是朋友,有时候是情侣,有时候在吵架,有时候在热恋,有时候两个人已经分手了,但通常我们回家也会报喜不报忧,还装着没事回去。”

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显然也有这种惯性。田壮壮饰演的父亲与女主角方小晓关系深厚,虽然对方没有成为自己的儿媳妇,但他写信给对方,“做父母的,你们和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像我老了,眼睛瞎了,见清也总说我什么都不懂,那年在火车站,我还以为我握住的是你的手,却发现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俩走不到一块,我们也会是一家人,小晓,好好吃饭,累了就回家。”

爱情的物是人非,亲情或者情义却如此坚如磐石。让人感到凄凉,但又感到安慰。举手投足是不经意的平淡,却在平淡中沉淀出生活最令人动容的一面来。这或许是令观众“泪崩”的主要原因。

年华似水 刘若英依然文艺范儿

在《后来的我们》的彩蛋环节,刘若英安排了真实的人物,写下来自己对爱的抱歉。很多观众看完这个电影,唏嘘感慨自己,流下心情复杂的泪水。这些观众是把这个电影当成自己情感发泄的一个渠道,用电影的故事来浇自己心中块垒。

然而,把群众逗哭,并不高级。只能算是完成电影的初级功能。一部电影要赢得在艺术上的尊重,还应该有更高级的品质,比如场面的调度,光影的运用,人物的表演,以及足够的内容延展度、丰富度。爱情片不是不能只是让人看到谈恋爱的甜蜜与烦恼,还要让人从中看到人性的不可捉摸,孤独的不可让渡,爱情本身有凌驾于真心人之上的独立逻辑,从而启发人意识到,在真诚表达爱的同时,不要因为所谓的痴爱而失去自我,把爱变成辖制人自身的虚假偶像。更高级些的爱情片,还应该看到社会的变迁,大时代与小人物的互文与呼应关系。比如像《甜蜜蜜》、《英国病人》那样的爱情片,让人从中可以嗅到时代、历史的气息。哪怕像《爱在日落黄昏时》那种纯爱情片,男女主角看似一直在电影里只是谈恋爱,但其实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爱的独立逻辑在运作,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在时间里人的变化。

在这些方面,刘若英有所表现,比如对父爱亲情的刻画,对北漂青年在异乡为理想打拼,以及没有用第三者或者堕胎等烂俗套路,这些都是亮点。让整个电影散发出浓浓的文艺气息。东北的雪景,冬天的火车,显得温情而浪漫。事实上,有人将《后来的我们》与陈可辛导演,黎明、张曼玉多年前主演的《甜蜜蜜》相比。但也不难看出,同样都是一对男女在异乡为理想打拼、互相扶持、相爱而后来分开,但《后来的我们》在内容的容量上显得较为单薄。对电影技艺有所要求的人,难免会觉得技艺显得稚嫩。

刘若英与张艾嘉关系很好。她喊她“张姐”,视张艾嘉为师傅。两人都对情感有细腻的感知。但不得不说,在电影导演功力上,比起张艾嘉,这位被她尊敬的“张姐”张艾嘉,刘若英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考虑到是刚刚当导演,做到如此已经不错了。比起直接去拍电影来表达自己的演员,行动力和敏锐度是值得赞赏的。

15年前的《似水年华》中那个台湾来的“英”,更早的《少女小渔》里的小渔,刘若英好像一直是情感咖的代言人。在即将迎来知天命的年纪里,她用这部电影为自己的半生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一度被称为“干物女”,影视作品里的“结婚狂”,世人眼中的“大龄剩女”,自己也曾说过:“我可能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但她兜兜转转,终于迎来了可以宣布“我结婚了”的时刻。从演员到导演,从“大龄剩女”到幸福的妻子、母亲,刘若英还是刘若英。可贵的是,结婚后的刘若英虽然减少了工作量,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灵魂生长,她读书,写作,现在甚至拍起了电影。她说:“幸福不可以依赖在另一个人身上,即便你结婚了,有一个伴侣,你也不能把你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问题。”有这样的见识度,并且对爱情、生活依然有如此敏锐的感受和表达力。这,或许就是将文艺进行到底的刘若英,最大的魅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新闻推荐

《犬之岛》观后有感

  师铤  《犬之岛》终于上映了。  作为导演韦斯安德森(后文简称韦氏,我知道安氏比韦氏更准确,但这是将错就错的遵循影迷惯例)的脑残粉,我简直是掰着手指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