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造假进入互联网时代?

新安晚报 2018-05-02 10:40 大字

此次“退票异常事件”,究竟是电影《后来的我们》的哪个利益相关方所为,目前还难以作出结论。这不是某个相关方进行一番自查就能厘清的,而是涉及到出品方、发行方、网络售票平台、院线、影院等电影产业全系统的一次疑似造假事件,最终结果仍需等待国家电影局深入调查后的结论。

和以往的“偷票房”“买票房”“幽灵场”甚至“粉丝锁场”等形式不同,此次票房造假事件是有人利用了电商票务平台的退改签机制,仅用极低的成本就达到了提升预售数据并最终影响排片的效果。换句话说,以前的票房造假多多少少还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真实购票的,而这一次,一买一退,票款仅仅在电商平台上打了个转,就回到了造假者的腰包。难怪业内称之为“互联网造假”。这样的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彻查和严惩,必将引发效仿,并严重干扰正常的电影发行秩序。

院线和影院,在此次事件中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以往常常被“跪求排片”的影院经理们,在强大的电商平台面前俨然成了弱势的一方。有数据显示,2018春节档有90%的观众是线上购票。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现金流和客户数据被电商平台把控。不仅仅是售票,影院在排片上也一直以电商平台的数据作为参考。也正是因为这种现状,才给此次“退票异常事件”的造假者钻了空子。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产业既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新问题。此次事件就暴露出电商票务平台对电影行业潜在的垄断,尤其是当制片方、发行方、票务平台三位一体时,就有可能产生不公平竞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给管理部门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最后说回到电影《后来的我们》,其实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该片的完成度很高,也确实吸引了大量的真实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不少观众被影片中真实的北漂生活触动。可以说,即使没有“异常退票”这种操作,影片在“五一档”也有很大可能成为赢家。但如果真的有影片相关利益方参与了此次票房造假事件,那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时无论影片的真实票房和口碑如何,人们记住的只会是“造假”这个难以抹去的污点。这对所有参与影片的创作者来说,才真的是最大的不公平。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远大前程》争议中收官,“半个娱乐圈”老戏骨也无法拯救的“烂尾”?

“准备。上膛。瞄准。行刑。”没有缓冲和回转,枪声爆裂而起,关于洪三的一切似乎都已终结。4月29日,《远大前程》收官,这部开播之初便引发“油腻男”争议的大剧在落幕之时再度掀起舆论狂潮,这一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