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女性沦为生育奴隶,第二季更黑暗残暴

2018-04-28 22:31 大字

4月25日,《使女的故事》第二季高水准回归,与火爆的《西部世界》第二季展开同场厮杀。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The Handmaid’s Tale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势头,烂番茄35连鲜开局,新鲜度100%。

播出两集,豆瓣评分高至9.6。

第二季从原来的10集扩充到13集,首播当天放出两集,剩下的之后一周一集,于周三播出。

前两集的资源一出来,毒药君就迫不及待地看了。

简单回顾下上一季的结尾。

女主琼怀上了名义上是大主教的,其实是主教司机尼克同时是“眼目”(基列共和国特工)的孩子。

当所有人期待新生命到来之际,琼被押上了尼克叫来的一辆神秘的车里,不知是通往自由还是更深的囚笼。

▲第一季最后一幕,女主琼被带到神秘的车里

(做好心理准备,下面有严重剧透)

第二季第一集,琼在车里,惴惴不安。

从车里出来,琼发现,“守护者”押送她来的是一个绞刑场,身边全都是第一季里反对处决珍妮的使女。

琼和其他使女都被套上了绞刑索,只待一声令下,她们便要去见上帝了。

这一刻,使女们算是真正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甚至有使女吓得失禁。

但是,“武装者”拉下阀门后,使女们却没有感受到疼痛,双脚还着地了。

使女们还没来得摆脱刚刚的惊惧情绪,丽迪亚嬷嬷出现。

原来,这是一次对反抗使女们的惩罚,以生命作为威胁,让使女们彻底顺从屈服。

极权暴力之下,每个人要做的只是服从权威、执行命令,任何质疑和反抗换来的只有惩罚。

使女们被带回了红色感化中心,丽迪亚嬷嬷一边洗脑,一边惩罚她们在雨中集体拿着石头跪着。

肉体和精神折磨同时进行。

丽迪亚嬷嬷得知琼怀孕,对她进行劝导,想让琼好好地生下孩子,但是琼不屑一顾。

姜还是老的辣。

作为感化中心的负责人之一,丽迪亚嬷嬷知道怎么让这些使女听话,沦为完完全全的“行走的子宫”。

就像第一季里 ,管教嬷嬷对不听话的珍妮使用电击,作为处罚摘掉她的一只眼睛,逼迫珍妮讲述她被轮奸的经历,并且让其它使女集体指责攻击她。

珍妮听话了,但也成了疯子。

管教嬷嬷从身体到精神,一点点地摧垮她们,使女们最终成为温水里的青蛙,麻木度日,她们践行着扭曲的制度章程,成为被奴化的族群。

第一季里琼有一段独白:

“当他们屠杀议会时,我们没有觉醒;当他们声讨恐怖分子,终止宪法,我们也没有觉醒。”

这段独白让人想到马丁·尼莫拉铭刻在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的忏悔诗:

当纳粹来抓共产主义者的时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共产主义者;当他们囚禁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时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者;当他们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替我说话了。”

此时的琼愈发清楚地意识到,正是因为之前一直保持沉默,不敢反抗,事态才会发展这种地步。

丽迪亚嬷嬷带琼去了一间囚室,在看到怀孕使女因反抗被铁链锁起来的场景后,为了不失去仅剩的一点自由,为了能与女儿相聚,琼佯装顺从。

因为在珍妮事件的反抗行为,除了琼因为怀孕而受到保护,其他使女必须接受处罚,将自己那只松开石头的手放在火上炙烤。

接着,琼去医院接受孕期检查,发现有人帮助她逃跑。

琼在她的靴子里,找到了一把钥匙。

琼开始逃跑,她上了一辆准备好的冷冻车。

琼看着这些晃荡的冷冻生肉,充满了不安,她不知道前方是有预谋的陷阱,还是即将到来的自由,但现在的她已经没有选择。

片中的这个场景颇有意味,这些任人宰杀的猪羊,何曾不是琼还有其它使女的写照?

直到琼来到安全屋,看到门后的人,心里的那块石头算是落下了,帮助她逃跑的原来是尼克。

尼克告诉她:之后会有人来接她的,但她得除去使女的装扮。

琼烧掉使女的衣服,剪掉长发,用剪刀将耳朵上的使女标志硬生生地剜下来,哪怕鲜血如注,痛彻心扉。

那是琼作为使女的符号,记录了她被压迫的历史,也见证她的懦弱和忍让。

这一刻,她不想再让步了,她要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在无边的黑暗中,争取一点点光明。

她,自由了。

第二集围绕着琼的逃亡展开,

开始展现第一季里屡次提到的殖民地全貌,

大量刻画了使女艾米莉以前的生活,她可能会是带领殖民地女性反抗的关键性人物,

第一季中的疯子珍妮也被遣送到殖民地,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又成为反抗的导火索。

从这些端倪看来,第二季,主创团队野心勃勃,展现的场景会更加惨无人道。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讲琼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的反抗,而将背景扩大到整个殖民地,并且将视线分散到与琼关系密切的其他角色上,比如第一季中以为被枪毙的琼的丈夫卢克,逃出感化中心的琼的挚友莫伊拉,还有上文提到的艾米莉。

对于这部剧,毒药君会继续追下去。

《使女的故事》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80年代写的同名小说。

30年前,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它被很多人归为科幻一类,因为没有人敢把这个书中描述的极权社会与现实社会对应。

▲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第一季中客串了管教嬷嬷

但是阿特伍德一针见血指出,我这本书中没有一个细节人类历史不曾发生过的。

她不喜欢空穴来风的虚构。

我的书里没有虚构的物品、虚构的法律、虚构的暴行。

书中描述的使女,灵感来自臭名昭著的纳粹。

1935年的德国,正值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当权,在经济危机的内患之下,政府又实施政治独裁、军事扩张、种族歧视等一系列动荡举措,导致德国出生率急剧下降。

于是,纳粹政府绑架大量金发碧眼德国女孩,作为行走的子宫,强迫其为军官生孩子,以达血统纯正、种族优生的目的,这便是“生命之泉”项目。

▲“生命之泉”选中的少女

令人印象深刻的“受精仪式”在历史上也有据可考。

中世界的欧洲教会,出于禁欲主义的考虑,将人的生理本能宗教化,特制一种宽松袍子供教士与女性交合,但身体其他部分不产生任何接触。

片中琼被强迫做了割礼手术,这种情景在ISIS世界以及非洲大部分地区也广泛存在。

由雪瑞·霍尔曼执导的呼吁女性解放的电影《沙漠之花》,就改编自索马里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莉亚·科贝德饰)幼年被割礼的真实故事。

即使是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女性接受着惨无人道的割礼。

▲《沙漠之花》剧照

在《使女的故事》中使女特制的红色袍子,对应的也是目前伊朗女性的穿着现状。只不过她们的颜色是更加压抑沉闷的黑色。

自传式动画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以主人公玛嘉在伊斯兰教革命前后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向我们展现了革命后伊朗对妇女严苛的限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女性身上黑色的袍子。

▲《我在伊朗长大》剧照

看到当今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现状,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很多跟《使女的故事》一样的让人细思恐极的情节。

历史不总是进步的,随时都可能倒退回去,而历史也许又是未来。

不要以为《使女的世界》离我们很远,不过是过去几十年发生过的事,它更像当家那些对女性歧视和压迫的大合集。

而这部剧真正的恐怖和压抑,正是在于它有生活和现实所带来的真实感。

近期热点

新闻推荐

杜比视界版《泰坦尼克号》北影节放映,12秒售罄见中国影响力?

由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经典爱情片《泰坦尼克号》于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4月15日-4月22日)以杜比视界(DolbyVision)3D格式在指定杜比影院(DolbyCinema)放映。电影《泰坦尼克号》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