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界最后一位大佬的作品,为何令人欲罢不能?

2018-04-22 14:49 大字

本文发于香港电影公号;

文:房事勤。

今天是香港电影界最具港味,又兼具融合的大佬

——杜琪峰,杜Sir的生日!

一转眼,杜Sir也已63岁。当我们谈到杜琪峰,总是绕不开,与他融为一体的另一个名字——银河映像。

从现象来看,杜琪峰的做法是:先拍一部叫座的,再拍一部叫好的,同时支持若干实验作品。

但从背后逻辑来看,银河映像的成功,是因为他直接回答时代抛给他的命题,而不是什么“自我”、“个性”、“态度”。

品牌从不能从只看现象,背后的逻辑结构才是关键。

简单的说,他一直在[作答社会]。

一切从九七谈起

1992年,也就是《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八年之后,杜琪峰跟周星驰拍了《审死官》,周星驰的霸王作风没吓坏这个在TVB从基层做起的导演,但是让他陷入了深思:自己跟大咖拍戏能获得什么?我在这干嘛啊!

动了独立心之后,1997年,杜琪峰就合伙创办了银河映像,出品了《一个字头的诞生》、《黑社会》、《暗战》、《PTU》、《柔道龙虎榜》、《毒战》这些港片迷念兹在兹的好电影。

97前,港人自视浮萍,见面聊天开场白:移民去哪?而杜琪峰的很多电影也直接对这命题作答,最明显不过的就是刘青云和吴镇宇演的《一个字头的诞生》,抛开张牙舞爪的拍摄手法以及晃倒一大片的广角镜不谈,《一》的核心命题就是:去哪不重要,你想干嘛才重要。

(又重温了《一个字头的诞生》,前半段主角去了湛江结果死在运钞车边上,后半段主角去了台湾面目全非捡回半条命但是当了老大开了堂口,不知是否寓意着杜生内心的选择,但在《银河映像,难以想象》一书中,编剧韦家辉表示并非如此。)

这算是银河映像最早的[作答社会],一个耳光响亮的答案。

恕我黑社会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公民[作答社会]永远比[社会出题]慢了半拍,但最可悲的是有的人压根不答题。

后来你也看到,许多北上的电影工作室逮着题材热门就拍,例如北漂热门就拍北漂,主题永远是“有人走有人留,留下来的会出头”,这也算一个人对北漂的思考?这是官府文宣吧,共同建设美好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

但杜琪峰没有,银河映像也没有,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一拳接一拳的实验性的电影。

银河映像也肯定知道这样的片子票房上没可能跳起来,要知道当年香港电影市场大缩水,这部片的当地票房也就三百来万,但在实验创作上具有绝对的突破意义,因此也被当年的各大影展邀请。

人家这笔账算的清楚:这部片的成本也不高,后来杜琪峰也一直延续这种奇兵突袭的拍摄方法,例如99年底公映的《枪火》从头到尾就用了十九天,而且拿下金马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

难道“走地下路线”就是银河映像的早期发家史?别逗了,他又不是贾樟柯,何况电影生态又不只是票房。

除了《一》,还有反煽情反英雄主义的《非常突然》,将个人身份问题放大成惊悚血腥的《恐怖鸡》,都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直接回应,更是对银河映像品牌自身的作答:咱们刚出道,如果不想以后沦落成一个只会制作烂片赚点快钱最后被人低价收购的小破公司,最好就从一开始就长点志气。

因为[作答社会],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这可是娱乐片,拜托你严肃点

谁是香港的文艺导演,王家卫许鞍华?

谁是香港的商业抢钱导演,王晶?

谁是香港的反骨实验导演,陈果?

但是杜琪峰,真有点说不上来,只能说“有料”,但这个答案比哪一个都有力量。

2000年,在[作答社会]的路上,杜琪峰越走越底气足,我不是指他的那些思考类电影,而是说《孤男寡女》这样的商业片,包括他后来的《瘦身男女》和《龙凤斗》,凑成三部曲。你再回去看这些电影,你会发现他都细节中融入很多自己的想法,最成功的可谓《瘦身男女》,这部片子在叙述和在影像上,都力压同期的那些闹哄哄的闹剧。

《向左走向右走》对几米的改变在风格上可谓大刀阔斧活生生成了一部典型的轻喜剧,但是金城武和梁咏琪的你来我往擦身而过,被他拍得很机智而不是很煽情。

2013年在内地上映的《盲探》,都在桥段上花足了功夫,例如刘德华演的盲探幻想出十几个受害人,与之对话,这跟08年的《神探》在多重人格直接呈现的拍法,妙得一模一样。

这依旧是在作答社会:既然想拍一部赚钱的,能不能拍得更有趣。

那么,拍一部有思考的,能不能很娱乐?《大只佬》跟佛聊天,同时也有一大堆类型娱乐片必备的元素。

再等两年,等银河映像品牌高亮后,他的实验电影也自动成了娱乐的一部分,这就是品牌成长之后的美妙果实,后面的江湖片哪怕显得重复又如何?我看起来都特别娱乐,连我这观众都无所谓商业还是艺术了。

哪怕你走马观花式的看完这些电影,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文雀》里那场雨中伞战

俊俏的音乐,加上舞台剧式的站位

《复仇》里的杀手烹饪

杜琪峰很喜欢把杀人和吃饭放在一起

迷宫式构图

《文雀》

《以和为贵》

黑上瘾了

《毒战》

黑上瘾了

《以和为贵》

《一个字头的诞生》

仪式感带社会历史感的场景设计

《黑社会》

仪式感带荒诞的场景设计

《PTU》

仪式感的场景设计

《意外》

郑保瑞执导

仪式感还带点情调场景设计

《柔道龙虎榜》

如果你要问我哪一部集大成者,我肯定推荐《神探》,一来是个人偏喜阴冷,二来是那里面的惊喜太多了。

七个人格,七个鬼

越直接演绎空间越大,其实越难处理

眼花缭乱的[镜枪战]在《暗花》里也出现过

人的视角已经很复杂了,还要加上鬼的视角

看似疯狂实在非常讲逻辑的台词

当然,少不了合作最愉快也最出彩的刘青云。

《放逐》里的丛林枪战,都延续了《枪火》最初的火药趣味,哪一部更卖?其实银河印象这个牌子到了这个份上,基本上都有一群拥趸,不愁跌穿底价。

硬要问?还拿《夺命金》这样疏远观众但[作答金融社会]的作品说事,那我就不妨借崔健的话说:这不是横向市场,这是纵向市场,放眼量,以后会越来越值。

一个品牌办事,必须有偏执之处,你能计算的其实不多,在你不能计算的地方,放手一搏直面回应是你唯一选择。

港片死了?那就再复活呗。

如果说港片死了是一个命题,那我还真看不出来哪儿死了。

港片精神是什么?

难道是坚持某种理想主义吗?

不少人以为香港精神是一种怀旧

too young too naive

少来!陈果用极少的成本拍了《香港制造》,王家卫没拍完《东邪西毒》就先拍了《东成西就》赚了盆满钵满,再回过头去折腾张国荣。你别告诉我这是理想主义,这是最精明最市侩的生存主义,也是历经英治自治党治之后,保留下来的那份机灵劲儿。早期香港电影没法申请公共场合拍戏,只好弄假成真硬上,据说《古惑仔》拍摄时,警察看到陈小春拿刀砍人于是立马拔枪,当时把山鸡吓傻了。

香港电影人比我们都懂这些,而早就北上融资的电影人也没有像我们想的那样“被制度束缚”了,他们可精呢,你去看看《毒战》就知道了,以往大陆的警匪片,警察怎么会全军覆没?这背后依旧是生意,你去看看《毒战》背后的发行方就知道了。更不用说刘德华扶植宁浩这样的资金逆流的故事了。

只有懂得现实的残酷,才能跟我谈理想的美好。如果你指着一口血跟我说看理想多美,那我就告诉你《毒战》是一个北上香港导演做出的最好回答。

生意而已,没什么不妥。这才是[作答社会] ,这才是北上拍片的香港导演的境况,不信你看徐克。

很多人都说广癫局是银河映像的死敌,我倒不觉得,虽然众所周知“杜琪峰的电影永远有两个结局”。当年同是香港导演的尔冬升当年说起《新宿事件》:“这部电影也许大家没法在电影院里看到的,但也只是电影院而已”。

嘿。只是。

但一个有脑的人,是不会对自己的聪明持乐观心态的:在《黑社会2》里,他借大陆演员尤勇之口说“这是我们的政策”。

看来杜琪峰不无担忧,这是对时代命题的又一个侧面作答。

偏偏不是你想的那样

总是会有消息说《黑社会3》要开拍了,我很期待,上映我不期待,很可能杜琪峰自己也知道不可能,那何必呢?

心如明镜照谁去?照自己及身后一切神魔鬼怪,回过头放枪,准。

很多人说银河映像这个品牌的生存模式是“先叫好再叫座”,这肯定是错,持这种主张的肯定是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哭喊着艺术向生活妥协了之类的低能论调。

你说《毒战》,票房在同期来说是不错的,但同时也是那类非娱乐型的电影,这怎么解释?

这才是银河映像这个品牌成长的关键营养:不要去分生意与创意,一旦这样分你就会陷入僵局,然后拍鉴X大业去了。

当你挺身而出[作答社会],答案才会出乎意料。

反正到头来,你只能被人潮汹涌推着走,那就硬挺着肩膀,跟周围的人使劲儿摩擦,盼着火花。

最后,银河映像的电影往往原声带也很棒。

推荐这张《Sparrow》

两个法国人做出了明朝市井的幽默旋律

最后祝我们香港电影界最后一个大佬,

生日快乐!

新闻推荐

《雾都神探之绝情箭》 首映式将在永川举行

由唐亚影视文化(重庆)有限公司、北京唐亚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在永川松溉古镇开机拍摄的悬疑探案题材电影《雾都神探之绝情箭》近日发布一组概念先行海报,宣布影片将于今年上半年登陆银幕,正式与观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