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写《远大前程》献给上海
陈思诚
上一次采访陈思诚是《唐人街探案2》票房破33亿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记者第二次见到了陈思诚。这一次陈导演变成了陈监制,出现在了电视剧《远大前程》的发布会后台。“我不觉得电影比电视剧高级,这就好像诗歌和小说的差别。”很多人说,做了电影的导演很难回头再做电视剧,但陈思诚却是个特例。
专访的时间约定在晚上八点,这时的陈思诚已经在发布会结束后接受了六、七家媒体的采访,显得有些疲惫。但谈起《远大前程》时,陈思诚眼中依然充满着期待,他说,当年创作完《北京爱情故事》就决定要将下一个作品献给“上海”,“16岁从沈阳老家来到上海,那座城市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感触。”
喜欢上海的老弄堂
《远大前程》讲述了一个以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陈思诚饰演的男主角洪三元从小城市苏州来到上海,一心要谋个远大前程。陈思诚评价说,洪三元像个打了鸡血的热血小青年,在跌跌撞撞中认清自己的需求,走到了一条光明大道上,这样的评价着实和十几年前的陈思诚本人有相似的地方。
陈思诚出生在辽宁沈阳,16岁时来到上海。陈思诚说,除了老家之外,北京和上海是迄今为止和他最息息相关的两座城市,对于北京,陈思诚创作了《北京爱情故事》,而《远大前程》则是他献给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礼物”。
“上海这座城市给了我太多感触,我喜欢上海的老弄堂、老房子,向往民国时期的上海,所以在我创作完《北京爱情故事》之后,就决定第二个作品应该献给上海,于是就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献给民国时期的上海……”
做编剧最孤独,当演员最享受
《远大前程》是陈思诚创作的几部作品中,唯一一部剧本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开机的。那时候,白天拍、晚上写,陈思诚自己都觉得把自己逼得太紧了,未来不会再这么做。
除了编剧、主演,陈思诚还是《远大前程》的监制,在这三个身份中,陈思诚坦言编剧是最难、最孤独的一个创作过程,而演员对于他来说是最轻松的,“表演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创作《远大前程》的确很难,故事中数得上名字的人物至少四五十人,“如何把这些任务有机地架构起来,又能充分体现每一个人物的性格,这是最难的地方。”这个时候,陈思诚演员的功底就派上了用场,“我可以在写剧本的时候走进各种角色,在写这部时就会把自己设想成剧本中的每一个角色,甚至在写女人时就把自己设想成女人。”
《远大前程》投资超过3.5亿,但陈思诚却说所有演员的片酬都很低,“服装、化妆、道具、制景……我们把钱大部分用在了制作上,以前很多人觉得年代戏粗制滥造,我们这一次希望能改变大家对年代戏固有的不好认知,我们很多景都是搭建出来的、很多衣服都是特地制作的,我追求年代戏的质感,包括群演动辄八百人、一千人,那时候的上海是‘东方巴黎\’,是各个方面都非常发达的城市,作为创作最重要的是不计成本看到最真实那个时代的故事。”
在陈思诚看来,优秀演员的片酬大多都是弹性的,演员们会因为作品、角色、制作而降价出演,这次《远大前程》中撑起上海滩风云的老戏骨们就给足了陈思诚面子,“第一是剧本、第二是对我们团队的信任,这两点让我向他们发出邀约的时候,大家都降价出演欣然应允。”谈起用不算高的片酬邀请到的老戏骨艺术家们,陈思诚无比真诚地致谢。
电视剧要做好比电影更难
同样是讲述民国时期小人物成长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上海,《远大前程》刚一开播,就有人将其与《上海滩》相比较。这类题材的作品其实并不算少,但陈思诚恰恰只看过《上海滩》一部,创作《远大前程》多少也有些弥补这一题材类型市场稀缺的想法。
但陈思诚也并不介意观众将《远大前程》和《上海滩》相比较,他开玩笑说“发哥(周润发)当年多帅,围巾、礼帽,我们哪有发哥的许文强帅,完全不一样。”陈思诚笔下的洪三元是个“痞气很足”的人物,他笑称洪三元完全不及许文强“高富帅”,“他是个草根形象,但他心里住着高富帅,最后走向了光明大道。”
在很多人看来,做过电影的导演绝不会回头再去做电视剧,这不仅仅是大银幕和小荧幕的差别,还因为电视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不能和电影比较,但在《唐人街探案1》大获成功之后,陈思诚却选择回头拍了这部电视剧《远大前程》。“我不觉得电影比电视剧高级,也从来不会用艺术表达形式来评价艺术高低,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就像是诗歌、散文和小说,因为叙事体量不同而要求不同。电视剧更像是长篇小说,更宏大,想做好更难。”
(杨光)
新闻推荐
为了全心全意陪伴太太方媛及女儿的郭富城,从去年12月开始至今已经休息了足足4个多月,这段时间,他专注于家庭,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家中与太太一起带女儿。港媒都感叹,郭富城这个娱乐圈浪子终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