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哭惨的电影,五星不足以表达我对它的热爱

2018-04-05 15:52 大字

了不起!

《头号玩家》这几天的票房一直保持着强劲势头,一天一个亿。电影中多达200余个彩蛋,更是成为无数影迷、游戏迷、漫画迷乃至电影迷的嘉年华。

而这,是已经72岁高龄的斯皮尔伯格的新片

这么多年下来,他的童心依在,想象力也从未间断,连他的同辈人谢飞导演也自愧不如。

有网友看完后就表示,同样是想和年轻人拉近距离,别人老了还能拍出集话题性与情怀于一体的优秀商业片,而我们的导演老了,却只能靠烂片为生。

什么?没听过?

我说这是顾长卫的新片,你信吗?

好了,不扯这些没用的,说多了丢人,还是把焦点放回斯皮尔伯格身上吧。

其实回顾这位国际大导的作品列表,你会发现没有什么题材是他驾驭不了的。无论是谍战片、艺术片、战争片还是科幻片,没有他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在众多题材里,其实现在我更喜欢看的还是他的艺术片。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就是他在该领域制作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

在写这篇推送前,我还刻意找来原声听了一遍,还没听完,当初那份强烈的情感再次涌上心头。

而当我看到评论区那句“救人一命,如救苍生”时,那份苍凉和悲壮再次萦绕着我,让我久久无法释怀。

豆瓣上,这部作品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最受欢迎列表中位列榜首

老外对该作的评价同样不低。

记得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看完电影后,也强烈向国民安利本片。

对我来说,这部作品不管回顾多少次,也是看一次泪目一次。

没办法,里面的很多点都是自然流露,动之以情,很难不被触动。

《辛德勒名单》的基调是悲伤而沉重的,影片主要采用黑白影像,既带有厚重的历史感,同时也与犹太人当时的遭遇不谋而合。

电影说的是二战期间,一位名叫奥斯卡·辛德勒的德国投机商人,为了发不义之财辗转波兰。在当地,他收编了一些遭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为自己工作。

刚开始,他的确因此赚了不少钱,然而随着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愈发严重,辛德勒在亲眼见识到犹太人正在经历的残酷命运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帮助他们,辛德勒在集中营中建立工厂,让一些犹太人在工厂里以替自己打工为由,得到暂时庇护。

战争后期,为了让尽可能多的犹太人存活下来,他甚至不惜倾家荡产通过贿赂军官,用钱买人头,最终救出了部分犹太人,使其避开了在集中营被灭绝的悲剧。

遗憾的是,因为身为纳粹党员的缘故,战后,辛德勒过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影片并没有讲述他之后的生活详貌,而是停留在他最美的瞬间——被幸存犹太人缅怀的时刻。

据说,当年斯皮尔伯格本人对于要不要亲自拍这部电影着实纠结了一番。因为本身带有犹太人血统,他担心如果影片交由自己来拍,会缺乏公正与客观。

斯科塞斯、比利·怀尔德、波兰斯基相继婉拒后,这部影片的拍摄权最终才落到斯皮尔伯格的手里。

毫无疑问,《辛德勒名单》里的摄影是经典的。里面最出名的一个场景就是那位红衣小女孩的出现。

与周围的黑白影调相比,小女孩身上那身不合时宜的红装,与彼时犹太人被赶往集中营的沉重主题实际上是完全背离的。

而接下来,在躲避纳粹追捕的过程中,女孩的衣服颜色变得和影调统一,回归黑白。

这里,导演似乎是在暗示,她和众多逃离的犹太人没什么区别,等待他们的只有两个结局:要么成功幸存,要么被复查的党卫军给乱枪打死。

果然,随后的剧情显示,这个女孩已经死亡。

这里,红色不再表示希望和喜庆,而成为无望的残忍和血色恐怖象征

除了出色的镜头寓意,影片还有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历史上集中营环境的忠实呈现

在这片人间地狱中,犹太人遭遇了种种非人对待,这些场景的呈现,无不表达了导演对于纳粹兽行的愤怒。

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拍广场上让裸体犹太女人跑步那场戏时,拒绝出现在现场。而在探访当年的集中营旧址时,他也几度伤心到落泪。

一个有良知的人,当亲眼重演一遍历史,内心多少会有负罪感和歉疚感。

在他拍摄的几段相关场景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被错误运送到奥斯维辛的女囚,发现天空中下的是骨灰雨。那种荒诞却恐怖的情景,惊悚程度不亚于一部恐怖片。

真实的恐怖不来自虚构,从来都来自于现实

什么最恐怖?人啊。

到底是什么驱使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打着某类价值观的名义,去有计划的剥夺别人的生存权?

在众多纳粹战犯的供词中,他们都略过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道德层面的问题,而仅仅拿命令当幌子。

这不禁让我想起是枝裕和新片《第三度嫌疑人》中三隅的那句“有些人,根本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与此同时,作为一部带有较高思想内涵的作品,《辛德勒名单》也没有完全把纳粹份子通通刻画成衣冠禽兽。其中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纳粹军官阿蒙·葛斯,正是这样一个极具矛盾性的人物。

就像辛德勒对助手所说的那样,战争吞噬人心,如果不是因为战事,葛斯未必就是坏人

关于葛斯,在前期,影片对其凶暴冷酷的一面展示得非常直接。

看见有人偷工减料,或者出工不出活,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就地正法。

对于“生命”二字,在纳粹理论的洗脑下,他压根就没了概念。

更何况,犹太人在他眼里就不是什么生命。

是货物。不光他这么说,这是纳粹人的共识。

葛斯是那种喜欢把事情做绝的一类人。不管对错,只要我想让你死,那你就得死。

不要问我原因,大爷高兴。

也正因为这样,枪膛卡壳时,那一声声毫不犹豫的扳机脆响听起来才格外令人绝望。

但即便如此,斯皮尔伯格仍旧赋予了这个人物一些人性。

通过和辛德勒的交谈,葛斯认识到,真正的权力不是胡作非为,而是你能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得饶人处且饶人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场戏中,他在以往的行事作风和辛德勒的影响下,开始产生摇摆——

对于没将浴缸擦洗干净的犹太佣人,到底是一枪毙命还是选择原谅。刚开始,他选择放对手一马。

但过往的本性和强烈的自尊,让他不允许自己对犹太人宽容。

连续两次空枪后,他最终还是选择打死了这名男孩。

除了这一场戏,有关葛斯人性挣扎的另一个证据,来源于他与犹太女佣之间的暧昧。

尽管私底下,葛斯向辛德勒坦率表示自己喜欢对方,但种族观念根深蒂固的他,很难放下成见去坦诚以待。时代不允许,他的自尊也不允许。

于是剩下的,就只有欺凌。

集中营里的新婚夫妇在甜蜜热吻,而留给葛斯和女佣的,则是暴力。

这种畸形的爱,是他无法言说的秘密。但至少,这证明他还有珍惜之物,尽管,它对女方而言是份恐怖的负担。

作为《辛德勒名单》的主角,在表现这个人物时,对比现实,其实多少也不难看出一些美化的痕迹。

而透过“真实”的辛德勒,我们也能更加洞彻人性的矛盾和复杂。

无论如何,那1100位犹太人终究是被他给救了下来。只不过没影片中那么戏剧化罢了。

辛德勒曾说过,“我觉得犹太民族正在遭到毁灭。我对此别无选择,必须帮助他们。

尽管从整体上来看,人性的自私和麻木仍将是一个长期无法被解决的问题,但人类的希望不也正是寄存在类似辛德勒这样的人物身上吗?

在黑暗的年代,真理往往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

无论何时,他们的存在让人类不至于完全堕落。

那份黑纸白字的名单,是一份对人类延续下去的祝福。但愿这样的善,能一直被流传下去。

近期热点

新闻推荐

清明,重温绿叶与根的情感

盛玉雷中国人历来讲究慎终追远,清明节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从而找到当代人的心灵原乡。在南京码头,首场长江集体公祭如期举行,滔滔江水寄托无尽哀思;在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