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印度也学“孟母三迁” 中途却成偷梁换柱
世界第一大电影生产国——印度又拍了一部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教育片,但这部电影的内核却十分西式化。《起跑线》浅层次看是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印度阶级固化严重的问题。在电影中,浅层次的择校记最终有了结果,但阶级固化的问题,即使是做了理想化处理的电影也没有给出任何答案。
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也出现了较过去更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主角夫妇拉吉和米塔就是一对从普通人发家的中产阶级夫妇。全世界的中产阶级好像都患有焦虑症:房子、车子、孩子、养老、医疗……所有琐碎的生活问题都是中产阶级焦虑的来源——这和贫困人民的焦虑感还不一样,中产阶级对生活保障、舒适度和安全感都有要求、有讲究。《起跑线》中也有这样一个中产阶级代表——妻子米塔。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皮娅输在起跑线上,焦虑的开场白总是以“皮娅要是去吸毒怎么办”作为收尾。她专门为学龄前的皮娅选择了全国前五的名校,想尽一切办法让皮娅进名校读书:学校只招收学校附近社区的孩子,那就搬到学区房;上流社会的孩子没有人和皮娅玩,那父母就先扮成上流社会人士,开派对,帮助孩子打通渠道。
然而,拉吉和米塔尝试了一切方法,就为了孩子进名校。他们想过写推荐信,试过咨询顾问,甚至和皮娅一起准备面试:学英语,学穿搭,学面试话术。然而学校却嫌弃拉吉是个没文化的商人,认为这样的家长无法很好地督促孩子接受教育。于是拉吉和米塔把希望放在“贫困生名额”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
戏剧性一直伴随着这对夫妇,千辛万苦装上流人士,学校还是进不去;于是只能选择装底层社会人群。这也是中产阶级的尴尬之处,在社会问题当中,高不成,低不就。从拉吉一家人去贫民区冒充穷人开始,天秤就向“阶级固化”的问题上倾斜。其实片中无处不在告诉观众,在印度,去什么样的学校上学,代表你的孩子将来长大以后会是哪个阶级,拼教育就是拼阶级。米塔总是在责怪拉吉的时候问拉吉单词怎么拼,她还说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的象征,成为这个阶级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好的学校上学。所以全印度最好的德里文法学校的孩子课堂内外都只用英文交流,学龄前儿童竟然在练习四国语言。皮娅想交朋友,还要看父母是谁,在上流社会有没有地位、名望。而贫民区的希亚姆一家人,世世代代都是穷人,受政府官员欺压,看政府官员脸色,粮食、水和生活必需品全靠配给,还要受到基孔肯雅得病的威胁。
为了强调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成为阶级固化的帮凶,电影中设定了非常善良的贫民希亚姆一家人,和办教育纯为敛财弄权的校长,然而这两处人物设定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实际上,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社会底层,影片中的人物设定都非常脸谱化。希亚姆一家人屡次帮助无法适应贫困的拉吉家庭,甚至为了帮助皮娅凑学费,冒着生命危险制造车祸,骗取富人的赔偿费。这种行为真得有待商榷,不是说穷就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实际上这有点不择手段。此外,按照逆着电影的叙事角度来,如果希亚姆一家人不是好人,贫民区人民个个流氓,偷蒙拐骗,没有人感化拉吉夫妇,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倡导孩子们应该享受同等教育权了?
然后是这位校长,她的理念是教育商业化、教育资本化,办学第一目的是盈利,第二目的是为了展示她的权威,让社会精英为了孩子上学求她、巴结她。可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几点:这位校长的学校以及米塔看中的全国前五的几所学校,都是私立学校。私立教学(特别是电影中这类西方很常见的精英教育)本来就是有侧重性的,服务人群也是有选择性的,而且精英教育怎么惠及全体公民?那本来就是拿钱砸出来的呀。教育本身是很花钱的。
电影避过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在印度,公立学校只有穷人去?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为什么那么大?拉吉夫妇参观的公立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为什么那么差?而这才是更需要人们去重视的问题:教育的公平机会应该由政府出面维护,而电影中却貌似是在倡导靠个人出让他原本的利益,来实现公平。就好比电影为了制造冲突,把校长脸谱化成了一个只顾敛财、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权威人士,她变成了大资产阶级代表。但说句公道话,要求私立学校去解决社会资源教育分配不均的问题,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也养不起一国人的教育。电影中批判这个校长的商业性,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这就好像在说你家有钱(个人办教育),你就应该无条件分给我(不能商业化)。
但毫无疑问,电影中必须要出现一个善良的穷人,和一个弄权的高层(校长),以此来突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阶级对立性。可事实上,无论穷人是不是好人,上层阶级有没有道德,阶级固化的问题始终是不变的,不会因为他们对不对立而改变。这就好比,当拉吉的孩子最终通过贫困生名额录取文法学校,而希亚姆的孩子没有录取时,拉吉终于意识到他们抢占贫困生名额是不道德的。实际上对于这所学校来说,真正的秘密是:贫困生谁进都一样,反正比例只有15%,而且是抽签决定,不会因为你家更穷,你家人品质更高尚而让你进。拉吉的咨询顾问也说过,贫困生在那么贵的学校待不下去,因为社交和经济上的障碍,他们普遍坚持不了两年。实际上,这个侧面的细节比起电影中后半部分生拉硬扯的脸谱化阶级形象,更值得关注,因为它更尖锐得反映了阶级固化:穷人的孩子即使进了这样的学校,他们也呆不下去,最后还是会回到教育资源很差的公立学校上学。于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每况愈下,愈演愈烈。
再比如,电影的结尾很理想化,拉吉在一群有钱家长面前倡导关心底层社会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再理想化,电影主创也没敢让这些有钱人跳起来响应拉吉。为什么?因为那样的话就实在太瞎了!道理和前面说得一样,光靠几个人的力量根本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影响和改善他人。不光拉吉没有成功,希亚姆的孩子最终也没有进文法学校,只有拉吉愤而让孩子退学。这个理想化的结尾只能代表拉吉这样特殊的中产阶级:克服了他们的焦虑症,随遇而安,忘记生活舒适度,想想机会更少的底层人群,成为他们的中坚力量。就像拉吉的演说一样,电影是在倡导中上层阶级的人主动出让一些特权,善待比你机会更少的人群。然而这并不是解决社会分配问题的根本方案,这只是电影的糖衣炮弹。
然后我们再思考一下,为了孩子受教育拼了老命用力的拉吉和米塔,最后孩子去哪上学,完全是父母说变就变的,高兴了让孩子拼命上补习班,或者跑去贫民区装穷,不高兴了就让已经在上学的孩子转学——这么“理想”的父母你想要吗?
整部电影前三分之二的篇幅都采用了喜剧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展现所谓的“拼教育就是拼阶级”;拉吉一家人认识希亚姆之前,拼命假装上流人士的样子,确实有这样的意味,但到了中段之后,光靠人物设定去强化阶级固化,完全掩盖了社会问题原本的深刻性和复杂程度,跟闹着玩一样。当然,电影从娱乐角度来说,喜剧方面都表现得很有趣,尤其是米塔和拉吉这对夫妇的形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神经质vs浪漫派的互动,有时候甚至会忘了他们到底为什么那么拼,纯粹是想看看他们到底还能怎么拼。只是,对待这部电影真得不能太深入太较真得去想问题,它只能当喜剧片娱乐一下。
也有人说,电影反映的印度教育问题和中国是一样的。实际上,很不一样。因为如果只是指出教育资源不平衡,那全世界都不太平衡,关键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理念差距很大,所以要解决的问题根本不一样。在印度,社会最提倡的精英教育如果不商业化、资本化,那根本办不下去;但在中国,公共教育资源是为应试教育做准备。而且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主要是在于地方差异,不像印度的私立教学,阶级和受教育的机会几乎是等号。我们国家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和他们偏西方的教学理念完全是不同的。
新闻推荐
迪丽热巴出道以来虽然拍摄过多部影视剧,但大部分都反响平平,直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才让热巴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剧中热巴将俏皮可人的“白凤九”刻画的入木三分,成熟的演技也得到了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