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印度又拍了部中国人不敢拍的电影

2018-04-04 15:08 大字

前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圈被“对不起,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刷了屏。有人用来对穷人鞭尸,有人用来给个人奋斗打鸡血,还有人用来自我调侃。

与之对应的是,上海某小学竞选家长委员会的消息也引起了广泛热议。参选家长们纷纷祭出了学历、工作、社会地位等等。这让我不禁错愕,家长委员会怎么就变成“拼爹委员会”了?

热闹喧嚣之后,这些所谓的热点事件都会烟消云散,而其背后根本的贫富差距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却鲜有人去触及。

这就是我今天要推荐这样一部印度电影的原因,它代表着文化从业者的社会良心。

《起跑线》

Hindi Medium

一篇篇随着热点炮制出的10万+或许让某些新媒体人欢呼雀跃,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需要真正推动社会改善的内容,而不是啃着人血馒头的10万+。《起跑线》就是一部有此种意图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夫妻,拉吉和米图。

拉吉开了一家时装店,虽然不是顶级富豪,但在小城市里也算是土豪。

房子、车子、票子通通都有,甚至连保姆佣人也有。

拉吉和米图有个宝贝女儿皮雅,已经到了该上学的年龄。

与中国的虎妈猫爸一样,米图对于女儿的教育十分担忧,表示一定要让女儿进入最好的学校

她认为,女儿如果进不了最好的学校,英文就学不会,眼界就会狭窄,然后就无法适应社会,孤独沮丧,浑浑噩噩过上吸毒一样的堕落生活。

而拉吉则觉得普通学校也没什么不妥,他自己也是普通的公立学校出身的,照样活得好好的。

不过,《起跑线》并没有像中国电视剧《虎妈猫妈》那样一家人掀起教育观大战。

因为影片本身的喜剧定位,《起跑线》将拉吉设定为一个对老婆百般呵护的暖男,只要老婆大人高兴,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惜。

两人先是把全市最好的五个学校都看了个遍。

有通过舞蹈和音乐来教学的大自然学校,从来不用死记硬背。

有豪华如五星级酒店的苏拉杰·瓦利中学,空调、欧式食堂、恒温游泳池……你能想到的它都有。

最终,他们把目标定在了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学校,印度的很多工业大亨和政客都出自于此。

这么好的学校是你家孩子想上就能上的吗?当然不可能。

首先,家庭住址必须得在学校3公里以内。用中国人的说法就是,你必须要有学区房。

第二,你的孩子必须要有足够的才艺,比如弹个琴、画个画、说个英语神马的。

第三,你的孩子一定要是符合精英话语想象的“优质儿童”,值得栽培的那种。

这样就可以了吗?图样图森破。

不管孩子有多优秀,父母如果太low的话,也一样没有入学资格。

简单来说,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给人一种有理想、有素养、有品位、有道德的精英范儿。

穿着不能花里胡哨满身大牌,要有一种低调的奢华。

▲上面这种穿金戴银的土豪画风肯定是不行的。

言语间要有一种关爱世界的大情怀,看到受苦受难的同胞就忍不住落泪援助的那种人设。

拉吉和米图带着皮雅卯足了劲去满足以上这一系列的要求,买学区房、送培训班、改变自身形象等等,能做的基本都做了。

但可惜,他们还是失败了。

因为啥?

拉吉的身份。

之前说过,拉吉是一家时装店的老板,而这显然不是很“精英”。学校认为,精英的前提是有文化,没文化再有钱也只是土豪,根本不会过多关注孩子的教育。

这可怎么办,都已经做了这么多,不能功亏一篑啊。

不想让老婆难过的拉吉开始琢磨其他的途径。

正门走不了,咱可以走后门,后门走不了,咱还有偏门。

拉吉先是找人帮忙托首席部长写推荐信,

然后带着一大包钱去贿赂女校长,却发现这条路依旧走不通。

当得知每所学校必须预留25%的学位给贫困孩子时,拉吉想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高招——冒充穷人。

于是,一家人抛弃习以为常的锦衣玉食搬进了贫民窟。

“付出总有回报”,一顿折腾后,拉吉的女儿皮雅成功进入了德里文法学校。对,事情就是这么让人无语。

《起跑线》由印度导演萨基特·乔杜里编剧并指导,男主拉吉由伊尔凡·可汗出演(中国观众比较熟悉他在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派·帕帖尔这个形象)。

该片目前的豆瓣评分为8.1,

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今年最好的印度片。

那么,问题来了,《起跑线》到底好在哪里呢?

好在它并没有像《虎妈猫爸》一类影视作品那样止步于中产阶级和大众底层育儿观的对立与撕扯,而是通过印度人特有的喜剧讽刺一一拨开印度社会多个层面的顽疾。

第一,戳穿精英的虚伪。

《起跑线》中德里文法学校孩子的家长在社会地位上的身份都是精英,在大面上会说些冠冕堂皇、心怀天下、人人平等的情怀,但一旦面对切身问题时就立马现出了原型。

当皮雅和某个精英家庭小男孩聊天时,对方母亲一脸嫌弃,坚决不同意自己孩子与不会英语的皮雅聊天。因为,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语言,还是阶级。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期被广泛讨论的中产鄙视链,父母决不让子女和没有英文名字的孩子在同一家幼儿园。

这个时代,最焦虑的就是中产人群。他们小心翼翼、竭尽全力地让自己的孩子生长在优秀的群体之间。虽然从父母为孩子未来着想的角度考虑可以理解,但是放大到整个社会层面来审视这种集体不自觉,其后果无异于“种族隔离”,最终导向精英与底层难以消磨的对立和矛盾。

更要命的是,这些精英掌握着话语权并且不断在人前表演大爱,一种优越感和自我满足油然而生。很多时候,他们所谓的善举完全成了自我感动式的自嗨,就像朋友圈里动不动就晒蜡烛的人一样无济于事。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黄盈盈曾在书中写到:

“如果你试图以救世主的心态来看待你的研究对象,你干脆还是别做了;别拿她们来满足你的道德优越感。在关注道德边缘人群、关注底层社会的现象时,这句话尤其有分量。”

这话同样适用于精英对于底层大众的态度,你不能高高在上,你不能有施舍感,你要实实在在地把对方视为与你平等的、坐在你对面的人。

这很难,但应该成为精英们的追求,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精英的话。

第二,正视贫穷的困境。

我们的朋友圈、我们的企业营销、我们的10万+已经不止一次把贫穷作为靶子,时不时就拿出来遛遛。他们把穷人思维打造成过街老鼠天天喊打,但并不是为了帮你脱贫致富,而是意图把你拽入他们所设置的消费陷阱里。

▲某广告文案及图片

他们从来不说贫穷的真相是什么,只是义正言辞地告诉你,买买买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懂得消费的人生才算成功的人生。

可是,我们必须要追问:为什么有人会贫穷?是因为他懒吗?个别是,但绝大多数不是。资源贫瘠的环境的确让一个人的思维受限,可原罪并不在这个人身上。其根本原因是整个社会的系统性出了问题,人只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

前文提到,《起跑线》设计了拉吉一家伪装穷人住进贫民窟的桥段,影片正是通过这个段落,让中产家庭实打实地感受、学习什么是真正的穷人,穷人面临怎样的困境,进而实现了中产群体与底层穷人的相互理解。

脏乱差的居住环境,

枯燥艰苦的糊口工作,

拥挤不堪的公共交通,

寒酸匮乏的资源争夺,

……

等等这些都束缚了穷人的手脚,让他们在眼前的苟且中疲于拼命,根本无暇顾及所谓的诗意和远方。这能怪罪于穷人的不努力吗?

太多高高在上的精英,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些核心问题,纠缠在穷人表象的文化、素质上。

第三,狠揭教育的疮疤

和中产人群担心子女从跌出中产的焦虑不同,穷人父母因为意识到自己这一代已经无力改变,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子女,祈求子女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可以从底层跳脱。

他们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就是教育。这也是教育的公平正义为何最为重要的原因所在。

可是,现实往往就像《起跑线》中呈现的那样,优秀的教育资源都被富人所占有,而 针对穷人仅有的优惠政策,也可能被有钱有势的人通过暗箱操作的手段窃去。

拉吉因假扮穷人使得女儿获得了德里文法学校的入学资格,这事在中国也不是没有,贫困补助进了干部家属腰包、大学为某一群体子女开设后门与此之是一个道理。

在影片中,拉吉最后良心不安,去找校长坦白真相,要求校长取消女儿的入学资格,结果校长表示:我不!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拉吉这种土豪的身份可以给学校和校长自己带来无尽的好处,这比让一个贫困生入学好得多。

事实上,这个校长也是穷人出身,她像极了一些逆袭成为既得利益者之后的底层,贪婪做作而又有着强烈的报复心。

刘瑜在《谁有特权上大学》中讲过在教育制度的设计上何为正义。很显然,照顾穷困地区的孩子,给予更低的录取分数线,更加符合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正义的定义。

可悲的是,与这种朴素的正义观相关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被人们用来钻漏洞,高考移民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之一。尽管在微观层面,我们似乎不该指责事件背后的父母。

王福重在《公平中国》一书中给出的高考建议大意是“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这种思路虽然似乎不符合照顾弱者的补偿性正义,却也在程序性正义的范畴内。可惜,现实的困境是:在能够得到优惠的群体中,真正得到优惠的,往往不是那个最需要被照顾的人。

总的来说,“公平正义”四个字好写,但真正实施起来有着千难万阻,十分复杂。不管怎样,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录取程序的正义是我们一路奋战的方向。

也希望中国的电影人,别每天盯着商业娱乐目不转睛。抽空关照下自己的良心,像印度的同行一样,多拍些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我累了,就这样吧。

近期热点

新闻推荐

原一男:我始终相信摄影机可以还原时代的真相

石棉,天然的纤维状硅酸盐类矿物质,因为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性、电绝缘性、可纺性,被认为是绝佳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并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广泛用于建材及工业生产中。然而,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