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红海行动》用好察打无人机 情况将完全不同?
近期有外媒热炒,美国欲放松军用无人机出口,而这一举措的核心意图就是要夺回被中国无人机抢走的国际军贸份额。而在近期热映的电影《红海行动》中也多次出现无人机的身影,但也许是为了突出“蛟龙”小队的英勇,舰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并没起到“战场地图打开器”与火力支援尖刀的作用。如果《红海行动》中能有靠谱的无人机配合救援小队行动,作战效果是否会有很大不同呢?就此《环球时报》采访了国内权威无人机技术专家。
在影片中一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桥段,就是“蛟龙”小队在解救人质途中遭到武装分子迫击炮猛烈袭击,损失惨重。而这一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蛟龙”小队的行动几乎没有任何情报支援,如果在他们出发之前就有一架长航时无人机前出探路,情况就完全不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权威无人机技术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如果影片中的海军陆战队小队有一架国产“彩虹-5”或“翼龙-2”等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进行前出支援,就可以以隐蔽的方式在距离敌方几十公里之外实现对敌方目标的可见光、红外、多光谱以及移动车辆、通信和雷达信息等的较大区域侦察、侦听和目标定位。一旦有了这样一个空中强力支援,就意味着前线作战分队和我方具备了剥开黑幕,实现战场区域的我方透明,这就为整个作战部署、指挥、行动的实施以及后方火力支援等提供了坚强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些实时信息的应用会极大提高我方对敌方重点目标的压制和打击能力。使我方战斗处于知己知彼的状态,从而可选取正确的作战路径、作战程序和打击重点。如果有了无人机支援,那就不太可能出现遭到炮火伏击的情况,利用无人机携带的空地精确制导武器,可以有效打击敌方重点目标,解决敌方增援,实施战场遮断,保证我方行动部队安全。
而在影片中,还有一个令人痛惜的片段,就是“蛟龙”的通信兵为保护支持整个小队通信的设备英勇牺牲。其中有一个细节,这个通信兵为保护核心通信设备,不得不忍痛与敌人搏斗。从这里可以看出,作战小队的通信方式还是以一个核心节点来维系,一旦这个节点被打掉,整个通信就全部失效。这在现实战场中是非常可怕的。专家认为,大型无人机可以方便地携带中继通信设备,实现前线作战分队和后方舰艇编队及指挥部的可靠通信保障。无人机既可以实现视距的通信中继,也可以实现通信卫星的信号中继。现代战争的通信一定是多节点的,如果只依赖一个节点,后果不堪设想。战场上一定会是多种技术手段并存,既可以依托无人机中继,也可以通过专门的人员来实施。同时,有了无人机进行卫星信号中继也就意味着后方舰艇编队的火力支援会更加有效。
在影片最后出现了一架从海军舰艇上由火箭助推起飞的飞翼喷气式察打一体无人机,它最终因为冲进沙尘暴导致发动机故障坠毁,虽然击毁一辆敌方坦克,但并没有充分发挥作战效能。专家认为,理论上,察打一体无人机上搭载的多传感器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各种天气条件下可靠获取侦察信息,中国的无人机完全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实现对重要目标的侦察,当然像影片中沙尘暴那样的极端天气有可能会对侦察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专家认为,未来的战争是海陆空天磁多维的信息获取与打击,将来应该有更多无人机加入海军部队,其中既可以有在舰艇直升机甲板垂直起降的无人机,也可能会有在航母上弹射起降的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也会有类似美军“扫描鹰”那样的小型无人机,这些型号一定会是体系化的,既有侦察型,也有打击型,同时是有人机与无人机综合配备使用。只有具备可靠的空中信息获取与空中打击手段的海军,才是真正有效的海军。
对于中国未来是否应该在一些重要节点,比如吉布提基地等地部署无人机,该专家对此不予置评。他表示,各国有自身国情与应用思路,美国在无人机方面的研制与使用思路值得我们去学习,不过中国目前也具有相当强的实用能力,会走一条既学习欧美先进经验,又符合自身国情的路线。该专家强调,无人机有自身的优势,但高大全甚至替代有人机未必是中国发展无人机的方向。
(刘扬马俊)
新闻推荐
动作喜剧《猛虫过江》近日发布先导海报和预告,正式定档今年暑期。该片由小沈阳首次执导并主演,囊括了来自两岸三地的老戏骨金士杰、李立群、刘桦、苑琼丹和著名喜剧人肖央、杨树林、陈汉典在内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