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奥斯卡影后和母亲

华西都市报 2018-03-16 06:25 大字

1997年,弗朗西斯凭借《冰血暴》摘得第69届奥斯卡影后。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在《三块广告牌》饰演一位濒临崩溃的母亲。

第 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毫无悬念,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凭借在《三块广告牌》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她本人的第二座奥斯卡影后奖杯。1997年,她就曾经凭借《冰血暴》获得过这一奖项。

在此之前,弗兰西斯已经横扫2018年的各大电影奖项。作为女性电影人的代表,她在各大获奖现场的发言都称得上语惊四座。1月8日,她手捧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的奖杯,很酷地站在台上说:“相信我,今晚在场的女人们,都不是来蹭吃蹭喝的,我们是来干一番事业的。”弗兰西斯邀请了所有女性提名者起立,与她一起享受这一时刻。

这位出生在1957年的女演员,在电影中结识了一生伴侣,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位坚强勇敢不自怜,无奈柔暖又令人心碎的母亲形象。

三块广告牌三封信

影片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了一位母亲海耶斯,脾气暴躁、说话刻薄、行事乖戾粗暴。儿子的同学对着她的汽车扔垃圾,她直接动手打人。她偏执,倔强,孤身一人对抗整个世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自己的广告牌被烧,她就放火烧了警察局。

她做了许多人敢想不敢做的事:和神父讲人生、和警察讲服从、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不择手段,绝不心软,绝不妥协。她从来不笑,最外露的情感是愤怒——

七个月前,海耶斯太太的女儿在野外遭遇强奸致死,尸体被焚烧得面目全非,而凶手至今没有归案——失去女儿的愤怒、对警察探案无能的愤怒和自觉无能的愤怒,让海耶斯太太租下了马路边的三块广告牌:

“惨遭奸杀”“凶手依然逍遥法外”“怎么回事,威洛比局长?“

看到这,不必打开上帝视角急于评价。就像毫无思考能力的网络暴民从不觉得自己对任何事件无法评价,随时正义使者上身,审判一切,向一切丢去石头。

海耶斯太太控诉的威洛比局长并非如同想象般失职无能,甚至这是个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威洛比温和、正派、有情义、有爱心。在这座小镇,没有人不喜欢这位警长。而更重要的是,这位局长得了癌症,时日不多。

因为那三块广告牌,镇上的很多人都对海耶斯太太产生了愤怒。威洛比没有产生太多愤怒,他有的更多是委屈和遗憾。

这源于他对自己的决定。在病重之前,威洛比局长为不连累家人而决定自杀。在那之前,威洛比写了三封信,向每个人道歉。第一封,无法对妻子说“对不起”是因为他觉得这无法表达自己的歉意无法得到妻子的原谅;

第二封,因为没抓住凶手而向海耶斯太太道歉;

而第三封,他留给了本片中的第三个重要角色:迪克森,威洛比警长的助手,一个暴躁鲁莽,却不乏正义感的年轻警察,对于他来说,威洛比是最好的师长,也是最知心的朋友。

迪克森有着恋母情结,他不成熟且不稳重,时常还表现出强烈的暴力倾向。当那三块广告牌竖立在公路边上的时候,第一个愤怒的人就是他。在得知威洛比的死讯后,他就暴打了负责广告牌租售的职员,并把他从窗口丢下楼。这宣泄了迪克森的愤怒,但也丢掉了自己的工作。

借由威洛比的这三封信,影片逐渐显现出自己温柔的底色。受到伤害的人本身也希望自己能改变些什么,但那需要时间。不管是海耶斯太太还是迪克森,他们的愤怒都需要时间来消解。而“愤怒会招致更大的愤怒”。

两个母亲

《三块广告牌》的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曾说自己在写剧本时脑海中的形象就是弗兰西斯,要是她拒绝这个剧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拍了。而剧本早在8年前就动笔了。

弗兰西斯却犹豫了很久,她回忆道,“当时我已经50多岁了,年龄不太合适。但我真的很喜欢海耶斯,她是个有魅力的女人。”

这样的魅力角色,其实早在几年前弗兰西斯就已经塑造过。关注美剧的影迷也许能记起2015年横扫艾美的电视迷你剧《奥丽芙·基特里奇》,这部剧以医学病例般精准的手法描述了一个病态人格——女主角奥丽芙·基特里奇。她我行我素、无处不在的刻薄,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事风格,紧绷而糟糕的亲子关系,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海耶斯太太。不难猜测,如果没有遭此灾难,奥丽芙·基特里奇剧中的生活,仿佛是海耶斯太太生活的另一个写照。

弗兰西斯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马丁和我讨论过一个故事中的女性代替哭泣的其他选择有哪些,因为我从拍摄《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知道,这是关于一个非常特别的女性,但是她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她们的脆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甚至,她们有一种相似的内核。她们从未想伤害别人,但是却一直在伤害别人。就像生活一直在伤害着她们。她们是受害者,又是加害人。

《奥莉芙·基特里奇》改编自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同名小说。以头发灰白相间、孙子即将降生的奥莉芙·基特里奇,孤独地漫步在家附近的林间空地,掏出左轮手枪,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为开头,描绘了缅因州克劳斯比这座新英格兰滨海小镇上,病态而孤独的大妈以及其身边一群人的琐碎生活。

剧末,当奥莉芙·基特里奇准备举枪自杀的时候,几个小孩突然出现在附近,这让奥莉芙突然想起自己的儿子。正如当年她提及自己的父亲吞枪自杀而劝慰瑞秋的“如果被孩子看到怎么办”,之前的善意,在这里得到了回响,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整部剧无论文本、影像还是表演,都呈现了完美的文学质感,它好似漫不经心地掐着你的喉咙,逼你听他沉着讲述人生一个又一个误解、失望和遗憾,却奇妙地让你在绝望窒息中,感受到生活顽强的勃勃生机。正如全片最击中人心的那句话所说:“世界让我挫败,我却不舍离开。”

这些脆弱又坚韧,不舍离开的,也正是母亲们的角色。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付诗晨

新闻推荐

张家辉杨紫任贤齐 携手合作《沉默的证人》

本报讯(记者曾世湘)由好莱坞一线动作导演雷尼·哈林执导,张家辉、杨紫、任贤齐携手合作的电影《沉默的证人》昨日发布消息,该片将在今年暑期档上映。记者获悉,影片以快剪辑的节奏为主线,开启争分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