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再突击》打造军事题材“新高地”

大江晚报 2018-03-16 01:01 大字

当代军旅励志大热剧《突击再突击》正在央视八套热播。该剧打造军事题材“新高地”,不依靠单一的励志成长故事,不同于简单的特种兵打怪升级模式,不复刻军旅题材固有的思路,一开播便火力全开,用实战演习、真枪真炮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行业的关注,用影视剧特有的形式凸显强军思想,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军人是令人尊崇的职业。

打造军事题材“新高地”

“军旅题材”的影视剧,最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与斗志,《突击再突击》所彰显的戏核就是——能打仗,打胜仗,是军人的终极追求,也是强军、强国之梦的最大保障!

《突击再突击》开篇的高地实战演习,让剧情第一时间进入高潮,不但展现出人物的性格,更增加剧集的悬念。三个出身、性格、目的迥异的士兵高地聚集,一场关于生死与荣誉的博弈正式拉开大幕。随着剧情的深入,该剧高原地区作战的背景,众多军事武器的使用,都成为网友的关注点。业内人士认为《突击再突击》打造了军事题材“新高地”。总制片人兼后期导演孔文波表示,“选择在高原拍摄让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有一种真实感,为了提升视觉效果,我们在后勤保障也下了很多的功夫。”为了配合极端的高原气候环境,剧组人员人手一个氧气瓶,军用救护车随行。

90后的军人在现代化的军队进行训练、演习,在泪水、汗水中茁壮成长,“90后军人图鉴”是观众对该剧的评价,这样的设置击中年轻观众的兴奋点。剧中对火箭炮、山地炮、坦克、战机、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的实战使用,激烈的野外山地演习和高原实战场面,都成为军事迷们最期待、最感兴趣的地方。

孔文波表示,《突击再突击》就是要深刻地表现当代军人的成长。“对于男人来说,大都数人在儿时都有一个‘军人梦\’,然而在这个时代,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被‘鲜花\’和‘鲜肉\’所吸引而忘却或者说忽略了最初的‘铁血豪情\’。真正的成长,是有流泪、有痛苦,甚至有牺牲,我们传递的就是这样真实到甚至有些残酷的成长观。”《突击再突击》正是用它坚强、激昂的内核感动着观众。

“全能型”制片人孔文波

透过作品,可以探究创作者的本心,《突击再突击》的热播,则展现了其总制片人、后期导演孔文波对于创作的热情与初心。

编导专业出身的孔文波,早期参与过《碟中谍3》《木乃伊3》等多部具有国际影响的合拍片,是较早接触海外拍摄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业内一线人员。他制作“狼性”军事题材作品的创作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意识,既达到了观影效果又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在《突击再突击》上取得很好的效果。孔文波坦言,“各种大场面拍摄,各种军事武器使用,使得《突击再突击》的军事预算特别高,但这些都提升了《突击再突击》的可看度和品质,对项目来说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做过剧务、场务、美术、摄影、副导演等“职业”的孔文波表示,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珍视创作的激情,也更加懂得各个部门之间打配合战的重要性。作为谍战剧《黑色名单》、年代战争剧《我叫王土地》、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剧《十个连长一个班》、家庭社会民生剧《儿女情更长》、当代行业剧《走出国门》等的制片人,孔文波一直深耕在传统主旋律作品的最前沿,了解项目与市场的关系,保证品质与成本的双赢。身为《房咖》《容器》《对角线》等电影的导演,孔文波则对社会话题、时尚审美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更加知道现代年轻人的喜好。2017年,孔文波担任编剧、导演的大型时尚户外探险、真人、堪舆电影《诡境甄象》和悬疑动作电影《黑狱逃杀》则具有超强的网生属性。纵观孔文波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正带着传统电视剧创作者的优势,逐步向互联网靠近,与年轻一代的观影理念融合。

孔文波表示,以后希望更多的以导演的身份将创作进行到底。“现实题材,可以认认真真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历史正剧,让我们牢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内涵;军事题材,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秉性之中,最或不可缺的应该就是血性!在现如今,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直观而有效地展现‘血性\’的职业应该就是军人!”

本报综合

《突击再突击》剧照

新闻推荐

阅读真有“治愈”作用吗

杜浩近日,某书局举行“书目治疗师”线下分享会,请来诸多文化界人士为读者分享书籍的治愈功效、自己被书籍治愈的经验,并现场“坐诊”,他们让读者闭上眼睛、戴上眼罩,静心聆听一本书的朗诵,并以开书单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