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芳华散尽,无问西东 谦愚

商洛日报 2018-01-25 08:48 大字

 这段时间,《芳华》和《无问西东》两部片子激发了全民的情感认同,诸如“人为什么要善良”“听从你心”等金句刷爆朋友圈。我猜,这两部片子的档期策划应该同出一人。否则,至今我还会沉浸在“拔剑四顾心茫然”之中。

艺术,不仅要满足审美需要、滋养心灵,更应该有启迪、教化、救赎的功能。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通过故事来还原生活,进而探寻或揭示某种意义,包括文化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看完《芳华》,我打消了加班的念头,回到家,倒头就睡。那种难以言表的心情一直持续到看完《无问西东》才得以终结。

网上说,很多人看完《芳华》,都坐在电影院里,久久不愿离去。对青春的感伤,对善良的惋惜,对命运的无奈……似乎每个人都能在电影里激活尘封的记忆。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刘峰在听完邓丽君的情歌后“熊抱”了林丁丁。这一抱,把一个“活雷锋”变成了“臭流氓”,开启了刘峰和何小萍的悲情命运。

心理学上讲,人的冲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激发了刘峰的感性冲动,让他在瞬间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不再克制;而刘峰的离开,又激发了何小萍的理性冲动,让她以称病拒演来对抗整个群体。在那个集体至上的年代,她的选择无疑是螳臂当车。

随着心智的成熟,每个人都背着越来越重的十字架生活。当不能享受时,就承受;到不能承受时,就忍受;而不能忍受时,就接受。正如《芳华》谢幕,当年文工团的战友们,只有刘峰和何小萍的眸光最为平和。

我觉得,《芳华》和《无问西东》都是在讲述一个“选择”的故事。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生选择,造就了所谓的命运。不管是《芳华》里的小人物,还是《无问西东》里的精英,都是如此。沈光耀选择背叛母训、弃文从武,最后以身殉国;陈鹏选择去研究所并不是为了报效国家,而是对王敏佳感情误解后的冲动;张果果一念善恶的顿悟,来源于父母对李想的悼念;而李想选择舍己救人,是对伤害王敏佳后的自我救赎……几个看似毫不关联的故事,将不同的个体选择串联在一块,诠释了什么叫“传承”。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艺术之美,在于留白。《无问西东》里有很多情节值得反复品味,如西南联大里的静坐听雨、沈母训儿,到后来,许伯常的宁可用碗喝水、王敏佳的雪花膏、“4根胎毛笔”的温暖、张果果的“我和他们不一样”…….这里面,有对真理的信仰,对精神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对心灵的拷问,也有对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评判,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不管是精英翘楚的瑜亮情结、家国情怀,还是市井草根的趋利避害、爱恨情仇,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是情感,而非理智。当青春不再、芳华散尽,再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曾经遇到的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无论是多么的惊涛拍岸、铭心刻骨,甚至对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实只是当时率性而为的一个冲动。在这个冲动里面,能找到我们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电影告诉我们,趋利避害是人性使然,但活在当下,更应该看护好自己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新闻推荐

《奇迹男孩》原著提供了更多背景:美国家庭的“阶层再生产”

“励志”取向的文艺作品的基本套路是:在一个充分悲惨的境遇面前,主人公通过主观的努力冲破现实牢笼、改变自身的悲惨境遇,从而达到幸福的彼岸。观众和读者对这类故事司空见惯,从而给创作者提出了更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