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对话金马奖导演文晏

华西都市报 2017-12-15 05:59 大字

文晏与剧组走上金马红毯。

文晏当制片人的《白日焰火》。

《嘉年华》海报。

文晏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文晏导演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2017名人堂专题报道

由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主 办 的“2017年度名人堂”评选活动启动,我们将联手咪咕音乐、百度等权威机构,发布年度作家、年度诗人、年度图书、年度电影、年度电视剧、年度歌曲、年度文化大事件等7大榜单。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用324天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观影人次 达 到14.48亿。票房过亿元影片78部,其中国产 片 39部。谈到2017年的国产片,《嘉年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12月11日,刚刚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的《嘉年华》导演文晏携影片参加第二届澳门国际影展“环球影展全览”单元展映。在澳门文化中心,她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聊到影迷们关心的一些话题。采访中,坐在沙发上的文晏略显憔悴,说话时不停地咳嗽,“《嘉年华》路演了一个多月,每天都在跑,都在说话,所以有点感冒”,看出来,为了自己的作品有更好的呈现,文晏也是非常辛苦。在采访中,文晏说话轻言细语,让人意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拍出了如此深刻犀利的电影作品。

1个转身

从制片人转向做导演

在《嘉年华》之前,普通观众大都不太熟悉文晏,只有很少一部分文艺片爱好者知道她是个出色的制片人,推出过声名大噪的《白日焰火》。其实从2006年开始,文晏曾先后为《夜车》、《牛郎织女》、《春梦》、《白日焰火》多部电影担任制片人。文晏回忆,自己最早做制作人只是为了帮朋友的忙,“当初做艺术电影比较艰难,很多导演有想法,但是没有能力没有资源去完成”,于是自己尽力给予朋友帮助,从中也积累到很多经验。但制片人本来也不是自己永久的志向,做了一些片子之后觉得如果不停下来就永远没有机会停下来了,于是转向了做导演。

“自己其实是创作型的,就算是做制片人的时候,也是深度参与创作”,所以做导演对文晏来说并不陌生。反而是觉得做导演比较舒服,“因为制片人也要懂得创作,也得做很多解决麻烦的问题,而导演很幸福的是,处理的事都是创作范围内,所以个人觉得做导演比较舒服。”她目前的工作也是在思考下一部的影片的创作。文晏表示,以后还会继续拍像《嘉年华》这类现实题材的电影,“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对社会的关照应该或多或少体现在作品里。”

1种眼光

选材选角都很独到

作为一位优秀的制片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不得不说,文晏从选材选角方面都眼光独到,这从《嘉年华》两位女主角的选择就可见端倪。文晏表示,自己对小米的定位是性格很倔强,性格大于外貌的角色,而见到文淇时,看到了她身上有这种倔强叛逆的特质,于是让她出演小米。而作为海选面试出来的周美君,她之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整个人特别纯,特别干净,但又有一种不服输的内在的东西,很符合自己心目中小文的角色,“因为她不是演一个让人可怜的受害者,她要有自己的灵魂,要有个性,而不仅仅是在讨眼泪,讨同情”。

对于自己制片和导演的电影屡屡受到电影节的看重,文晏表示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大家老说一些电影是为了电影节做的,其实是对电影的不理解和电影节的不理解,好的电影节真的是看你是不是在做探索,做创新,不管是对题材的运用,还是对电影语言的探讨。真正懂电影的话,一看就能看出其中的区别,不是说你想加几个配方,打造一个什么东西送给电影节就可以。那种东西只能去一些差一点的电影节,好的电影节还是看得比较清楚,所以还是要从根上理解,什么是电影,或者说不停地问自己什么是电影,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做的东西电影节才会喜欢,而电影节确实也是艺术电影一个比较合适的平台。”

1种建议

希望年轻人多看经典艺术片

一开始做长篇艺术电影就成绩斐然,有很多人猜想,文晏也许经历了许多失败的尝试才取得这样的成功。但文晏笑言,自己此前还真没有什么失败之作,做为完美主义者的她,在做影片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不好的就得一定给他补救回来,不满意的半成品绝不拿出手,“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在很多的阶段有遗憾的地方,但同时有很多方法去补救”。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文晏的屡次成功并不是偶然,这也缘于她长期的积累,厚积薄发。文晏年轻时刚接触电影的时候,沉迷于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及欧洲六七十年代的经典的艺术电影,像伯格曼,布列松,布努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导演的作品她都熟稔于心,“非常多的这些个性化的导演,给自己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提到这些铭刻在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个名字,文晏两眼放光,她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多看这些电影,“那是电影的黄金时期,而现在的电影从创造力、想象力方方面面都差得很远。”

现在的文晏依然这样,除了看一些比较有个性的现代艺术电影,反而喜欢看这些比较老的经典艺术电影,“那个时代人的想象力,思考深度都是我们现在很难超越的,虽然按道理讲我们在进步,但好像电影进步有限,回归老的电影对自己更有启发。”

1个观点

艺术与商业是共存的

对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探讨,是本届澳门国际影展期间电影人非常关注的话题。文晏表示,自己对中国电影的商业片没有特别关注,“大家都知道什么我可能知道一点”。自己也从来不会刻意地想要拍商业片,“其实艺术和商业在任何一部电影上都是共存的,只是说有不同的偏重而已,有的片子大众一点,有的片子会小众一点。在这个上面没有一定的界限。”文晏表示,自己不介意拍哪一类型的影片,但肯定不会去拍那种纯粹走粉丝,走流量的所谓商业片。有一些启用流量小生的电影取得很高的票房,文晏表示,这无可厚非,因为“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观众,但作为电影来说,它是没有价值的”,找演员还是要以合适为原则,如果说刚好这个流量小生是非常适合这个角色的,也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来,“这不是问题,但不能一味追求这个,每个市场都有留得下来的电影和昙花一现的没有价值的纯赚钱的电影”。

1个话题

希望观众关注艺术电影本身

前不久,文晏因执导《嘉年华》获得了第54届金马奖的最佳导演,对于获奖,她并没有显得很兴奋。对于很多人热衷讨论的电影题材与现实的话题,她表示,《嘉年华》首先是一个艺术作品,如果只关注性侵这个话题,其实是不够的,希望观众能关注影片本身,而不只是影片周围的话题和热点,“因为毕竟我不是在做新闻,并不只是把一个话题丢出来给大家看一下,还是希望更多人能够理解艺术电影作为媒介其本身的意义”。

做为性侵题材的影片,一些影迷热衷于把《嘉年华》与韩国的《熔炉》、《素媛》做比较,文晏称并没有可比性,“我自己本身没有看过这两部电影,但是我的这部电影和韩国的这两部完全没有可比性,这是完全不同的电影,从内涵到艺术手法都完全不同”,文晏表示,放在世界电影的范畴,韩国电影很难做为一个标杆来做比较。但在中国,也许大家相对看韩国电影比较多,缺乏一个更准确的参照体系,所以拿《嘉年华》与这两部韩国影片做比较,是很不合适的。“希望大家能够逐渐理解艺术电影的创作手法,与商业片区分开来”。

1个提倡

中国电影应该实行分级制

《嘉年华》目前已突破两千万票房,被问及对票房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预期,文晏笑称:“没有特别的想说票房一定要过多少,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文晏表示,作为艺术片导演,票房并不是自己很看重的方面。她表示,现在中国的艺术片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和规范的发行渠道,有很多随机因素在里面,因此”很难说某一个片子的票房说明什么问题”。从近期看来,一些艺术片开始有一定放映的空间,这让她非常高兴。但是,有许多观众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进到影院观影,她觉得非常遗憾,她认为因为中国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因此让许多观众对影片的内容产生了误解。

“中国电影当然应该分级”,说到这个话题,文晏嗓音陡然提高了几个分贝,“当然应该分级!”她又重申,“分级是一个很合理很科学的事情,对青少年也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引导”。文晏说,《嘉年华》在新加坡上映时分级是PG-13,13岁的孩子可以在父母引导下观看,是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看的电影。但在中国,由于之前很多人拿《嘉年华》和韩国的《熔炉》《素媛》做比较,那两部影片有一些比较血腥和暴力的镜头,导致有的中国观众很想看《嘉年华》,但担心会有暴力血腥,或是让人难受的画面而不敢去看。文晏表示,其实《嘉年华》根本没有这样的画面,是适合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家长引导下观看的。“怎么样告诉观众?分级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如果有分级的话,这样的一些误解就不会发生”。

文晏谈到,影片的主角之一,饰演小文的周美君,拍戏的时候11岁,为了不去干扰她、保护她,拍戏的时候完全没有给她讲性侵的部分,也没有给她看剧本,只是一场戏一场戏地让她专注于演跟父母的情感关系,但在路演的时候,周美君在妈妈的陪伴下看了这部电影,她也开始慢慢理解这些事情,所以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可以观看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陈羽啸澳门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冯小刚再当演员 与徐峥加盟贾樟柯电影《江湖儿女》

昨日,由贾樟柯执导,廖凡、赵涛主演的电影《江湖儿女》剧组,再次公开了新演员名单——冯小刚、徐峥将特别加盟。据悉,该电影已于11月29日在山西大同开机,拍摄周期3个月。电影讲述了2001年的山西大同,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