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电影,用质量说话

济宁晚报 2017-12-01 09:27 大字

这几年,中国电影票房的数字绷紧了媒体和业内的神经。2015年,票房总额从前一年不足300亿飙升到441亿,一时间,中国电影俨然成了遍地黄金之所。而后2016年,虽然票房仍然达到了455亿,但似乎没有满足各方的预期。今年,还有一个多月才到年底,票房已经超过500亿,这显然又带来不少温暖。不过,平心而论,不论增速快慢,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市场都已经占据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导演贾樟柯说,这种感受在他前不久参加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时格外明显,“一共展映十多部影片,一半是国外电影。每一部电影的发行商、海外代表都来到平遥。来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平遥在哪、是什么样的城市。但他们一定要来,因为知道平遥在中国,平遥的观众代表着中国的观众。每部电影他们都会听映后问答、看媒体简报,非常留意中国市场的反应。”

形势虽是大好,但一些隐藏的问题也正逐渐浮出水面,比如灯光、美术、化妆、录音等基础行业人才的缺口。目前,电影人才培养一靠学院,二靠老带新。但在当前每年800部电影的产量面前依然是捉襟见肘。贾樟柯说,现在有很多18岁的年轻人,前一个星期刚刚高考落榜,后一个星期就开始跟着表哥当道具,“我现在要拍80年代的摩托车,他找来的全是电动车。录出来声音、造型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知识盲点,但是他没有经过训练,没有一套工作方法。比如资料的收集,跑博物馆、图书馆,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没有。”

另外明显感觉到,今年观众在走进影院选择电影时,更加注重口碑,尤其是线下口碑的作用,从《冈仁波齐》到现在的《七十七天》,放到三年前,是根本无法突破1000万票房的,院线不会给它们机会,观众也不具备消费这类影片的能力和审美。反观今年有着大明星、优质IP、强大宣发的影片,太多连宣发费都收不回的现象。因此,一切还得由质量作为前提,不限于小成本,一切电影的大卖,首要前提就是质量好。观众看完电影之后会说什么,他说的话会怎样影响周围的朋友,这是影响一部电影后劲走势的重中之重,显然,如今观众的包容性,已经不会再因为它们是小成本,不会再因为缺乏娱乐性而放弃,只要精准的符合特定人群的口味,便有逆袭的可能。(综合)

制图/李默文

新闻推荐

《生逢灿烂的日子》成第四季度国产剧黑马 姜武谈演戏:好的表演是苦中有乐的

姜武演绎的老大是苦中作乐,张嘉译演绎的老二有点叛逆由张嘉译、刘佩琦、姜武、车晓等主演的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目前正在北京卫视热播,每天19:30两集。在北京卫视播出首日,《生逢灿烂的日子》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