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科幻走向实际应用 我们的大脑会被控制吗

三秦都市报 2017-12-01 03:02 大字

用意念指挥台灯、无人机甚至小白鼠运动,不用目测就能判断一个人注意力是否集中,瘫痪病人动动脑子就能依靠机器重新站立……这些似乎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如今部分已经成为现实。

“意念控制”是科学还是超能力?其科学依据是什么?在脑机交互的终极,人类大脑会被机器控制吗?意念的信息破解,是否会导致一部分人控制他人大脑的风险?

脑机交互的基本原理是对脑电波展开分析

“意念控制”是如何实现的?这项技术的名称叫“脑机交互”。

脑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就是对脑电波展开分析。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介绍,其具体步骤是:第一,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颅骨内,或者在脑袋上戴上头环采集脑电波;第二,将脑电波的复杂波形转换成数据,再降噪、解析;第三,将解析好的信息编码,发出动作指令;第四,将外界感知的信息通过刺激装置反馈给大脑。

科幻照进现实的脑机应用

目前,脑机交互技术已应用于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

——教育。获得国际消费电子展最佳人气产品奖的BrainCo公司开发了一款脑机交互头环。学生在课堂上戴上头环,老师就可实时监控学生注意力情况。

——交通。在刚刚结束的深圳高交会上,上海帝仪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供列车司机佩戴的特制安全帽,通过对司机脑电信号进行监测、分析,可第一时间识别并预警司机疲劳状态和健康状况,确保行驶安全。

人类大脑会被控制吗

脑电波既然可以被解读,“读心术”和“思想传输”是否会成真?未来,他人或者机器是否能控制我们的大脑?

专家认为,基于脑机交互技术的“意念控制”有科学依据,但尚处于研发初级阶段。

即便如此,不断发展的脑机交互技术已经遭遇无法回避的伦理争议。专家认为,在对脑机交互技术的管控上,可以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在发展初期按医疗器械方法管理,同时禁止将脑机交互数据联网传输、禁止远距离程控,宜采用硬启动手段,最大化防止黑客入侵,预防潜在风险。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马云挑战一众“武林高手” 22分钟完整版微电影首播受热捧 《功守道》不到2小时播放量破600万

双十一狂欢日刚过,11月12日凌晨,狂欢又来一拨——由文章执导、编剧,李连杰监制,袁和平、洪金宝、程小东担当武术指导,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领衔主演,吴京、甄子丹、邹市明、朝青龙、托尼·贾、向佐、刘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