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二十二》 关注幸存“慰安妇”晚年生活 2012年,全国公开身份的幸存“慰安妇”老人仅剩32位。随着时间的流逝,2014年32位老人中又有10人陆续离世,从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昨日,我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公映。
2012年,导演郭柯曾拍过一部纪录短片《三十二》,讲述了中国一位92岁高龄的“慰安妇”韦绍兰老人和她儿子的人生故事。5年之后,他又拍摄了同样题材的《二十二》。从“三十二”到“二十二”,数字变化的背后,是随着时间流逝,老人们的相继离世。与时间赛跑的郭柯,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这段历史?
郭柯曾在一次公开交流中坦言,片名的变化隐含着一个令人心酸的现实:拍摄《三十二》时,全国公开身份的幸存“慰安妇”老人仅有32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们陆续离世。截至2017年7月,这些“慰安妇”老人仅剩9人。郭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没有《三十二》的话,我可能拍《二十二》会更多地去强调老人身份的问题。后来拍这个片子,真的要摆明这种关系――你为什么拍她们,她们是谁。”
2014年,郭柯开始走访当时幸存的22位老人,5月份电影正式拍摄,2个月之内就把全国的这些老人都记录完成。郭柯说,当他走进这些老人的生活,才发现和想象中的并不一样,“以前我是通过网络和一些文章来了解的,我们看到的都比较惨,图片就是那种仰角拍的,然后老人在哭。而当这个老人真真实实站到你面前的时候,你去到她家里感觉是恍惚的——这个就是我在图片上看到的那个老人。然后你再慢慢跟她接触,她是跟普通老人一样的,她就把你当做她们自己家的孩子。关于日本的这些,她们都是一笔带过,而且非常轻松。”
《二十二》以茫茫雪野中的一场葬礼结尾。2014年的2月份,山西盂县的陈林桃、张改香两位老人去世。谈及影片结尾场景,郭柯表示,她们的离开给了自己某种启示:当时正要开始拍摄《二十二》,她们就走了,如果我们再不看她们一眼,她们就像被一场雪覆盖的山野,默默隐去。
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何苏六表示,类似的表现形式,在整部电影中多次出现。“电影里面用了很多有意向性的符号。比如说那只孤雁。韩国的那个慰安妇来到中国以后,在她生命将要结束的时候,她也没有想回到她自己的祖国去,事实上不是她不想,而是她的身份很尴尬。那只孤雁在空中飘着,不知道往哪边去飞。再比如说冷月、暴风雪、还有暴风骤雨,事实上我觉得可能都是对这些人的心境、身份的一种暗语。”
郭柯表示,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思考战争给女性带来的伤害,知道这些“慰安妇”老人们如今的生活现状。谈及影片的呈现方式,郭柯称,自己选择了一种很平静的方式,让大家深情地看她一眼。
据了解,为了能让这部饱含真情的纪录电影进入主流院线与更多的观众见面,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慰安妇”这个特殊群体,电影出品方曾在2016年面向全国范围发起募集100万宣发费的众筹公映活动,前后累计3万多人参与,除去电影后期制作费用20万后,剩余的80万就成为这部电影长达一年宣发活动所有的资金来源。在费用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各界的力挺成为支持这部电影一路走来最重要的力量。
这部极具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录电影,自定档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以来,即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已经先后获得导演冯小刚、管虎、徐峥,演员张歆艺、濮存昕、张一山等演艺界名人及众多媒体、观众的支持,有超过50家的国内影院主动联系,要求发起电影的点映活动。(报 综)
新闻推荐
《战狼2》剧照《湄公河行动》剧照11日,中国军事题材影片《战狼2》突破40亿元票房,在境内52000块大银幕上创造了现象级的口碑与关注。这部7月27日上映的影片,以中国撤侨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中国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