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长河

绵阳日报 2021-05-16 07:20 大字

□李星志(绵阳)

薄阴微晴,有一点小风,有几丝流云,最适合记忆和怀念。坐在窗前,十来年关于魏传宪老师的种种记忆,如鸽哨清越,逐渐踏空而来。

魏老师是在高二上学期来教我们语文的。老师独有的突如其来、挟风带雨的风格似乎颇有一些意外的震慑力,一时少有人瞌睡。在记忆里,讲到兴起处,常见老师抛开讲义,激昂指点,而眼光漆黑,犀锐如剑,仿佛从教室里芸芸众生的上方,穿透教室的钢筋水泥墙,射到了庄周梦蝶的茫茫荒原,带我们一起领略“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漫,万象在旁”的大千世界。

老师身材矮胖,脖子极短,头颅硕大,额际有一明显疤痕,看起来模样有些凶,但他那双有神的眼睛,透着睿智深邃和从容平和,让人如沐春风、心底澄澈,对待学生温文尔雅,一视同仁,宛若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散发着一种独有的人格魅力。平时懒散的我在课堂上也很踊跃,就为了加深老师的印象。一次,老师把我写的一篇作文评为优秀范文,用他独特的嗓音当着全班朗读,还配上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一时欢声笑语、处处生机。在记忆里,九月的天空明净异常,阳光跳过梧桐的树梢,在教室里投下忽明忽暗的斑驳,随着摇曳的韵律,老师带着我们渐渐走入了文学的殿堂,用经典唤醒年少的心灵,启发沉睡的智慧,奔向满载青春理想和追求的海阔天空。

老师标志性套装是一身浅蓝色的牛仔衣裤,衬出一位中年男人的沉稳干练和他的年轻执着。记忆里,他身着牛仔套装,在讲台上意气风发传道授业,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奋笔疾书,在粉尘里手持课本大声朗读……

老师有一个不变的习惯,每临下课前五分钟,老师就会结束讲义,将黑板擦拭干净,拿起一支粉笔,沉思片刻,用一手漂亮的板书在黑板上录写宋词,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书写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老师的英气逼人,沉稳睿智,至今难以忘怀,每想此处,古人所谓的“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每逢中秋,我都会恭敬地用钢笔在白纸上誊录此词,跃动的笔尖,传递灵动的字符,恍惚间,我似乎看见秋月下一碧万顷的湖水,老师乘着一叶扁舟,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后来,我转学回家乡的一所学校,只是从同学的来信中,断断续续得知老师不久调到了绵阳一所高校任教。再后来,老师由发现病症到去世,仅一年的时间。我得知消息,默然独坐,回忆往事,不禁潸然泪下。虽然和老师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他是我一生遇到的最优秀的老师。他总能启发你的智慧和激情,能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人明白和领悟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受益终身。这一点,在现在的老师中,已相当稀有。

老师的风骨,代表着中国一大批优秀教师,春风化雨,睟面盎背,惩忿节欲,心生光明。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老师的灵魂,徜徉在巴山蜀水,徜徉在故乡光雾山的漫天红叶,徜徉在洒满暖暖阳光的教室。月朗风清之夜,老师会执着发黄的书卷,目光穿越千年的时空,吟诵一首归去来兮么?

新闻推荐

“大手笔”留彩游仙有哪些高招

媒体记者在飞龙山红色教育基地采访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勇摄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杜畅)5月11日,由市委宣传部组...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