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工业废渣变废为“宝”生活垃圾“烧”出电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马鞍山:固废处理走出绿色循环路

皖江晚报 2017-07-07 11:33 大字

在光大江东环保能源(马鞍山)有限公司控制室,通过监控大屏,垃圾发电流程一目了然。

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设备。

文图/本报记者刘挺通讯员韩宁会

提到生活垃圾,你可能首先想到“脏”、“臭”。可在光大江东环保能源(马鞍山)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经过神奇转化,“摇身一变”成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为千家万户点亮光明。

在马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昔日堆积如山的高炉矿渣,在经过加热、烘干、立磨等一系列处理工序后,变身低成本、高质量的“绿色水泥”——矿渣微粉,让污染环境的“包袱”变成了企业财富……

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事关生态安全,更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福祉。综合利用,“把放错地方的资源用对地方”,则是固废污染防治的根本出路。

作为重工业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马鞍山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通过打造“升级版”固废防治体系,不仅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危险废物处置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更通过构建循环利用的“大生态”环保模式,走出了一条固废处理的“绿色循环”之路。

7月4日至5日,马鞍山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马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光大江东环保能源(马鞍山)有限公司、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处,实地了解固废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细探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诗城路径”。

A

工业废渣变身“绿色水泥”

在很多人眼中毫无用处又污染环境的冶金废弃物——高炉矿渣,马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华却把它们当成“宝贝”。

这家由马钢和香港嘉华集团合资组建,于2005年元月全面竣工投产的企业,主要使命就是“变废为宝”——“消化”马钢每天产生的大量高炉矿渣,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绿色水泥”——矿渣微粉。

“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矿渣微粉可以替代水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陈忠华告诉记者,相比水泥,矿渣微粉成本更低,不仅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掺和料,等量取代水泥,而且能显著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耐久性和后期强度。

价格与性能上的优势,使得马钢嘉华的矿渣微粉十分走俏,成了抢手的“香饽饽”。目前,该产品不仅畅销安徽,而且在苏浙沪等地也是品牌影响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已成功应用于京沪高铁、南京长江四桥、无锡地铁等重点工程。

除了经济账,环保账更令人欣喜。马钢每年产生的矿渣近520万吨。过去这些高炉矿渣常年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系造成污染。“现在,我们能全部‘吃\’光马钢的高炉矿渣,把‘包袱\’变成了财富。”陈忠华说。

循环利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无疑是处理好工业固废的一剂良方。在马钢,类似这样“变废为宝”的事例不胜枚举。

“作为都市工厂,马钢始终高度重视冶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2016年,马钢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为99.6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马钢能源部副经理唐胜卫介绍说,除了矿渣全部实现循环利用,钢渣在线实时分类处理及综合利用新模式,更是实现了钢渣在炼钢工序、烧结工序和外部的“小、中、大循环利用”,这在国内尚属首创。

“到‘十三五\’末,马钢冶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100%。”唐胜卫说,下一步,马钢将着力建设南、北区两个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提供钢铁企业可复制的冶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模式。

B

生活垃圾“烧”出清洁电能

走进位于向山镇的光大江东环保能源(马鞍山)有限公司,徽派风格的建筑掩映在成荫绿树下,园林式的生产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更令人刮目相看的,则是企业的“环保”工夫——“吃”进垃圾、“吐”出电能。

在企业内部的控制室,通过墙壁上的监控大屏,垃圾发电流程一目了然:一车车装满生活垃圾的运输车将垃圾倒入下料口,在经过分拣后,进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产生的热能则用来发电供热……

“项目总投资5.19亿元,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其中,已于5月1日正式投运的一期项目包括两台国内先进的炉排型焚烧炉,配置一套20兆瓦发电机组,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该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周克峰介绍说,目前,马鞍山市三区和当涂县每天产生的800吨生活垃圾,已全部汇集于此进行焚烧处理,并转化为清洁电能。“按一吨生活垃圾发电450千瓦时计算,每天的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后,可发电36万千瓦时,能满足230多户三口之家使用一年。”

指着厂房左侧矗立的巨大烟囱,周克峰告诉记者,项目烟气净化采用了“脱氮+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的组合工艺,其标准严于我国现行的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此外,生活垃圾在进行焚烧后,炉渣经过严格处理可再循环利用制成建材用品,渗滤液综合处理后可进行二次使用,生活污水处理后经检测达标则进入城市污水排放管网。

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转化为清洁电能,有效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在一江之隔的和县,新中水(和县)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也正致力于此。

目前,该公司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首个项目——填埋气制取压缩天然气项目已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生物质热解气化发电项目协议也已签订完毕,将于近期“上马”。“我们将通过垃圾分选,将可利用的垃圾进行热解气化发电。”该公司总经理王炳春介绍,热解气化发电的垃圾将占垃圾总量的70%左右,项目年底投入试运行后,将大大降低垃圾的最终填埋量,从而减轻环境的负担。

资源化利用,只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这项庞大系统工程的“冰山一角”。据了解,马鞍山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将包括前端分类收集、中端分类运输和后端分类处理三大子系统。根据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四类划分,包括光大江东环保能源(马鞍山)有限公司在内,相关配套的废旧物品分拣中心、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后端处理系统建设已经启动。

“接下来,我们将在部分小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铺开。”马鞍山市环卫处副主任马其清说,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可有效改善城乡环境,更能切实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C

危险废物全部“转危为安”

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无疑是重中之重。

作为安徽省新建的三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之一,年综合处置规模3.31万吨的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可谓“责任重大”。企业不仅负责马鞍山市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更承担着周边芜湖、宣城两市危险废物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工作。

事实上,将有毒、有害、污染性强的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不让其形成“二次污染”,绝非易事。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英杰介绍说,从2015年6月初点火试生产至今,公司对收集到厂的各类危废,及时安排对其中硫、氯、碳、热值等进行分析,分类储存,“从源头抓起进行管理”;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危废暂存库的各项管理工作,着力做好库存危废的进出库及安全贮存。“截至目前,暂存库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为了确保危险废物在这里全部“转危为安”,该公司从德国引进了处置工艺系统,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通过焚烧处置、物化处理、安全填埋等方式,对危险废物实行全程无害化处置。“目前,马鞍山市所有危险废物,100%都得到了无害化处置。”丁英杰说。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只是马鞍山市危险废物监管链条上的其中一环。马鞍山市始终坚持以环境安全为底线,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推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马鞍山市环保局环科所所长、固废中心主任张福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市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为标准,以落实危险废物各项管理制度为着力点,不定期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推进企业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组织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强化企业危险废物转移核批,规范联单办理,为企业危险废物转移提供及时服务。此外,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有效防范了环境风险事故发生,为诗城百姓交上了一份“放心答卷”。

新闻推荐

安徽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评选揭晓马鞍山再获“省文明示范城市”称号

本报综合消息6月21日,记者从省文明办获悉,马鞍山市等10个城市被授予“第二届安徽省文明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当涂县等14个县(市)被授予“第二届安徽省文明示范县(市)”荣誉称号,合肥市包河区等29个城...

当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当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