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法治社会也需要一点“乡土气”

沂蒙晚报 2016-05-17 22:17 大字

□徐慧芳 邹阳 (莒南县人民法院)

近日,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深感费老先生对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深入透彻,不自觉生出钦佩之情。

乡土社会有着许多令人向往的地方。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对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懂得多、会得多,一代代传承下去便形成了习惯,或者变成了传统。乡土社会需要规矩,但规矩不是法律,这里的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人们的行为依“习惯”作出,彼此之间了然于胸。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获得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乡土社会里人是安定的。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熟悉、了解,人们的生活简单、重复,没有背井离乡,也没有因迁移而产生的重重纷争,正是岁月安稳、时光静好的幸福时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乡土情结依存在于大部分人心中。

乡土社会里生活是“无法”的。“无法”不代表社会“无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一个人的行为合于礼就是对的,失于礼的行为,既不对更不好,还要受到批判和谴责。礼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通过教化于心使人产生敬畏,为人所好,即所谓“富而好礼”。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规矩,无须外在的监督。社会注重让每个人知礼,每个人也都注重修身、克己,注重自我教育。当然,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生活在礼治社会的人们,是绝不喜欢诉讼的。打官司是一件可羞的事,表示教化不够,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甚至“师之惰”。

法治与礼治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情态,法治社会里,人们重权利,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强,一切行为都要遵守法律规矩,即“法无禁止才可为”。井然有序是法治社会的一大特色,人与人之间联系少了,陌生感多了,法律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最佳工具。但不得不承认,法治社会包含了现代人所有的对于美与好的憧憬。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如果每个人都像乡土社会遵从内心规则一样遵守法律,社会矛盾纠纷必定减少,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定会早日实现。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保留一点应有的“乡土气”不仅是现在更是将来的需要。 

新闻推荐

筵宾中学评选“最美青少年”

日前,莒南县筵宾中学组织开展了首届“最美青少年”评选活动,24名“最美青少年”受到了表彰。据了解,此次“最美青少年”评选活动由该校工会、团委联合组织,每班推荐两名“最美青少年”候选人,由年...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