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生:让优秀成为习惯

聊城日报 2019-01-17 10:03 大字

□本报记者 朱海波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随即,一篇由民革聊城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杨秋生等提交的社情民意——《关于各民主党派结合宪法修改内容抓紧修改各自党章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纳,这个建议政治性强、关注度高、成稿及时,对民主党派建设、依法治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多才多艺的业务能手

杨秋生,市规划局设计院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生于1980年的他,是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最年轻的市政协委员。与“年轻”这一年龄优势相比,杨秋生最大的特点是“优秀”。

50多篇业务论文,30多项奖励,3项专利,诠释着“优秀”二字。每篇论文、每项奖励、每个专利都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民生。《冠县辛集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获全国规划设计奖优秀奖、《水城之花》获全国创新设计奖一等奖、《城市经济活力的规划保障》获全国经济理论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3项专利均已转化为现实的成果。

放眼专业外,他亦是建树颇丰。他是聊城市唯一一个省政协特约社情民意信息员,是十二届、十三届聊城市政协委员、专委会委员,聊城市人民政府重大咨询委员会专家。每个“头衔”下面,都是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为市政府重大咨询委员会专家,他参与了聊城高铁站选址、全域水城规划等多项重大事件的咨询,因其高超的专业水准,他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很多被吸纳到重大工程的建设中。

杨秋生业余爱好广泛,书法、绘画、计算机编程,都有一定的造诣。如此短的职业生涯,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记者感觉,“优秀”二字,用到他身上似乎轻飘飘的,因为他不是优秀,而是“太优秀”。

把学习融入生命

“优秀”从何而来?1月8日,在与杨秋生座谈的两个小时里,有一句话他重复了多次,“读书不能停”。他认为,学习是终生的,读书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持之以恒。从他走上工作岗位起,他就没放下在校时爱读书的习惯,“规划本身就是牵涉多学科的,所以要干好专业,首先要当个杂家”。他看的书比较“杂”,关于建筑、市政、房地产、城乡一体化等专业方面的书他读得多、记得多,专业外的书他照读不误,他说,读书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人生的需要,他更爱读传统文化的书,并且一边读一边作点评,沉醉其中,乐不可支。

从2014年起,他担任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老师,全部是义务教学,不拿一分钱的报酬。为什么会这么做?面对记者的疑问,他的回答很简练,“是为了逼自己学习”。他说,参加工作后,尽管看了一些书,也参加过一些培训,但系统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逼自己进步。“一个人知道某些东西和能讲出来有不小差距,从能讲出来到能回答学生问题差距更大,我就是要完成这个跨越。”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秋生刚执教时,仅教授公共课,因其在教授公共课期间的优异表现,现在,他主要教授专业课,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该学院2015-2020年间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追求一同进步

2018年,《关于聊城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全域水城实践的调研报告》等6个调研报告陆续提交给市政协,这6个调研报告的署名,有的是杨秋生和民革的党员,有的是他和工作单位的同事,杨秋生说,大家都付出了努力,都应该享受劳动的果实,和大家共同分享快乐,是他最大的快乐。

一个人的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大家都优秀才更好,这是杨秋生一直坚持的观点和做法。在他的建议下,党派的同志取得的进步、获得的荣誉,民革聊城市委都会以信函的形式告知党员所在单位,感谢单位领导的培养,共享其成就。他任教于聊大,在自己进步的同时,搞了很多校地合作项目,开展了很多校地共建活动,提升了本单位形象,实现了校地双方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对同事、对朋友、对学生,杨秋生都一副古道热肠,不计个人得失,能帮忙的时候绝不含糊。他毕业多年的学生依然和他保持着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礼节性的,是学生对他的真尊重、真感情。他说,“我们是暂时的师生,一辈子的朋友。”

让优秀成为习惯,收获的是更大、更多的优秀。

新闻推荐

“三字一图”铺就农民致富路

□润昌农商银行司学兵转眼间从事冠县柳林镇大杨庄村村主任助理已经四个月了,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村子里的每条街,每段路,每个...

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