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小镇打开新天地
□本报记者 申东方本报通讯员 程邦磊 贾成革 景子辉
2003年,冠县范寨镇首家纺织企业成立,该镇利用这一发展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服务,培育出一批充满生命力的纺织企业。目前,该镇规模以上企业有19个,其中纺织企业占17个,纺织行业税收占比80%,成为聊城市棉纺织行业特色乡镇。
然而,伴随着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进行,棉纺织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为解决这一难题,范寨镇积极转变思路,打出组合拳,成功突破发展瓶颈,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一批“奢侈”的新设备
“这些华盛纺织75式梭织机虽然还能织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坯布,但是由于太陈旧,属于高耗能的设备,这些设备检修耗时耗力,投入高效益低,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在国冠集团纺织车间内,国冠集团董事长林志国告诉记者,国冠集团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已连续两年新上喷气织机项目,总投资1亿余元,可年产2000万米白坯布、1000万米亚麻布。
投入的成本这么大,在林志国看来却十分划算。他介绍,一台老式的纺织机一年下来维护和耗能成本就接近1万元,而新设备仅需要6000元左右;每年仅这部分就能节省近300万元。加上更新设备后提高的生产效率,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发展利大于弊。
在国冠集团的带动下,范寨镇纺织企业注重培养和聘请开发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才,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现代化的检测设备。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为企业效益提高乃至镇域经济发展打牢了基础。
一个共赢的“小团体”
“由于各生产环节企业的聚集,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形成了洼地效应,吸引很多外地客商前来咨询、合作。”冠县泉顺纺织有限公司经理金连山告诉记者,自己的公司成立较晚,规模与同行相比较小,但范寨镇优厚的招商政策减少了公司发展前期的压力,使自己成功渡过困难期。
为培植壮大棉纺织产业,范寨镇于2008年8月份成立了棉纺织工业协会、棉纺织业发展服务中心,同年,占地400亩的刘国庄工业园区被市评为“小企业创业基地”。2009年,该镇又被聊城市定为“特色产业乡镇”。2012年,为应对全国棉纺织业市场疲软、融资难等情况,范寨镇成立了纺织业企业联盟,生产线涵盖纺纱、织布、毛巾、睡衣、沙滩浴巾、床上用品等,延伸了纺织行业的高附加值产业链,形成了产业集群。该镇还在省道259沿线规划建设了棉纺织产业聚集区,配套设置了具有棉纺织产业特色的纺织文化广场。
一条贯通的产业链
在国冠集团,记者看到,从纺纱、合线到织布,再到一件件精美的床品被分装运走,整个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这也是范寨镇整个纺织产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目前,范寨镇形成了棉花收购、加工、脱绒、纺纱、合线、浆纱、织布等前后配套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条的贯通,最大限度降低产品竞争风险,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效益。林志国介绍,目前他们在聊城、南通等12个市、县开设了26家体验店,让顾客更直观地感受产品的质量,有效拓宽了产品销路。
产业链的延长,对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有着积极意义。目前,范寨镇拥有众多纺纱、织布等环节的熟练工,这些熟练工在服装加工方面也有较强的技能,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加工,也促进了范寨乡服装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不少新人从事纺织产业,使不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上班就业,让他们既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又能有稳定的家庭收入,实现了多赢。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冠县兰沃乡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全乡干部群众移旧俗除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该...
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