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那\八\十\年\代凉山彝人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7-18 01:27 大字

□ 胡小平 文/图

编前语:“年年六月星回节”。星回节是彝族火把节的别称,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是彝族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凉山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昨晚是今年彝族火把节的狂欢夜,如今,人们走近彝族同胞,在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享受盛会的同时,难免会好奇:从前的他们又是怎样一番生活场景?

彝族摄影师胡小平有一组名为《凉山彝人》的作品,原滋原味地记录下了上世纪80年代彝族同胞的生活场景。那些直接、单纯、没有任何修饰的图片,不仅记录了彝族同胞的生活,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各地画家和美术院校教师、学生到凉山创作和写生,摄影师也带着大小不同的相机和长短不一的镜头到此采风。系列作品《凉山彝人》,就诞生在那个年代。

《凉山彝人》的图片使用国产海鸥4A、4B相机,拍摄于1982年—198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格、布拖、昭觉、甘洛等县。它是直接的、单纯的、没有任何修饰的,是凉山彝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我在那个年代的亲身感受。凉山彝人是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作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用国产的上海、天津、公元等胶卷原始地记录下这古朴厚重的生活场景,并用德国海得堡S3900电分机整底扫描电分,图像未作任何剪裁。时间过去了30多年,每当我整理、翻阅这些影像,内心仍然激动无比,那种亲切感是我现在很多作品无法比拟的。

拍下这组照片极其容易又极其不易。容易的是,彝人淳朴,在镜头前从没有矫揉造作、扭捏作态,眼里流露的朴实情感格外动人,随意按下快门就是一张好照片。不易的是,山里人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一次,我随县上的工作组下乡,到一个叫洛嘎的彝族山寨,当时没有公路通往山寨,要走七八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山寨坐落在半山腰,看上去只有十几户人家,彝族人居住的瓦板房上,深红色的南瓜和金黄色的玉米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煞是好看。一位捻羊毛线的彝族老阿妈引起了我的注意,典型的彝族人形象,满脸沟壑般的皱纹写尽沧桑,阳光投影下的侧逆光使得老阿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用今天的术语来说,这是拍摄人像的最佳时机。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方匣子海鸥4B相机,因为激动,手忙脚乱地调光圈、拨快门速度,谁知对焦时,老阿妈已起身离去。我追赶着来到老阿妈家,却遭到她家人的反对。工作组的同志将他们的语言翻译给我,才知山寨的彝人从没照过相,说照相机会把人的魂勾走。

这当然是老阿妈和她的家人杞人忧天了,但他们本真的、对生命的热爱却值得山外人尊重。

回想那时,摄影如此纯粹,没有杂念也不需要理论,光影啊、构图啊、概念啊,都比不上拍摄对象的本真,他就在那里,自成一景。

无论是80年代使用海鸥相机,还是21世纪使用高科技数码相机,对凉山彝族影像的记录,都始终是我锲而不舍的追求。

作者简介

胡小平

彝族。1986年在凉山州群众艺术馆从事美术、摄影工作。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艺术摄影专业。

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凉山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凉山州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

在西南各省拍摄3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凉山彝族及西南其他少数民族丰富的珍贵影像。拍摄撰写的各种专题在《中国摄影》《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中国摄影家》等二十多家全国大型刊物上发表。

摄影作品在全国各类影展影赛中多次获奖、收藏。

2010年出版摄影专著《中国·凉山彝族服饰》。

征稿:人文、纪实、风光等专题摄影不限,每组供图10—15张,每张图片附文字说明,文件格式JPG,每张图片3MB以上。文稿300—1000字,附作者像及个人简介。

投稿邮箱:scjjrbyx@163.com

新闻推荐

普格: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讯6月28日,普格县吉乐乡关工委、妇联、团委深入俄木村、新建村点校,开展以“缤纷童年甜美生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慰问活动,为100名留守儿童发放了学习用具、洗漱用品和糖果。据了解,6月...

普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普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