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会东:构建生态文明家园绘就美丽新村画卷

四川经济日报 2015-12-03 00:11 大字

□ 杨再平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尹华高

建设美丽新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四川、美丽凉山的重要任务,更是建设“和谐会东”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会东县把美丽新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实抓好,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全过程,全县上下把移民搬迁、产业富民、资源特色、民俗文化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新村新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基层组织建设。全县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的村落正在向现代文明的新村转变,传统农民正在向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转变,全县“美丽新村”建设走出了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据悉,2010年以来,该县已建成新村107个、聚居点168个,覆盖农户35677户、14.98万人。“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奋斗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抓规划引领

建设品位全面提升

美丽新村怎么建,科学规划是关键。该县先后编制、实施了《会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第二轮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总体规划》、《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等重要规划,把全县新村建设纳入“县城首位带动、集镇次级支撑、新村多点突破”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中;把新村建设作为“书写会东历史、传承会东文化”的重要载体,结合会东地处川滇交界的实际,在建筑风格上定位“滇风蜀韵”风格,突出彝族、土家族、布依族、傈僳族等多民族特色,确定“灰瓦坡屋顶、大面积白墙、青砖木材点缀”的建筑格调,对全县318个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落布局和民居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川滇特色生态新村。

在第二轮省级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中,按照“一带两翼三区”总体布局,结合乌东德、白鹤滩电站移民搬迁工作,建设310省道沿线新村带、大桥河和鯵鱼河流域新村聚居区、半散半居区和散居区,确定姜州片区和嘎吉片区8个乡镇42个连片村为省级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按照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要求,整村推进示范区新村建设。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总体要求,以建制村为单位,选择具有较强示范性和代表性的姜州镇民权村、郑家坝村、红果乡戈衣村、嘎吉乡官田村、柏岩乡乌龟塘村5个村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环境整治和新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新村建设提档升级。今年,该县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再建16个幸福美丽新村。

规划中尊重山水自然,保护文化遗存,坚守地域风格,这正是会东美丽新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也因此使会东的新村拥有了独特韵味。

抓产业支撑

产村相融加快推进

“产业撑起新家园”,建新村产业是前提。会东把大力培植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美丽新村建设后劲增强的大事来抓。

——抓基地建设。依托全省烟叶生产一流大县、华山松籽第一生产大县、中华块菌第一大县、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县、全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县等产业优势,在美丽新村建设中大力发展烟、桑、畜、林等特色主导产业,建设高标准烟田示范基地35万亩、粮食安全生产基地47.8万亩、亚热带果蔬基地18.6万亩、草畜平衡基地264万亩、优质桑园基地6万亩、华山松保护基地2万亩。

——抓农业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让新村农产品品质提起来。建设“一园多业”现代农业园区试点,整合投入资金2.6亿元,建成集种植、养殖、观光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新村。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注册“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65个,芬柔牌蚕丝被创四川省著名商标,会东松籽、松露、七彩洋芋、黑山羊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优质大米、甘蔗、油菜、大崇香蕉等获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称号,新村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和奖励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培育种养业大户,鼓励农民创办家庭农场,探索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新村农户发展优势产业。全县有龙头企业20个,创办家庭农场500余个,培育适度规模种养殖户23314户,成立农村专合经济组织1522个,流转经营土地3.68亩,带动农户面达75%。2014年,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7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

抓城乡统筹

公共服务大面积覆盖

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目标,不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一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尊重自然、就地取材、各具特色”的原则,结合各地民风民俗和特色文化元素,根据地形地貌依山顺势建设和完善新村基础设施,新村入村入户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二是统筹公共服务提升,新建“1+6”村民活动中心42个,配套医务室、图书室、农家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整合健身广场、乡村篮球场、文化院坝、农家书屋等项目,完善村民活动中心内部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三是统筹基层民主管理,选配135名大学生村干部,建立村民议事制度,成立村民理财小组,制定村规民约,形成村民自治自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民主管理机制。四是统筹城乡环境整治,按照人口规模,每个新村修建垃圾池1—2个,实行垃圾集中处理,房前屋后户平植树10株以上,实现村庄绿化、净化、美化。五是统筹新村文化建设,举办读书活动、科技下乡、孝老爱亲模范评选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新村文化生活,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抓机制创新

多方联动建新村

一是健全领导负责机制。成立新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业务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各乡镇作为主体,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新村建设。二是健全联系帮扶机制,对全县31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61个县级单位、32家企业按照“1+1+1”的模式进行分组搭配,形成“1名领导+1至2个县级单位+1家企业”共同联系帮扶一个村的推进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三是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制定《会东县新村建设监督办法》和《会东县新村建设行政效能问责规划》,对省州划拨的专项资金及县级财政奖补资金进行绩效评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健全进度跟踪机制,每月通报一次建设进度,确保新村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五是健全金融支持机制,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开通新农村建设小额信贷绿色通道,以无担保无抵押的方式给予新村建设农户2万到10万元的贷款支持。六是健全奖补投入机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改、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中央财政小农水、省级现代畜牧重点县建设、农村土地整理等涉农项目资金捆绑投入新村建设,实行财政以奖代补民居建设和财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对新建民居和改扩建民居分别给予1.6万元和5000元资金补助,对新村基础设施、“1+6”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等给予资金和物资补助,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农民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近年来,县财政直接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5亿元,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亿元以上,撬动企业投入帮扶资金4.15亿余元、整合项目资金投入1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及群众筹资13亿余元,协调农村信用社发放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5000万元,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0亿余元。

通过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会东县美丽新村初显成效:农村环境大为改善、各类产业协调发展、基层组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下一步,会东将紧紧围绕到2020年实现“两个85%以上”的目标,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产村相融,整村连片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确保到2020年建成新村270个,85%以上的农民入住新村,为全县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会东产”农特产品亮出品牌闯市场

□ 李晓娟毛永标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尹华高

深藏川滇之间、金沙江怀抱的会东县,资源富集,人送美誉“攀西聚宝盆”。广袤肥沃的土地、光雨充沛的立体气候为会东农业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县盛产华山松、松露、燕麦酒、七彩洋芋、会东黑山羊、蚕丝被、嘎吉皮蛋等特色产品,目前已建成全国烤烟生产第一大县,“中华块菌发现地”及第一产量大县,华山松籽第一大县,是全省粮食、生猪、黑山羊、蚕桑生产基地县。

“有着如此多娇的特色资源,自然要善加利用,不然,怎么对得起大自然的恩赐!”县委分管领导李晓娟表示,“我们把农产业作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把培育农特品牌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推动。”

会东县坚持“品牌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思想,实施“品牌富民、品牌兴业、品牌强县”战略,以基地建设为根本,着力深挖特色种植养殖业品牌潜能,培育壮大本土特色产品品牌,增强农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发展中,按照“生态、绿色、有机、特色”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区域布局,强化龙头带动、基地支撑,挖掘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稳定现有品牌,创建新品牌,做优做强大品牌,扩大“会东产”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生产稳健

夯实“会东产”的强大根基

从全县今年上半年农业统计来看,传统农业种植结构按计划推进,支撑起了品牌创建的基本面。

粮食生产稳定、特色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25.958万亩。其中小春季粮食产量5.66万吨,油菜1.85万吨,大春农作物种植面积81.27万亩。在畜牧业完成投资1290.76万元,四畜存栏达132.43万头,生猪出栏25.78万头,黑山羊出栏18.39万头。林业成为新增长点,拥有华山松60余万亩、核桃20万亩,林下养殖及林业开发有了长足进步。

农业规范化生产纵深跨进,家庭农场从无到有,全县已登记注册家庭农场630家,新型合作经济组织203家,种养殖大户23314户,分工分业成为常态,特色种养殖已初具规模。

政策导向

强化“会东产”的引领“车头”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每件奖励30万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奖,奖励15万元;四川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每件奖励10万元……”今年,县政府出台《加强品牌创建的奖励办法》,明确规定,县财政对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凉山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所有人进行重奖。而且,驰(著)名商标在称号期满后,续展为驰(著)名商标的,分别奖励2万元、5万元。这个政策对该县企业、农民专合组织等生产主体创建驰(著)名商标、地标商标等工作给予更具实质性地支持和鼓励。

改革创新

保障“会东产”的优越品质

今年,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会东这个山区县,如何让农民融入新一轮发展的新常态,成为重要课题。该县认为,确保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升华,是政府部门首要的责任。将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重点编制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建设亚热带果蔬基地、优质蚕茧基地、二半山区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基地、高寒山区华山松及特色林果基地,建成集农牧产品产、供、销、加工、集散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打造农特产品优势发展新模式。

今年,该县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已完成摸底调查等前期基础性工作,正在开展外业测绘招投标工作。同时,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初见成效,已引进5家州级企业,培育15家县级龙头企业,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03个,农民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

安乐村10000亩核桃综合示范园区、马头山核桃快繁基地800亩、黑嘎核桃采穗基地300亩、西攀阳光华山松森林食品基地5400亩……全县农产业基地及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仅林业产业基地就拓展2万余亩,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黑山羊、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7个建设新型牛羊家庭牧场20个,新型标准化禽类规模养殖场3个。

会东最大的资源是初级农产品。今年,县委县政府下大功夫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会东高川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入8000万元开发松露、松籽等产品;凉山州索达金源酒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开发建设彝酒庄园;引进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发展光伏大棚项目……目前,全县已落实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资金240万元,建成组装式冷库2座,多功能烘干窖8座,果蔬通风库81个。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下,黑山羊、“源一岭”华山松籽、“野租泉”燕麦酒、土蜂蜜等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野租泉燕麦酒、华山松籽系列产品进入了中国好食材名目。同时力争创建“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3个,创建省级著名商标1个、影响力品牌6个,做优做强会东特色农产品,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新闻链接>>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会东参展农博会成果丰硕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农博会暨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上,会东县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今年县委、县政府按照“积极参与、展出特色、推出产品、实现突破”的基本思路,在农博会上推出会东华山松系列产品、会东松露系列产品、会东燕麦系列产品、会东农民专业合作社系列产品、会东苦荞糕点系列产品、会东林下养殖系列产品。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取得良好效果。

宣传系列化,取得良好效果。为把会东特色农产品向外推介,会东县在《华西都市报》、《凉山日报》、《凉山城市新报》等省州媒体进行了专题、专版宣传,专门制作了部分农特产品的宣传片,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广结善缘、合作沟通更上台阶。农博会期间,会东县人民政府县长张伟与青海互助德源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发会东燕麦系列产品、约5000万元的投资协议,四川合润工程有限公司、全国十大创新企业苏州文鼎集团等数十家企业主动联系会东,看好会东的资源优势,有意考察投资会东农业,并初步达成投资意向;产品销售火爆、让外界品尝“会东味”。山松农业、地金源、万利种养等销售企业,所带产品销售一空后,多次补货均售完,短短四天销售额达到100余万元,签订了2000余万元的销售合同;电商平台搭建有新突破。展会期间,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媒体对会东参展企业均作了报道,阿里巴巴电商网有意把会东作为试点,建立营销网络,众多电商商家主动对接会东企业,央企“中食集团”与会东山松公司签订“一县一味”的千万元销售订单,世界最大单体建筑环球中心将建立2000余平方米会东农产品展示销售平台,苏州文鼎集团有意签订会东农产品整体包装及网上销售平台。

(杨再平 毛永标 杨开金)

阿里巴巴集团

农村淘宝运营部到会东考察

应会东县委、县政府的邀请,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事业部中西部大区区域经理周菠一行于近日到会东进行考察。周菠一行先后考察了会东县级运营服务中心的备选地、农村居民聚居情况,并召开了考察沟通座谈会,对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就双方合作推动项目落地等事宜进行了沟通。

为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会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农村电商、农产品品牌打造等事宜进行研究考察。2015年8月,由县委书记袁文林带队,先后到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丽水市遂昌县等地进行了考察,并到阿里巴巴集团杭州滨江总部与农村淘宝事业部进行了座谈。经过多轮沟通,农村淘宝运营部相关负责人正式对会东进行项目前期考察。

考察组在会上表示,为了加快农村电商发展,阿里巴巴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与各地政府深度合作,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切实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同时表示,农村淘宝项目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部门的配合和环境的营造。希望双方加快准备,切实推动项目落地。

参与座谈的会东县领导认为,农村的发展、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发展,更离不开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帮助的支持。近年来,会东县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活跃了农村消费,农业产业的提挡升级又催生了寻找更大市场的愿望。但薄弱的农村市场体系与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不适应,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与狭小的市场渠道不匹配,这给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计划提供了沃土,给农村淘宝项目的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东县各级干部将从创新农业、服务农民的角度思考农村发展的未来方向,切实加大电子商务发展的宣传,不断发掘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全力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升级,争取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尽快落地,让会东农村变得更美好。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晓娟,副县长汤忠国,以及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农办、县投资促进和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陪同考察。(杨开金 杨再平)

新闻推荐

会东:“两学一做”聚合力 真学实做促发展

□李晓娟毛永标杨再平四川经济日报记者尹华高在强县富民的建设大潮中,排在前面的是共产党员队伍,要实现民族复兴,共产党员是托起中国梦的基石。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凉山州会东县把“两学一做”作为发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