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萝卜籽花海古镇古街氤氲在花海中走进古镇触摸历史烟尘

凉山城市新报 2016-03-14 16:38 大字

萝卜籽花海。 古镇古街。

氤氲在花海中

走进古镇,触摸历史烟尘……

每逢春天,巴洞便会融在白茫茫的萝卜籽花海中,处处生机盎然,让人沉醉。

有着悠久历史的巴洞古镇,还是一处可以让人悠闲踱步,触摸历史烟尘的地方。

文/图 宋明

每逢春天,巴洞便会融在白茫茫的萝卜籽花海中。

走在田间,闻着花香,人也仿佛醉了,蜜蜂在花间飞舞,燕子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在说:“不吃你的油不吃你的盐,借你房子住三年”,小生灵带给人们别样的生气。

巴洞,是我的故乡。我出生在巴洞,童年是在巴洞度过的,以前这里只种水稻小麦,记得小的时候到稻田里捅黄蟮,到麦地里烧麦穗吃,哪里见过这种花?

坐在周围开满花的农家里,红旗村村民委主任苗云告诉我:“我们一年付给村民的萝卜籽价有160多万元,加上其他人收购的,总的一年要付给村民200多万元。我们这里气候好,种籽好,主要销往越南。”

据说,巴洞乡的萝卜籽种植只有1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巴洞的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甘蔗、蚕桑、早市蔬菜、花椒和核桃等。10多年前,巴洞人调整了产业结构,才出现了花中的巴洞。现在全乡已有3000多亩的萝卜地。

春到巴洞,除了让人沉醉的萝卜籽花海外,有着悠久历史的巴洞古镇,本就是一处可以让人悠闲踱步,触摸历史烟尘的地方。

悠悠古镇,由来已久

巴洞古镇,位于德昌县中部偏西南,海拔1460米,总面积113平方千米。辖先锋、红旗、前进、松柏、团结5村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911人,是一个汉族、彝族、傈僳族等多种民族融合的地方。

3月的一天,正逢逢场天,镇上的茶馆里坐着一些老人,前进村孙登祥喝了一口茶后向记者介绍:“这里之所以叫巴洞,是因为狮子把洞门一说。”

原来,巴洞原名“太平村”,始建于明末,因场南半里有“太平桥”得名,清初改为“把硐”,这名称据说均概于一无名氏所作四言诗:“巴山有洞,古名太平,狮子摇铃,把守硐门”。描述的是进巴洞之前要经过一个两山夹峙如门的地方,犹如巴洞的门户,东是麻树堡的山,西是溜沙坡的山,而旁有狮子山,如狮雄踞于外,人以“金狮把洞”相传。清末至民国,始称“巴洞”,这就是巴洞之名的由来。

新石器时代,已有古人生活

巴洞有人生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07年12月,凉山州文物普查培训组在巴洞发现了一处新石器遗址,这是目前已知巴洞最早的人类活动。

而巴洞镇场背后有一座大石墓,民间称的月鲁坟。专家称,这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邛人所留。这代表,巴洞在战国至西汉时期,曾有人居住。这些大力士搬起巨石磊起墓葬,后来却又神秘失踪了。

南丝绸路上的古镇,商贸活动繁盛

巴洞曾是南丝路上商贸活动繁盛的古镇。今天,走进古镇,你依然能感受到这里曾经的热闹。走入古镇,你会看见,镇上一条悠长的老街上,木板房很多,还有几处有风火墙。从这古建筑和斑驳的古墙上,人们能依稀看见古镇的旧貌。如果遇上逢双的集日,你还会看见熙熙攘攘的赶集人,买卖声不绝于耳。

街上的张姓老人说,现在镇上的巴洞街只有五百年历史。这说法不知准确与否,但后来商贸兴盛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载,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巴洞场比较繁荣,场内众多的商铺,有6家有一定影响的旅食店,说明当时巴洞的流动人口多;另外还有绸缎、布料、山货、药材、缫丝、火炮、红纸坊、染房、面馆、铁匠等17家店铺。巴洞场后有槽房几十家,巴洞的造纸业也极为发达。每逢场期,行商、摊贩云集,大批土特产品外运。待到虫会、蜡会期间,市场更加的热闹。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二十三日,场内失火,烧毁铺户126家,烧死4人。后来,连年的火灾,许多精美的建筑随之被毁,加上兵荒马乱,匪患严重,巴洞由此走入了低谷。我家的老太老祖奶奶曾于1912年在巴洞照了一张相,那是巴洞最早的影像。

现在,古镇的商贸又发展起来了,主要以餐饮、零售、旅游等为主。古镇的街道上,汇聚了200

余家商铺。每逢农历双号赶集,每场交易额上万元。而每年的草坝场赶集,交易额达数十万元。  

古庙天井,围台看戏

别以为德昌仅县城有钟鼓楼,其实巴洞也有一座,只是早已损毁。巴洞原来在街上还有一座魁楼,有的老人曾见过,他们说:“大小与县城的钟鼓楼差不多,但更好看。”

但小小的巴洞,最多的古建筑还是庙宇。这与清代的移民有关。清代大量移民进入凉山,各地人自筹资金建庙宇。巴洞原来有六座庙宇,禹王宫、南华宫、川主庙、万寿宫、文昌宫、火神庙。现在这些庙几乎都已消失。现在巴洞两公里外的草坝场还有一座残损的鱼洞寺。

上世纪七十年代,巴洞有一个很革命的名字,叫“红旗公社”。公社革委办公在一座庙里,那里有一个天井,天井面积有篮球场大,西南是一面白墙,电影的屏幕便挂在那里。每当公社要放电影时,一个公社的大多数人都会跑来看,街上的孩子们会早早地端着凳子去占位子,天还没黑就在那里兴奋。而背面是一个佑大的戏台,戏台上经常演戏。演出时,密密匝匝的人头在台下攒动。这座庙是川主庙,庙有两层,站在天井里可看,周围的楼上也爬满了人。想想,真是气势宏大无比。

据说,巴洞中学旧址原为禹王宫,原禹王宫建筑非常高大,共有三层,至今学校内仍有一明代捐资修的庙碑上,记述着当年修建禹王宫的盛况。现在老庙已毁,唯有一对石狮子被贴上了“文物保护单位”,把守在巴洞中学门口。这么大的文物石狮子,在凉山境内也是难得一见的。一对石狮默默无语,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巴洞人读书求学,见证着世事巨变。

60年前的照片,记录妇女翻身解放

在德昌县档案馆里,珍藏有一张反映巴洞的老照片,拍摄时间是1956年前后,照片反映的内容为,妇女解放。

经辨认,照片中正在表演的5人,从左至右为:庞玉琼、饶红莲、刘传珍、曾继美(或是范大珍)、余美成。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是在巴洞镇场外的稻田里,田里有打谷子用的掼盆,一群姑娘在田里进行文艺表演,有几人在观看。

据说,解放前,受传统的“三从四德”封建思想的影响,巴洞妇女地位低下,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一般都在家中纺织,或带孩子、做家务、喂猪,很少下田劳动,田里的劳动多是男人的事。

解放后,一群思想解放的巴洞姑娘,开展了妇女解放活动,最活跃的是,巴洞女子宣传队的庞玉琼、饶红莲、刘传珍、曾继美、范大珍、余美成等人。

那天,刘传珍带着几个姑娘在田里收割谷子,她对姑娘们说:“我们是半边天,男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男人能使牛,我们也能使牛,男人能打谷子,我们也能打。”劳动之余,她们还站在田里为群众演唱《妇女翻身歌》。这张老照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拍下的。

除下田和文艺表演外,她们还到王道山等地为军人送匾,还把巴洞夜校搞得有声有色……因为有了这群妇女的带头,当地的妇女地位提升极快,并撑起了巴洞的“半边天”。

文化气息浓,民族风情浓

巴洞是德昌县乡镇中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在我小时候,是听着街上人唱川戏长大的。

街上有一个赵凯,他经常唱戏,留给我们很深的印象。小的时候,就听同伴讲《说唐》,知晓了李元霸等人物。巴洞有许多民间的文化人,像现在还有名的严永世,他的快板打了几十年,只是今年他生病已没打了,不过像他这样会吹拉弹唱的人还很多。包括现在,走到街上,你会听见老人们说古论今,头头是道。 

德昌铁路沿线经济发展起来了,而巴洞因为偏僻,经济显得落后,但同时,外来的文化冲击与铁路沿线相比显得要弱一些,所以,今天的巴洞文气依然。

虽然,巴洞是以汉族为主的地方,但你随时可以看见披着披毡或是察尔瓦的彝族人,还有穿着鲜艳服装的傈僳人。乡里除了各村杂居在汉区的彝族外,还有一个彝族和傈僳族聚居的团结村。巴洞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团结进步。

新闻推荐

德昌旅游景点

樱桃满枝头。螺髻山仙草湖。德昌是难得的“逍遥”好去处,元月有草莓、二月有枇杷、三月有桑果、四月有樱桃……月月有鲜果采摘体验,让你有玩的、有吃的。六大景点各有特色,让你看得眼花缭乱,还有州级...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