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村老树乡愁

济宁晚报 2015-10-15 07:15 大字

■本报记者徐斐

一株百年老树积淀着几代人的记忆,也见证着一个古村的变迁。据了解,济宁市仅登记在册的古树就有两万多株,大都分布在乡村,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这些百年古树如何保护?又如何发展成为了优势产业?十一黄金周期间,记者专门去往邹城市的古村落,探访千年古村的老树变迁。

据“本草纲目”记载,皂荚生雍州山谷及鲁邹县。在邹城市看庄镇柳下邑村,村民们有祖祖辈辈种植皂角树的传统,“一处老院,一棵老树”就是他们记忆深处的精神寄托。黄金周期间,这里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游客们和记者一样都是专门过来,想看看村里有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老皂角树。游客郁女士说:“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看到这么多古树就觉得特别奇特,就有了一种特殊的乡村记忆!”

村民赵付田老屋前的两颗古树,树龄都超过了三百年,庭院也散发着古朴气息的乡村风情,这里就成为了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而在一年前,为了老树的去与留,赵付田没少纠结。“俺这个老房子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啦,当时说要扒掉重建呢,就得把这棵树伐掉,真舍不得!”这些年农村不断拆旧建新,而这些老树何去何从,成为老赵和村民们心头最大的难题。

就在赵付田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济宁市启动了乡村记忆工程,把全市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包括柳下邑村300多颗百年老树在内的两万多颗古树全部进行挂牌保护,把古树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人让树,而不是树让人”的理念进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赵付田在村里新划定的位置建了新房,而“老树、老屋、古院落”则被打造成一道特殊的乡村风景。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为了让这些古树更好地生长,张庄镇林业站的工作人员还从南京农学院请来专家,专门对这些古树进行防病虫害保护,他老屋前的这两颗老皂角树也重新发出新枝。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村民商慧家庭院中的百年皂角树今年也迎来多年不遇的丰收年。“俺家里一年收入4000多块钱,家庭一部分的生活用品、孩子上学还得指望这棵树呢!”说这话时,商慧深情地望着自家眼前的这棵树。

就在村民们在家里忙着收获的时候,村外的皂角林基地同样迎来了今年的丰收季。借助退耕还林政策,看庄镇引导村民发展皂角林种植面积6000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皂角林种植繁育基地,每年带动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老百姓千年种植皂角树的传统,经过政府的因势利导,现在发展成了一个优势产业。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道风景到一项产业,生态保护留住了乡愁,更带动乡村旅游升级。目前,全市建成省旅游强乡镇42个,省旅游特色村66个,传统古村落居全省前列,农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0万多人,每年带动乡村旅游收入100多亿元。

新闻推荐

一路看一路比一路赞

——全市第三季度工业项目现场观摩侧记■本报记者徐斐金秋十月,济宁市工业项目建设又一次迎来了集中检阅。10月15日至16日,参加全市第...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古村老树乡愁